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4月15日在首都喀土穆等地爆发冲突,至今已造成百余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另有上千人受伤,激烈的交火也迫使不少民众被困家中缺水少粮。过去的几天中,苏丹领空关闭,民航航班暂停,网络通信不时中断,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服务。事出突然,人们不禁要问,苏丹之乱,祸从何来?
“象鼻之城”经历至暗时刻
位于苏丹中部地区的喀土穆始建于1822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喀土穆”一词在阿拉伯语里是“大象鼻子”的意思,因其地形宛如象鼻而得名。在此交汇的青、白尼罗河将城市分为喀土穆、恩图曼和北喀土穆三镇,其中喀土穆集中了苏丹政府部门、各国际组织及大部分外交使团,也是此次冲突中交火最激烈的地方。
15日上午,喀土穆南部地区传出交火声,准武装组织“快速支援部队”宣布控制总统府和机场等。苏丹武装部队对此予以否认,并使用空军战机对快速支援部队目标实施打击。中国驻苏丹大使馆随即发布紧急安全提示;
15日下午,沙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喀土穆国际机场准备起飞时受交火影响受损,所幸没有人员伤亡。联合国秘书长随后谴责苏丹冲突,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当前危机,苏丹武装部队则发表声明称,在快速支援部队解散之前,不会进行任何谈判或对话;
16日下午,阿拉伯国家联盟召开紧急会议,强调“迅速重返和平道路解决苏丹危机”的重要性。在联合国等斡旋下, 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同意16时至19时实施人道主义停火,但双方随后相互指责对方未遵守停火承诺。苏丹国家电视台一度中断播出信号;
17日下午,苏丹武装部队重新控制国家电视台大楼,武装部队总司令随后宣布解散快速支援部队并称其为叛军,指责该部队企图领导一场“背叛国家的政变”。快速支援部队则宣称其已控制首都所在的喀土穆州所有出入口,并在恩图曼击落一架武装部队的战机;
18日,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先后宣布同意临时停火24小时,但冲突在总统府和武装部队总部周边区域仍在持续。
交战开始时,总台报道员团队正身处距总统府仅数百米之隔的科威特大楼。一行五人当时仓促躲入大楼地下室避难,历经30多个小时才被红十字会成功营救,大楼主体本身受炮弹袭击损毁严重,地下室屋顶也被弹片打穿。而这只是喀土穆民众过去几天经历的一个缩影。
苏丹国家通讯社记者穆斯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