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国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亮相
今年,GE医疗进博会展位上展示了约30种创新医疗产品,其中许多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 今年,GE医疗首次展示了基于新一代Apex量子平台的国产人工智能CT产品。 该产品预计明年上半年下线; GE医疗还展示了天津磁共振基地生产的新一代“波谱仪”。 数字化PET/MR”产品,该产品即将惠及国内用户。
GE医疗数据显示,在华销售的产品中,国产产品占比高达78%。 2019年,这个数字仅为30%。 2023年上半年,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
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义浩表示:“今年展品一半以上都是中国智慧与全球资源深度融合所激发的最新成果。 “全球+中国无界创新成果”越来越多。 登陆世界领先科技创新舞台,反哺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中国双链从高端走向超高端,让高精度科技服务造福中国、造福世界,让优质医疗更加触手可及、普惠基层。”
从疾病领域来看,此次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商拥有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先进技术。 这与中国日益老龄化有关。 我国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例如,75岁以上人群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达到13.3%。
由于心脏跳动较快,不同人群存在心律不齐等问题,瓣膜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诊断的难点。 心脏CT成像的一大挑战是,如果CT速度不够快,则很难在一次心跳中捕捉到心脏瓣膜疾病的异常情况。 GE医疗新一代Apex量子平台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心脏CT的扫描速度,一次心跳完成覆盖整个心脏每个细节的精准成像,从而实现心脏瓣膜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 该产品又被称为“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断工具”。
西门子医疗此次展示的产品也瞄准了心脏成像领域。 公司展示了全球首个四维容积心内超声导管——Volume 4D ICE导管,这是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开创性创新器械。 该导管可实现高清高帧率心内超声实时容积成像,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实时观察心脏三维结构,及时发现异常血流信息,指导医生进行手术治疗。进行瓣膜修复置换或左心耳封堵等介入治疗,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效率。 患者不需要全身麻醉,术后恢复快,这给传统手术时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长期食管插管的患者带来福音。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浩表示:“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研发、生产、人才、合作的全面本地化;我们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的布局,加大对中国的接触力度,解决中国社会最迫切的医疗需求。”
全球首发尖端心血管治疗设备
除诊断设备外,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方面,跨国医疗器械展商也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了多种产品。 其中,雅培展示了全球首个采用导管技术的微创二尖瓣反流治疗装置、第四代经导管二尖瓣钳和升级版可操纵导引导管MitraClip。 升级后,为操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稳定性,并提供四种不同型号的二尖瓣夹,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雅培还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展示了全球首款获批的全磁悬浮技术人工心脏——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LVAD)HeartMate 3。 据介绍,该系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脏泵血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拥有众多产品线。 今年,公司多项产品和技术首次在国内展出,其中包括全球首次展出的唯一脉冲场消融系统。 这是当前电生理领域尖端消融技术的代表产品。 ,也是首个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的心脉野消融产品。
2022年我国导管消融手术量将接近29万例,年复合增长率为14.2%。 医疗器械领域的“体量”也体现在进博会的展位上。 在心脏消融领域,今年美敦力与医疗器械公司波士顿科学同时展出了“冰、火、电”三种消融能量类型的心脏电生理解决方案——以“火元素”为消融方式的射频消融,以及以“冰”为消融方式的射频消融。冷冻消融是一种消融方法,脉冲电场消融(PFA)采用“电元素”作为消融方法。 其中,冷冻消融是临床最常见的导管消融方法; 而脉冲电场消融在近年来创新性房颤消融技术的竞争中处于最前沿。
“依托进博会平台的强大影响力和溢出效应,美敦力加速从产品进口到本土化制造,再到本土价值链全面建设的转型,同时助力中国本土整体发展医疗科技产业。” 美敦力说。
跨国公司正在加快本地产业链和生态系统建设。 今年10月,波士顿科学公司宣布在上海设立其在华首个制造基地。 该公司还以超过5亿美元控股当地介入医疗公司Xentrel。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今年进博会期间,心脏及周围血管介入医疗设备制造商康迪斯将与博迈医疗签署协议。 两家公司早在2019年就宣布将合作开发下一代医疗设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球囊。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