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探访朱启钤故居,缅怀先生对古都掩护与传承的贡献(朱启钤故宅)朱启钤简历,

编辑:青鸾传媒      来源:青鸾传媒     

2024-06-06 20:18:46 

 

拍摄胡同中,逐步了解旧京城掩护改造第一人——朱启钤先生

很早以前就知道朱启钤先生,那是因为在北京胡同拍摄中,一些历史建筑和遗迹都会提到朱先生。北京西苑改为新华门,就是今天的中南海;拆盘街千步廊为天安门广场;建北京环城铁路及东西火车站;改造前门城垣;制订南城香厂新市区建设规划等重大项目,朱启钤先生为当年北京古都的掩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的人士,可能现今的人们不太了解。

期间,拍摄胡同几次路过朱先生位于北京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故居,由于是民居欠好打搅,只能望着残旧的广亮大门悻悻离去,可一直难掩心中对探访这座宅院的渴求。

因为京城独一无二的四合院,还有是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女士的启蒙人

想要探访这座宅院,不但是因为朱启钤先生曾在北洋时期任内务和交通总长,乐成主持改造了旧北京城。而是朱先生的这座宅院是当今北京城独一无二的四合院:院内中部一条长廊贯穿南北,左右连接八座院落;宅院的彩绘和建造做法完全是按《营造法式》而建造的;当年也是请了为故宫施工的老工匠进行彩绘和木工制作。《营造法式》是中国仅存两部古代最完成的古建筑技术书籍之一,书中记录了古代建筑大木结构及彩绘的设计方法,成书于北宋末年,著书者李诫,是至今研究和修复古代建筑的主要参考书籍。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儿子叫"梁从诫",意思是"师从李诫"的意思,这两个字里有极深的寄望。

最重要的是朱先生是我最敬重的梁思成先生的启蒙老师。在朱先生创建"中国营造学社"时,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罗哲文、陈垣,李四光,李济等其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以及活跃在财界和政界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加入了学社。学社着重进行古建筑的调查、掩护与研究,为后人留下大量的珍贵的书稿、图片与图纸,今天生存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成为研究中国古建筑的重要依据。

如愿进入朱先生的故居,让人即喜又悲的宅院

天随人愿,前几天正好到附近一朋友家说起这事儿,他说有个发小就住在这院子,随后带我到院内一看。

穿过广亮大门进院,迎面的影壁开辟了过道儿,还私建个小房使路变的狭窄许多,往里走就看到贯穿全院的长廊,长廊一眼看不到头,让人感觉之"长"。顺长廊前行,两边依次排列八个院落,长廊内设有廊座、花窗,错落雅致,有些残留的雕花玻璃感觉是民国时期的样式;可能时间久远脱落所致,重新进行漆刷,不见任何彩绘痕迹,有些遗憾;但看廊上椽辕的木制及制作工艺认真在皇家建筑中才气看到,可见当年由故宫工匠建造。

长廊两边八个院落私搭乱建亦是严重,无法清晰看到主体建筑,只有院内西部最后一个院落看到宽厚的房屋主体,房瓦、房脊还是原物,古朴厚实,显示当年建造的规制。本想找寻一些原有的彩绘和原貌主体建筑,但很难看到,只是从拥挤的私建房屋上看到原有建筑主体敦厚的墙沿。感叹当年朱先生根据《营造法式》建造的一片苦心,可喜的是主体建筑掩护还好,没有遭受严重损坏。

看历史,说今天,不是让人伤感和怀旧,而是让人认真去做不去后悔之事

走出院落,朋友问我感觉如何?我无言以对。

我不是建筑学家,也不是历史学者,只是一个深爱北京的胡同记录流传者。我曾后悔走的太晚了,好些故居、遗迹和街巷没能记录下来,有些遗憾。

我在想:朱启钤先生作为当年掩护传承古都文化的第一人,第一个提出"修旧如旧"的概念,也第一个颁布"胜迹掩护条例"的人;曾以个人之力,为了"中国营造学社"倾尽家产,支持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走遍11个省,190个县,所及建筑2738栋,第一次较为系统对中国建筑自古至明清进行了详尽的考察;为当年国人走入文明,制止疾病而主张修建都会沟渠,第一次在街巷种上槐树,沿河种植杨柳;开辟了第一个市民公园——中山公园,建立了"来今雨轩",让人们走入了皇家园林,感受一壶一茶的新朋老友的雅聚。

而我们今天却掩护欠好朱先生捐献给我们的区区3000平米的一个宅院。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居曾离此不远,但已消失无踪,何不让此故居成为两位先生汇聚的纪念馆,让后人敬仰、缅怀。

看历史,说今天,不是为了让人伤感和怀旧,更不是用来讽刺和表示的,而是让人明白。北京的文化就是胡同里这一座座的人和事构成,再不能应验林徽因曾说过的话语,重建永定门……

#北京身边事##北京#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