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前方报道组 武汉摄影报道
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有一群人尚未被外界知晓。
他们同医护人员一样,直接与病毒、病人零距离接触,一天24小时上岗。
在这24小时内,他们只有4次穿脱防护服的机会。并完成消毒、吃饭、洗澡、上厕所等所有事情。
其他时候,他们不敢喝水、没法上厕所、不能接打电话、内衣被汗水浸透,冷得瑟瑟发抖也只能忍着……
他们是武汉市的社区工作人员。
1月30日上午,封面新闻记者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外,遇到一位累瘫在地的江汉区满春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
零距离接触病毒:在华南海鲜市场执勤
封面新闻:请介绍一下您的身份。
受访者:我叫邓七平,今年47岁,是江汉区满春街道办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
封面新闻:疫情发生后,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一线的?
受访者:我是从1月3日开始走上一线的。当时疫情还没有那么严重,主要发病的人集中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我们街道办不负责这个辖区,我和同事是被抽调过去的。
封面新闻:你们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负责什么工作?
受访者:主要是执勤,劝说商家不能把里面的商品搬出市场,防止病毒扩散。
封面新闻:那时候知道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存在大量病毒吗?(封面新闻注:据人民日报报道,1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检测发现,华南海鲜市场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受访者:不知道。当时我们也只是戴着几层口罩进去,连防护服都没有。不过,进出都是做了严格消毒的。
比如出来之后,会用消毒药水对全身,包括鞋底进行消毒。就是前几天看新闻才知道,那里存在大量病毒。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害怕,毕竟是零距离接触病毒,而且没有防护服。
封面新闻:在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工作了多少天?
受访者:工作了两天。之后又被抽调回来,在辖区内为商家和市民宣传工作,主要是劝他们注意防护,减少外出。
零距离接触病人:今日已转运3批病人
封面新闻:你们街道办有多少工作人员?
受访者:算上清洁工,还有城管、街道办的政府工作人员,有300多个。我们全天候上班。
封面新闻:您现在主要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受访者:我主要负责转运病人。我们社区开通了求助电话,遇到有发热病人需要帮助,我们就把他(她)从家里接过来,送到社区医院做初诊。
如果社区医生怀疑他们患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就会开着车,把他们送到就近的医院进行检测。比如先送到协和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确诊或者疑似,下一步就把他们送到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来治疗。
封面新闻:您是从哪天开始担负转运病人工作的?
受访者:大年三十那天。
封面新闻:每天的工作是如何安排的?
受访者: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漱,吃早饭,然后去社区穿防护服、戴手套,开始备勤,等待求助者的电话。
封面新闻:这中间有休息吗?
受访者:没有休息的,从1月3号进入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执勤到现在,只有大年初二、初三休息了两天。不过现在还好,现在是轮班,我们上24小时,休息24小时,下一批同事接着来,完了之后又换我们。
封面新闻:之前在华南海鲜市场零距离接触病毒,现在又是零距离接触病人,您如何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
受访者:这个放心,我们是安全的。首先是穿防护服,戴手套和护目镜。我们运送病人的车辆,司机和病人是隔离开的。送完病人以后,我们会对车辆进行严格消毒,个人也会进行严格消毒。
封面新闻:今日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受访者:今天运送了3批病人,其中一位在协和医院确诊后,我们转运到了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来(一旁的受访者同事接过话,表示不是确诊,只是疑似)。
封面新闻:这3批病人有多少个人,疑似的有几个?
受访者:疑似的就是送到这里(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来这个。
24小时穿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
封面新闻:你们的防护服要穿多久?
受访者:一天24小时,最多会换4次,只要运送了病人回到社区,就会脱下来处理,运送下一个病人之前,穿新的。
封面新闻:如何处理?
受访者:我们有专门的处理点,脱下来后会严格消毒,然后再撕毁处理。
封面新闻:穿上防护服后,工作起来方便吗?我看您刚才坐在地上休息。
受访者:有点累,非常不方便。穿上之后就不能脱下来,一旦脱了就会很危险。首先我们是要零距离搀扶病人上车,还要扶下车送到医院,然后再等着接走。因为我们穿着防护服,怕上面有病毒,传染给其他人,所以不敢去医院里坐,只能在街边无人的地方站着。我们的防护服数量也不多,不敢浪费。
封面新闻:那吃饭上厕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