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避免给巴西造成后勤、运营、
环境和经济损失
当地时间2月3日下午,巴西在距离巴西大西洋海岸约350公里、大约5000米深的水域击沉了一艘退役航母“圣保罗”号。巴西海军在一份声明中称,该行动是“有计划且受控制”的。
至此,“圣保罗”号终于走完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历程。但仍有环保组织认为,这艘航母上的有毒材料,会持续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被放逐的“流浪航母”
“圣保罗”号航母船身重达34000吨,长度870英尺,可以搭载40架飞机,1957年在法国建造、1963年正式服役,在法国服役37年,当时名叫“福熙”号,曾部署在中东和非洲,参加过法国在太平洋进行的首次核武器试验。
2001年4月,“圣保罗”号航母开始在巴西海军服役。在巴西服役的近18年间,一共在海上航行206天,航行里程85334公里,起降飞机566架次,相当于一年执勤11天。与一般航母或舰船30至50年的寿命周期相比,“圣保罗”号已经是超长待机,升级、配套、维护的费用非常高昂。而且在巴西海军服役期间,“圣保罗”号航母表现得不尽人意,经常发生事故,2005年蒸汽管爆裂,2012年发生火灾。因此,2018年11月22日,巴西宣布“圣保罗”号退役。
“圣保罗”号航母船体构造时使用了超过10吨的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