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中国品牌“风头”尽显德国品牌的“焦虑”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架构   出海   电动   整车   以色列

2023-09-16 20:10:16 

【汽车之家产业】这几年,“出海”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一大主题。 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引领全球、出口量超越德国、日本跃居第一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各大品牌都在寻找加速这一进程的方法。

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品牌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放眼望去,不仅可以看到比亚迪、零跑、艾维塔等整车厂商,还有诺博汽车、禾赛科技、地平线等众多供应商。 比亚迪与大众隔街相对,这更像是一场精神的交锋,见证着从燃油到电动的时代变迁。

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车企出海

面对中国品牌的攻势,德国品牌显然“着急”了。 德国总理肖尔茨不得不站出来为本国车企加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德国企业‘应该受到鼓舞,而不是被吓倒’。”

毋庸置疑,比亚迪在本次展会上赢得了很多关注。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势力阵营的零跑。 首次在海外车展亮相时,并没有聚焦新车型C10,而是预留了更多的技术讲解空间。

这与零跑的海外路线不无关系。 “这次车展上,我们看到很多中国零部件企业参展,也看到整车企业参展。乐跑还是想走第三条路,就是介于整车和零部件之间。” 乐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接受媒体交流时如此表示。

车企出海_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

《中:灵跑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

■跳跃跑必须出去

“汽车一定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一个车企仅仅依靠中国市场是无法实现的。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车企都是全球化的企业。也就是说,如果你想真正成为一家成熟的汽车公司,它必须全球化。” 朱江明解释了乐跑选择走向全球市场的原因。

在他看来,中国车企其实规模并不大,想要实现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中国市场的保有量每年仅超过2000万台。 即使100%是中国车企,销量也只有2000万辆。 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的年销量都在1000万辆左右。 所以我们必须走出去,建立第二条增长曲线。

2021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以每年超过100万辆的速度猛增,相继超越韩国和德国。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107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据行业预测,今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500万辆,有望成为全球第一。

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_车企出海

其中,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 毕马威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的份额将达到64%,其中近一半将出口到欧洲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力量涌入欧洲市场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欧洲不仅是汽车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以外最大的新能源市场。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欧洲这些相对优质的市场?因为这些地区含金量较高,是售价最高、规模最大的市场。” 朱江明解释道。

“事实上,国内市场的卷入,也加快了中国品牌进军海外的步伐。今年以来的价格战,让不少车企喊出了亚历山大。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不同,有“还是燃油车,‘输血’后,他们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汽车分析师刘明(化名)告诉汽车之家。

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车企出海_

_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

这还涉及到资源投入的问题。 毕竟,全球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立即“套现”。 对此,灵跑采取的做法非常灵活务实。 朱江明认为,“整个电气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用各种形式不拘一格地寻找合作伙伴,减少投资,用各种模式寻找各种合作伙伴,实现全球化。”

这个选择源于朱江明早期的创业经历。 2003年到2005年,他联合创立的大华还很小,周围都是松下、索尼、霍尼韦尔、博世等老大哥。 如今大华已成长为一家全球化公司,45%的销售收入和70%的利润来自海外市场。

“当时我们也在做自己的品牌,也做ODM或者OEM,就一直做下去。到了某个点,你可能就很强了,这是一个过程。因为如果你想在全球市场,不仅仅是中国市场,你一定会经历这个过程。” 朱江明表示,“平台合作是相对比较好的捷径,可以快速建立合作关系。”

■连续两年引进5款全球车型

事实上,在发布全球化战略之前,灵跑就已经在海外进行了多次尝试。

_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

在2021年零跑2.0战略发布会上,朱江明表示,零跑汽车将于2022年进军海外市场。当时,零跑汽车已经开始T03产品的欧盟准入认证工作。 首款出口车型T03已于去年9月前通过欧盟整车型式认证,获得欧洲市场销售许可,可在欧盟各国家正式注册。

不过,零跑出海的第一站并不是欧洲,而是以色列。 去年9月,随着T03出口以色列,Leapao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海外”车型。 今年,已有数千辆T03汽车出口欧洲市场。 据朱江明介绍,“今年,乐跑一直致力于欧盟认证,以及右驾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的研发以及所有认证工作。”

