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还发布了《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指南》,从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两个方面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总体要求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普及急救理念、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以提高校园应急急救能力为目标,推动急救设施设备安装,加强青少年和教职员工的急救教育培训,提高学校急救教育水平。 教育制度,教育体系。
重点任务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教育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宏观协调和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选题等方面都对试点学校倾斜。 各试点学校要统筹办学经费,合理安排急救教育投入,加强急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必要设备配备。 二是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各试点学校组织校医、体育卫生教师、班主任等教职人员参加急救教育师资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教职员工在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培训。 三是开展急救培训。 各试点学校积极利用师资培训、学生军训、体育健康课程等渠道和载体,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学前阶段引导孩子了解简单的急救知识,树立安全健康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熟悉基本急救知识,增强生命安全和紧急急救意识; 高中教育阶段,教会学生掌握应急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要向师生普及紧急急救、防灾避灾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各地和试点学校将急救教育纳入课程和学分制度。 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或试点学校探索制定学校急救教育相关证书,记录师生参与急救教育的经历和时长。 四是建设培训基地。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选择学校或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培训基地,指导和协助试点学校开展急救教育培训。 五是组建专家团队。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选派专家开发急救教育内容资源和评价体系。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媒体作用,广泛开展学校急救教育宣传,宣传典型案例,普及急救知识。
试点学校试点周期结束后,通过评估的学校将被授予“国家急救教育学校”称号。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