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已有200余只基金陆续被清算。 在这些基金告别舞台的同时,一些基金经理却面临着“管理无基础”的尴尬境地。 与此同时,一些基金经理虽然还没有成为“简单指挥员”,但管理的基金只有一只,规模也已不足5000万元,职业生涯岌岌可危。
这次改组出乎意料,但却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基金经理人数已超过3000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生力军的不断加入和基金产品新陈代谢的加快,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优胜劣汰势必会加速。
不少基金经理“无管理基础”
近日,恒生前海基金发布第二次提醒公告,拟以通讯方式召开恒生沪深港通分段行业领先指数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仅逾3000万元。
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审议的基金合同终止相关事项经表决通过并生效后,基金将进入清算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是基金经理杨伟目前管理的唯一一只公募基金。 杨伟管理的另一只基金——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指数基金,已于今年9月停止运营。
杨威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无基础经营困境的人。 2021年2月,在担任研究员多年后,陈卫国晋升为基金经理,并接手了Essence Profit Driven Stocks,这也是他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 然而,该基金表现不佳。 今年5月底,安信基金发布了《安信利润驱动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透露,陈卫国目前仍在安信基金工作,但其管理的下一支新基金尚未敲定。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已清算的基金数量已达209只,而去年同期仅为146只。 随着上述基金的离开,目前至少有10名基金管理人没有管理基础。
与此同时,不少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产品也濒临爆仓。 一旦这些基金未来无法“成长”,它们也将面临“生存危机”。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超过500家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在2亿元以下。 其中,近百位基金管理人只有一款产品,基金规模不足5000万元。
“近两年来,股市比较低迷,基金业绩不佳,港股主题基金‘受伤’严重。受此影响,部分投资者为了减少损失,选择了赎回, “导致部分基金规模大幅下滑。实力弱,小基金最先受到冲击和清算。”英蜜基金蜂鸟研究员谭耀表示。
天翔投资咨询基金评估中心的观点也类似。 天翔投顾基金评估中心认为,一方面,资金倾向于投资于业绩相对较好的基金管理人,这导致一些业绩相对较差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不断萎缩。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倾向于更换管理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这种现象并不明显,但一旦市场冷淡就会加速。 因此,从长远来看,基金管理人的管理绩效是影响管理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适者生存,势不可挡
部分基金经理遭遇“生存危机”的背后,是近年来基金经理队伍的快速扩张。 据天翔投资咨询统计,10年前,2013年底,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1017人。 2018年,基金经理人数突破2000人。 短短三年时间,2021年基金经理人数再次突破3000人。从最新情况来看,截至今年10月16日,基金经理人数高达3579人。
新人涌入很快,已经占了半壁江山。 天翔投资咨询数据显示,44.51%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不到3年,61.53%的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不到5年。
格商财富金章投资研究员王毅认为,随着居民理财需求日益旺盛,对基金管理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行业内涌现出不少新的基金经理。 他们可能对新事物、新兴产业更感兴趣,理解也更快。
不过,谭耀直言,新势力的进入加剧了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 优秀的基金经理受到市场的追捧,而一些基金经理则因业绩不佳而被市场淘汰。
上海证券基金评估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贵平表示,作为金融行业收入较高的群体,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竞争激烈,进入门槛高,考核要求也高,导致基金管理人之间的流动性。 更强。 每年都有大量基金经理加入或离开,新老更替正在加速。
面对基金管理人数量突然增加,市场担忧:基金管理人数量是否已经饱和?
“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过11000只,从数量上看,每个基金经理平均管理着3个以上的产品。虽然从这个数据来看,还没有达到饱和,但从基金经理管理的规模来看, ,马修效果显着。” 根据孙桂平的测算,排名前15%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占全部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的77%,而排名后15%的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合计仅占全部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的77%。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 0.11%。 未来,随着指数基金规模的不断增长,这一现象可能会更加明显。
谈及部分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较小的原因,孙桂平解释说,新基金经理通常没有非常丰富的投资经验,因此在职业生涯初期,管理规模不会很大。 对于老基金管理人来说,部分基金管理人在公募基金生涯中,由于投资能力不足、投资风格与市场情况不适应、基金公司营销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理规模并不大或明显下降。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负责人坦言,目前基金产品数量远远超过上市公司数量。 一些基金因业绩不佳、缺乏竞争力而沦为迷你基金。 随着基金产品新陈代谢加速,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
终身学习是避免被市场淘汰的唯一途径
近年来ETF的爆发式增长给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2020年10月,ETF整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最新数据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ETF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王毅表示,ETF管理费较低,且与相关指数挂钩,无需担心基金经理变动和风格漂移。 相比之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投资主动管理型基金变得更加困难,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变得更加困难。 在此背景下,一些主动管理型基金受到冲击,规模有所缩减。
“ETF市场加速发展的势头不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管理型基金管理人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拓展能力圈,才能获得长期可持续的业绩。” 谭耀表示,以往的基金管理主要依靠基金经理长期的个人经验,未来基金的业绩离不开投研团队的支持。 这意味着,投资经验较少但投资业绩突出的新兴基金管理人,在背后团队的支持下,可以赢得更多基金持有人的信任。
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为了避免被市场淘汰,基金经理需要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进化自己的投资框架。 “当前ETF行业的主题越来越细化,如果基金管理人尤其是主动型股票基金管理人不能与时俱进,实现超额收益,投资者就会用脚投票。‘平仓’时代结束了。再也不会了。”
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in Dropkin曾表示:“对投资的热爱是进入的筹码,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投资中研究方面,基金经理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在为谁工作,确保自己的投资目标始终与客户的利益一致。他们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去行业中挖掘更多的信息。他们还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