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涉农院校要发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原则,以强农振兴农业为己任,不断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多方协同育人,努力培养引领农业未来的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 加强和振兴农业; 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科技和人才是关键。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院校作为强农振兴农业的“重要武器”,要抓住机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大力培养一批有“三农”情怀、知识扎实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课题。
乡村振兴描绘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新图景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赋予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的使命。 这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
一、乡村振兴赋予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新使命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专家代表时指出:“希望你们继续培养立德树人,把强农兴农作为发挥自己的责任,产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懂农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为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根本基础。 涉农院校不仅是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蓄水池”,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涉农院校要充分弘扬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担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坚持做好党的教育工作。 为国培养人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振兴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更高标准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未来的人才。 一流的农业人才。
二、乡村振兴推动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新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农业科技、产业、生产、管理方式发生系统性革命性变化,催生未来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农业新变革。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方面。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不再单纯依靠专业农业技术人才,而是需要有知农情、爱农情、强农兴农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新农民”。 因此,涉农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三农”情怀,重视理、工、经、文、管等学科的融合。与传统农业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识教育、学士、硕士融合、科产教融合,着力构建一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乡村振兴为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支撑
农业农村发展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19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一系列惠农保障政策和机制促进了农村发展。 振兴优先发展也为涉农院校人才培养迎来新机遇。 乡村振兴对科技和人才的高水平需求,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帮助各类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 同时,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惠农政策和产业发展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了新资源、新平台。 农业院校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平台的支撑作用和政府、行业、市场的拉动作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挖掘人才培养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质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院校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部分涉农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体系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高标准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人才培养观念更新、制度创新、资源统筹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影响,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涉农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形势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必须对“培养谁”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系统研究和前瞻布局。 部分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仍存在一定保守,没有充分体现农业农村变革人才需求新变化和学科知识不断丰富更新的新成果系统。 涉农院校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修订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现状,而必须有本质的改变和根本性的改进。
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不断优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对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涉农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涉农院校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融合创新,系统发挥教育和科技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通识教育与专科教育的融合,避免出现“弱者为弱、强者为强”、通专不相容的现象。 “”现象;通过产教融合推进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满足现代农业产业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合力需要不断加强。 高校虽然在教育、技术、智力、人才、信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有些资源是相对的,作用有限。 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要素整合、协调推进。 目前,一些涉农院校在教育资源整合与协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涉农院校需要加强自身内部资源整合,形成育人合力,打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师生关系。 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德、智、体、艺、劳“五育”的融合与融合。 一些涉农院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不足,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基层农村的联系较少。 实习实践条件缺乏质的提升。 需要形成多方协作、共建、共育、共享机制。
培养强农兴农创新人才的实践探索
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学生的回信,为涉农院校搞好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有效路径。 学校在强农振兴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要始终将课堂学习与农村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一流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1、更新育人理念,传承农耕、读书、育人精神。
围绕“我们为谁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凝聚育人思想,传承育人精神,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是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对涉农人才的需求,重新审视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要切实把握人才成长规律,找准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国建设的契合点,加强人才培养统筹规划,着力培养认识感情、认识感情。把爱护农民、培育强农兴农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用党的创新理论锻造灵魂、启蒙滋养心灵,突出价值引领,培育“三农”情怀。 坚持德、智、体、艺、劳“五育”,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全球能力,以“强农振兴农业为己任”、“培养培养更多懂农民、爱农民的新型农民”把“人才”时代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是传承农耕、读书、育人精神。 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是一所农业学校。 在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贯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 从办学时的“俊杰皆入学,天下大利还农”的办学初衷和“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教育传统,到新世纪的办学宗旨。凝聚“教育为先,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勤奋好学,立身成材”的校训精神,学校始终用耕耘和学习的精神引领全校师生。创造学生价值,引导他们扎根中华大地成长、工作、创业。 在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师生们“弘扬农业科学,弘扬国家辉煌”,用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奉献人民”的价值追求。
2、突出优势特色,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立足“培养谁”,谋划“如何培养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一是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国家基地班、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杰出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的示范效应,鼓励和支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展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改革。发挥老重点学科和新一流学科的独特优势,突破壁垒、创新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体化培养机制,选拔优质生源。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科研训练和实践创新的融合,着力培养解决农业“卡壳”问题的领军创新人才。
二是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 以新农科建设为重点,统筹新工科、新文科、新医学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一流学科引领作用,强化基础学科支撑作用,建设一批涉农前沿交叉学科和专业。 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努力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科学。 以“高精新缺”为导向,聚焦农业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与智慧农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等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食品营养与健康,构建灵活多样的专业学习模式,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
三是构建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推动扎实基础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构建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机制,实施思想政治课改革创优规划并鼓励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课和思想政治建设课程。 探索中华农耕文明史,打造多元化农耕通识教育课程,鼓励院士等知名专家牵头开设“大国种业”核心通识课程,开启“大国种业”新模式。面向全体新生的《农业教育第一课》。 实施“数字资源+场景创新+智慧教学+智慧管理”的体系化建设,对核心专业课程群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涵盖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的核心通识课程群,构建农业生产全过程和现代农业技术是一门跨时空的虚拟仿真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辨别力、科学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四是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深入推进知识与实践融合,充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需求,引导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田野、深入乡村,了解民生,培养知识、发现、研究、创造。解决新的现实问题,构建知行合一的体系。 教育实践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农耕读书实践培训,改造升级农耕读书教育教学基地,搭建“智慧农业”农耕读书实践平台,以传承农耕文化为主题,走进中国乡村深处承载进行农业和阅读的实践训练。 以密切联系群众、全面了解农业情况为目标,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服务和生产指导。 以“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为指导,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促进专业知识融合,构建涵盖课程、竞赛、实习实训、项目实训、创业等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孵化与实践,以及专业社区活动。 ,鼓励师生共同创作,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共同创作。
3.推动多方融合,合力育人。
结合“如何培养人”,充分发挥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校内、校内、校企、校际协同育人。
一是深化“三全教育、五育融合”。 坚持定期研讨教育理念,凝聚育人共识,凝聚教育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知名学者为标杆带头人、专职教师为主体、服务保障人员为示范作用影响。 以价值观引导坚强信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 目的是促进师生和谐,激活校园创造力,体验生活美学,加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 不断培育体育文化、培育体育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完善人格、锤炼意志。 在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通过平等沟通、共同参与、开放共享,推动构建“师生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整合“五育”资源,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开放、舒适的环境。 教育氛围。
二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创新。 充分发挥重大科研平台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重点围绕农业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食品营养与健康等前沿领域,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打造“关键问题”+重大任务“科教融合模式。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全力支持教师专心学习、专心科研支持科研平台全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项目、早进团队”,与院士等知名教授交流近距离观察,并接受科研训练。 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鼓励师生共同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前瞻性探索。
三是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 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需求,协同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围绕粮食安全、智慧农业、未来健康等构建跨学科创新创业平台,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有机链衔接的发展路径。 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实现平台共享、人才共享、成果共享,聚集优质教育资源。 深化“专业+”实践教育,构建“专业+行业、行业、企业”协同实践教育模式,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合作,建立基于产业链的实习实践基地,设立人才培养专项示范班、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及时性。
四是扩大国际合作和教育资源。 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国际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交流培训,拓展海外学习机会。 引进全英文课程,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授课。 支持大学生深入参与海外学习交流和学术研究活动。 推荐优秀大学生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实习。 开展留学生特色培养,重点打造一批留学生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观、中国力量。 建立国际顾问委员会,加强交流互鉴,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提高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国际化能力。
【作者:冯国林、李兆虎,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李兆虎为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最初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13/14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