马克龙要撤军,非洲为何成了法国越不过的“沙丘”

时间:2022-11-12 13:53:49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土伦港的军舰上介绍法国新国家战略。图/新华社▲当地时间2022年11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土伦港的军舰上介绍法国新国家战略。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10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南部城市土伦宣布,将在6个月内结束法国当前在非洲最大规模军事行动“新月形沙丘”。

  当天,马克龙抵达地中海之滨的法国军港土伦,视察了水面舰艇、核潜艇和两栖特种部队。在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迪克斯穆得号上,马克龙宣称,法国在非洲开展的“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将在6个月内结束,这意味着持续约10年之久、当前法国在非洲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结束。

  在介绍法国新国家战略时,马克龙当天说,法国在非洲的战略需要改变,由远征军模式向在高风险地区集中投放军事力量的模式转变。

  自2014年8月起,法国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开展“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派遣数千名士兵与马里、布基纳法索、乍得、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协同打击恐怖组织。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视察土伦港的军舰。图/新华社▲当地时间2022年11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视察土伦港的军舰。图/新华社

  越不过“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的前身,是2013年1月11日开始的“薮猫行动”。

  2012年,国际原教旨恐怖组织“基地”的北非分支“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和马里东北部分离主义运动“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相互勾结,并联合了其他几个北非、西非原教旨组织,联合挑起西非国家马里内乱,一度控制了马里境内基达尔、加奥、廷巴克图三个大区全部和其他大区一部,建立“阿扎瓦德国”。

  素有“非洲宪兵”之称的法国为保护自身利益,动用驻扎非洲乍得、中非、尼日尔、科特迪瓦法军,并从本土调动大量陆、空军,以“反恐”为由发动“薮猫行动”,并得到联合国、非盟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相关国际组织授权,在短短几个月内击溃了“阿扎瓦德国”。

  由于阶段性目标业已完成,后续任务却旷日持久、不堪重负,2014年7月14日,法国宣布结束“薮猫行动”,以法国和撒赫勒地区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五国联合反恐形式进行的“新月形沙丘”行动取而代之。

  “新月形沙丘”行动总部设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针对敌人为“基地”和“伊斯兰国”两大系统的原教旨恐怖主义武装分支,以及一些地方性恐怖组织,法军充当战斗骨干,并负责支援和培训上述非洲五国的军队,为其提供必要的军援。

  为此,法国也曾先后增兵。但早在2017年11月,马克龙在访问布基纳法索时就发表演讲称,将开启“法非关系改革”,揭开了法国从撒赫勒乃至整个非洲地区撤军并结束军事行动的序幕。

  2021年2月,第五届欧盟-非盟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马克龙宣布法军将从马里撤出,并结束“新月形沙丘”军事行动。此后,法军在马里几乎停止了所有军事行动,并在2022年8月撤出了全部驻马里法军,“新月形沙丘”中的法国部队集中在乍得和尼日尔。

  “新月形沙丘”结束后,约3000名法军将继续留在上述两国,但不再作为“外部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而是以“履行双边军事协议”的名义驻留,主要从事军事培训之类辅助行动。

  尽管马克龙在讲话中称,法国将继续和非洲伙伴维持“长期扶植的战略伙伴关系”,并“继续向该地区非洲国家提供军事行动”,但强调“必须遵循我们与其确立的新原则”,更表示“所有军事行动必须从一开始就确定结束时间”。

  很显然,马克龙这番表态实际意味着,法国当前在非洲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结束时间,已经被确定了。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法国士兵在马里加奥巡逻。图/新华社▲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法国士兵在马里加奥巡逻。图/新华社

  “非洲宪兵”何以要撤

  在殖民时代,法国占据了非洲人口总数第二、面积总数第一的殖民地,曾不惜举全国之力阻止阿尔及利亚独立,甚至因此导致本国“改朝换代”。

  殖民时代结束后,法国凭借强大军事力量、相对独立自主的国际关系战略,和相对“慷慨”的对非援助,在非洲继续保持强大影响力,并多次非洲用兵。其中,最著名的军事行动包括上世纪80年代在乍得协助当地政府进行“丰田战争”大败利比亚卡扎菲军队及其傀儡,在科特迪瓦的军事干预,以及参与推翻卡扎菲的多国军事行动等。

