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沪深交易所52家企业IPO申请年内终止上市审核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沪深指数   ipo   股票   证券日报   交易所

2023-11-07 10:11:57 

自9月底沪深交易所明确实施发行承销“全链条问责”制度以来,市场参与者行为进一步规范,证券发行承销更加有序。

据沪深交易所官网统计,截至11月6日,两所年内已终止173家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 其中,年内有52家公司提交IPO申请。 从终止情况看,上述52家企业均自愿退出。 记者梳理审核流程发现,有40余家企业在撤回申请前存在问题,20家企业曾受到监管部门问话。

中国财经学会绩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益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终止企业发行上市审核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一是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及预期,无法满足IPO申请条件。 其次,少数企业财务信息数据过时、不准确。

终止监督告知书__监管规定中止业务

作为实现投融资动态平衡的关键环节,IPO市场生态健康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 为此,监管部门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制度规则,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证券发行市场秩序。

例如,9月28日,沪深交易所发布《证券发行承销违规行为监管指引(试行)》,对发行承销实施“全链条问责”,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行为。与会人员明确了各环节的典型违法行为及处罚标准。 ; 10月,证监会向券商发出最新的机构监管通知,重点关注“即检即退”、“带病突破”等突出问题。

严格监管背景下,年内IPO市场审核日趋严格。 据沪深证券交易所官网统计,截至今年11月6日,年内提交IPO申请的公司共有52家被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从拟上市行业来看,沪深交易所主板拟上市公司44家,科创板、创业板拟上市公司各4家。

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_终止监督告知书

据记者统计,虽然有52家企业主动撤回申请,但仍有20家企业受到监管部门询问,其中5家企业已被询问两次。 从问询涉及的问题来看,包括公司财务状况、内部控制违规情况、公司科技创新属性等。 其中,企业盈利能力是“主考项目”。

例如,上交所先查询了一家拟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的应收账款、收入、资金流向等情况后,又再次查询了该公司的营业收入,经营业绩、毛利率; 深圳证券交易所 我们围绕某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的业务模式、业绩规模、主营业务成本等情况进行了两轮问询。

此外,拟IPO企业与相关行业的匹配程度也日益成为监管关注的重要方向。 例如,今年拟在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的8家公司中,沪深交易所对其中5家进行了问询,涉及公司的科技创新属性、研发支出、核心技术等。人员等

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_终止监督告知书

国浩律师事务所(上海)合伙人陈杰表示,打铁要自强不息。 发行人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在规范公司自身运作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业务。 同时,为进一步杜绝“一查即退”、“带病突围”等行为,中介机构应发挥专业作用,协助发行人规范操作,根据情况充分准备申请材料。深入的尽职调查; 同时,企业还应充分认识行业周期等客观因素,避免被动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2家年内终止IPO计划的公司中,有33家因报告财务信息过期而被暂停审核,占比63.46%。

星途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泽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根据相关规定,招股说明书引用的财务报表自最近一期截止日起6个月内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延期最多3个月。 月亮。 由于多数企业普遍选择上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大量IPO企业将在9月底引发“到期潮”。

终止监督告知书_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

“一般情况下,IPO审核时更新和补充财务信息的时间是充足的,特殊情况的审核机制也有相应的安排。问题大多是在审公司面临业绩波动,难以及时调整。”应对财务信息相关询问、相关核实信息获取困难等,建议申请企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陈杰说道。

也有一些企业因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而拖延审核程序,导致所报告的财务信息过期。 例如,某公司因在财务信息申报中未披露应收账款账龄起算点、逾期应收账款起算点等信息,导致审核时间延长,而被上交所质疑。

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振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和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的检查。 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终止监督告知书_

现在送你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无需任何技巧~~~快来参加活动吧!

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终止监督告知书_

监管规定中止业务_终止监督告知书_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