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据美国《国防》月刊网站报道,美国陆军正在组建的第三支多域特遣部队将于5月前实现全面作战能力,届时可与已经完成组建的第一支多域特遣部队在“印太”地区轮换开展行动。
点评:近年来,美国陆军以“大国竞争”目标,积极推进力量转型,其中“多域特遣部队”是根据其目前正在实施的“多域战”概念组建的一种新型战斗单位,通过运用网络、电子战、情报和远程火力等综合手段,实现在特定战区的远程精确打击效果。从未来发展来看,美陆军将以多域特遣部队建设为主轴,多举措提升“多域战”能力,不断推进陆军转型,相关动向不仅影响美军未来建设发展,也将对全球安全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射程2700千米,主要用于打击精确目标,该导弹是多域特遣部队的重要武器装备之一。
未来战争“游戏规则改变者”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和军事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美军不断提出和实践新的作战理念,其中“多域战”是美陆军提出的一项应对新形势下作战环境不断变化的新概念,旨在通过整合所有战争领域(陆、海、空、天、网络空间)的资源和信息,在特定时间窗口形成多重优势,以击败敌人。目前,“多域战”概念已完成理论探索、演习验证等阶段,正逐步走向落实。组建多域特遣部队就是美国陆军实施“多域战”概念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7年7月,美陆军以第1集团军旗下第17野战炮兵旅为基础组建了第一个多域特遣部队,该部队人数为2200人,核心人员800人左右,下辖4个营,其中包括1个情报、信息、网络、电子战太空营,负责获取并整合美军各军种不同情报、侦察和监视平台的资源;1个战略火力营,下辖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连、中程火力连、远程超音速火力连,负责精确火力打击;1个防空营,负责防空与导弹防御;1个支援营,负责提供管理与技术支援。从武器装备来看,该部队装备的主要打击武器为M777榴弹炮、“海马斯”火箭炮、M270火箭炮、“暗鹰”高超声速导弹等,主要防空系统为“标准”-6、“复仇者”、“毒刺”等防空导弹,飞行器主要是无人机和直升机。第一多域特遣部队成立后,进行了多场演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021年,美国陆军在欧洲启动以第41野战炮兵旅为基础组建第二多域特遣部队。该部队的编制装备和作战模式与第一多域特遣部队类似,目前已经组建完毕,部署在德国,主要针对俄罗斯。此次美国宣布将于5月份实现全面作战能力的第三支多域特遣部队实际上于2022年9月已经正式启动,部署在夏威夷,主要针对“印太”地区。未来美国还将计划再组建两支多域特遣部队,分别专注于北极和在全球范围内响应,从而实现五个野战炮兵旅的全部改制。
相比目前美国陆军旅的大型作战编队,多域特遣部队具备很大的灵活性,其核心战斗方式是在陆、海、空、天、网络以及电子战领域,为指挥官提供感知和打击能力,是一支为应对快节奏战场而组建的新型作战力量。该部队通过配备有防空、情报和战略火力装备,具有较强的战场穿透能力,其作战范围覆盖所有领域,并将与所有军种密切合作,可随时随地从空中、太空、海上和网络以及陆地等任何平台发起攻击行动,为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支持,实现在联网作战部队中协调信息和火力,从而在任何作战域开展更深入和更大规模的联合打击、联合进攻和联合演习行动,实现在与未来对手的潜在战斗中,获得多个领域的竞争优势,甚至消灭对手在战场上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成为未来战争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海马斯”火箭炮发射“精确打击导弹”设想图。
为“印太”地区提供更多战场能力选择
近年来,美国不断深化“印太”战略,并以此为指导加大了在“印太”地区的兵力部署和调动。美军认为,由于“印太”地区的地理特殊性,对陆军的作战行动提出了广泛的挑战。首先,“印太”地区大部分是广阔的海洋与陆地相交地区,导致了美国陆军在该地区所占据的优势并不大,为此美国陆军认为在未来与“印太”地区大国对手进行的任何战斗中都不应只局限于地面战斗,而必须考虑到空中、太空、海上、网络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对抗。
由于多域特遣部队装备有多种高端武器、远程火力、一体化空中与导弹防御系统及情报收集和支持平台,可为美陆军实施多域作战和精确打击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满足在“印太”地区的军事行动需要。同时,未来美陆军还计划将海军“战斧”导弹、“标准”-6导弹改装为陆基发射导弹,使用“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精确打击导弹”,可以覆盖“印太”的多个地点,并还将研发和装备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突破敌人由中远程导弹、雷达等组成的分层导弹防御系统,从而有效反制大国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此外,美国认为,目前在“印太”地区组建的多边联盟在军事领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特别是对于陆军来说,在开展联合军事行动时,只能依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双边协议。而根据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部副司令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