  正是凭借军事行动,法国在后殖民时代一度成为非洲影响力最大的洲外国家。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法国经济结构的改变,非洲原料来源和工业品市场价值对法国而言相对下降,而法国却为了维持“非洲宪兵”体面背上沉重包袱,不但开支浩繁、人员伤亡惨重,而且还为此“招惹”来许多非洲非法移民。

  2009年,在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力主下,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军事重心开始从“独立自主”转向配合美国等盟友,欧洲及“印太”重要性上升,非洲的重要性进一步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萨科齐、尤其马克龙希望“虚言换实惠”,即不惜口头为法国殖民时代罪恶向非洲国家道歉,换取后者同意“管控”输出非法移民,并减少从法国获取军事支持和财政援助。法国在非洲军事存在的减少,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随着撒赫勒等地区反恐斗争的长期化、本土化和复杂化,法国越来越不愿意被这种没完没了、劳民伤财的军事行动长久拖住,而非洲国家则开始越来越多抱怨法军积极时“喧宾夺主”或消极时“出工不出力”。

  这直接导致法国撤军“提速”。而法国提速撤军又反过来加剧了法国和东道主们间的紧张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过去12个月间,马里和邻国布基纳法索接连发生两次军事政变,尼日尔也局势动荡,法国和乍得政府的关系也趋于恶化,“新月形沙丘”东道主五国竟有四国和法国关系趋于紧张。

  由于法国在当地政局变化中“打一派拉一派”,并试图越过欧盟,单独对这些国家的政权更迭下断语、作结论,引发这些国家朝野的强烈抵触,马里转而求助于俄罗斯背景的“瓦格纳”佣兵集团,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则持续爆发反法示威。

  尽管马克龙试图将之归咎于“军事政变集团”和“俄罗斯渗透”,但正如许多法国分析家所指出的,“苍蝇不叮无缝蛋”,正是因为法国既要削减在当地投入,又要增大在当地影响力和控制力,加上行事过程中不时流露出大国沙文主义情绪,才令当地人动辄联想到殖民时代不堪回首的往事。

  也正是法国出于自利原则单方面的进入又退出,才令不得不突然独自面对一个烂摊子的非洲国家病急乱投医,连口碑不佳的“瓦格纳”也来者不拒。

  事实上,自“阿扎瓦德国”覆灭后,法国在撒赫勒地区的反恐收获也确实和投入不成比例:反了10年恐,布基纳法索领土的约四成、马里领土的约五成仍在各路恐怖组织和“地头蛇”手里。“反恐反恐,越反越恐”,也难怪谁都不满意。

▲当地时间2019年3月27日,参加“新月形沙丘”行动的法国士兵站在马里的洪博里山下。图/新华社▲当地时间2019年3月27日,参加“新月形沙丘”行动的法国士兵站在马里的洪博里山下。图/新华社

  “拆东墙补西墙”

  马克龙在此次的土伦演讲中提到,未来法国在撒赫勒地区乃至整个非洲的军事行动、援助,要纳入“新国家军事战略大纲”(RNS)和2024



上一条:俄罗斯称完成赫尔松转移,乌克兰称进入赫尔松市
下一条:通胀降温美股暴涨!道指涨逾1200点,纳指收高7.35%

分类导航
最新图片
  1. 美国两架航班在机场发生接触事故 机翼受损画面曝光 美国两架航班在机
  2. 内马尔哭了!克罗地亚狂想曲继续演奏,巴西遗憾回家 内马尔哭了!克罗
  3. 意大利逾8000医护人员感染新冠,63名医生不幸殉职 意大利逾8000医护
  4. 全球确诊超20万!35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全球确诊超20万!
最新图片
  1. 日本又现疑朝鲜“幽灵船”:2具遗体怀疑尸首分离 日本又现疑朝鲜“
  2. 美军赖着不走 伊拉克要买俄罗斯导弹了 美军赖着不走 伊拉
  3. 亲历美国紧急状态:社会情绪骤变,口罩一夜逆袭 亲历美国紧急状态
  4. 意大利逾8000医护人员感染新冠,63名医生不幸殉职 意大利逾8000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