如今,随着全球化战略的发布,灵跑“出海”征程已按下“快进键”。

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

_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

《Leapao C10(参数|询价)》

按照规划,随着全球首款基于LEAP3.0架构的产品C10的到来,零跑汽车后续产品将采用全球设计理念和全球研发标准打造。 未来两年,全球五款产品将在欧洲、亚太、中东、美洲等地同步销售。

面向全球,零跑汽车可以提供从零到完整的四种技术合作模式: 模式一,基于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和外围控制器的技术共享; 模型2,基于电子电气架构,外围控制器和电池、电驱动技术共享; 模式三、基于下半身整体交付的技术共享; 模式四、基于整车级合作的技术共享。

这是朱江明所说的第三条路。 简单来说,你想要的我都有。 支撑其第三条道路的是Leapao一直坚持的全球自研。

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_车企出海

如今,Leapao的技术架构已经从LEAP1.0升级到LEAP3.0架构。 LEAP3.0架构基于中央集成电子电气架构,集成了包括CTC2.0电池底盘集成技术、新型油冷电驱动、8295智能座舱、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项领先的智能电动技术。 。 如果你选择其中任何一个,那就是可以击败的那个。

LEAP3.0架构下的首款车型是C10,现已亮相。 这也是零跑汽车首款全球战略车型。 该车继承了零跑家族的造型设计语言,充分应用了LEAP3.0的技术成果。

同时,朱江明还表示:“从我自己在大华的创业经历来看,我们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包括它的调性还是比较熟悉的。你可以看到C11、C01、T03这几个参展商,无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外观。其实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内饰,都不需要个性化的设计,都可以算是一款全球化的产品,又不会太突兀。原来我们有这个了解海外需求的基因。这些都是我们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一些先天优势。”

■如何应对“走出去”的挑战?

尽管中国车企已借助电动化、智能化介入全球化浪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毕竟出海是对车企综合实力的考量。

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

如何开发适合当地的产品并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 如何加速品牌、供应链、人才团队等在目标国家的本土化发展? 这些都是有志于大力发展海外业务的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研发规划方面,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我们的策略是充分保证整个技术架构和车型平台的兼容性,所以我们会考虑最大的平台兼容性,然后响应不同地区的规定。 根据用户需求区分配置和技术。”

例如,同一个架构可以满足欧盟和中国的安全需求,然后通过不同的架构进行测试,使用不同的软件解决方案来匹配两地的一些差异化需求。

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车企出海_

其次,在零跑之前,很多中国车企就已经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 然而,对于一个成立仅8年的新势力品牌来说,在国内未必能保证知名度,而在海外的品牌认知度可想而知。

朱江明也坦言,打造品牌确实很难,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 灵跑的思路和做法仍然是上面提到的第三条路,利用多种合作模式来开拓当地市场。

车企出海_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

另外,服务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灵袍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合作。 “如果我们找到一些好的合作伙伴,那么它的整体服务网络就会比较完善,这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比如,零跑汽车目前在以色列与一家以色列汽车行业知名公司合作,该公司成立于1981年,公司规模一直领先市场,使得零跑汽车在以色列具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接下来,Leappa 的计划是通过慕尼黑车展等展会寻找更多合作伙伴。 “通过这次展会,太多的经销商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自己也想基本上在本地落地。” 朱江明说道。

出海跑船会不会有危险__车企出海

当然,中国车企“走出去”还面临不少压力。 比如,刚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年度“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她表示,全球市场充斥着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巨额补贴人为压低了这些汽车的价格,“扭曲”了欧洲市场。

这些都是中国车企“出海”路上需要克服的问题。

结论:人们似乎对零跑的“技术输出”更感兴趣,而不是它作为 OEM 的身份。 因为就在一个月前,随着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合作,网络上出现了“海外企业正在与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洽谈技术合作,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传闻。

朱江明此前还透露,零跑汽车已经确认了两个技术许可项目,分别是整车技术许可和整个下车身技术架构许可。

与产品“出海”相比,技术输出对于行业来说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 它打破了燃油汽车时代外部技术采购的惯例,证明中国已经具备了向外界输出技术的能力。 灵袍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这条路上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 (文/汽车之家杨宜春)

查看类似文章: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