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大众生活 来源:大众生活
2024-06-06 21:23:49
【版权声明】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我是胡同】原创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看了标题,估计各人也会觉得奇怪。这简直是小编曾经的一个疑问:故宫边上按说不应有高层建筑,从旧时来说,皇宫边岂能容许有建筑凌驾宫里的大殿?从现代来说,故宫边的老城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缓冲区,也是不能盖高层建筑的。
可有几次路过故宫东墙外的南池子,总是瞅着一栋建筑感觉怪怪的,因为它显然是座洋楼,洋楼怎么建在了故宫边上?而且它竟然高达4层。虽然今天我们见惯了摩天高楼,4层楼不算什么,但要知道,在宫墙外这样的高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高层建筑”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是胡同”就与各人聊聊这栋建筑的百年故事。
现场探访
第一次发现这座建筑,是有次去普渡寺,从普渡寺西巷出来,突然迎面看到这样一座4层“高层建筑”,与周边宅院比起来,它显得鹤立鸡群:
其实,南池子我是常去的,这栋楼应该不是第一次见,但那次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它的“扎眼”。说它“扎眼”主要是因为楼层高。南池子就紧挨着故宫,那附近没什么高层建筑,顶多也就是两层的小楼,这家伙突然变出个4层楼来,我觉得有些纳闷。
走近看,门牌号是南池子大街7号:
第一次去时是冬天,7号楼大门紧闭,楼前台阶上有一个妇女正冒着严寒兜售些旅游纪念品,有水、小红旗、旅游地图等:
不时有游人过来,好像生意还不错。不外游客也都是急忙路过,即便停下来买东西,也不会抬头审察一下身边的建筑。
如果仔细去看它,就会知道它背后一定有故事,墙上精致的雕花,门两侧有鲜红的五角星,4层楼的顶层墙壁上还刻着“1916”的字样:
这说明此楼足有100年历史了!
历史溯源
几次见到这座洋楼后,我终于耐不住了,去查找这栋楼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在前些年时,关于这楼的介绍网上的信息还很少。多亏我之前做记者的功底,接纳多种措施,终于将零碎的信息梳理出来,完成了对此楼历史的“拼图”。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此楼的信息,最多的还是来自一则招租启事,大抵是说此楼欲出租,并简介了此楼的来历。我是顺藤摸瓜,进一步检索,才慢慢将其丰富起来。
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16年。此时朱启钤正在改造北京城若干项目。
(▲朱启钤。来自网络)
朱启钤何许人也?
经常关注老北京的、包罗建筑界的人士,都会对朱启钤比力熟悉,我在这里简介几句:
朱启钤被认为是中国北洋政府的政治家、实业家、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朱自1910年任邮传部丞参,至1912年任交通部总长,于1915年在内务总长任内又兼了一任交通总长。朱在任期间,对中国部门铁路干线做了不少规划;在北京城内,他则主持规划了京城很多建设项目,我们今天所说的府右街、南长街、北长街、南池子、北池子等南北通道,都是朱启钤主持修建或买通的。别的,正阳门的改建、东西长安街的买通,也与其息息相关。
(▲南池子大街的南北买通,就是朱启钤主持的)
他对北京城的改建,有些理念是很先进的,甚至造福了今人,但也有些存有一定争议。此非今日主题,择日再展开。回归正题,朱启钤跟南池子7号洋楼的建设什么关系呢?
由于朱主持了正阳门的改建,而他聘请的建筑设计师是个洋人,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正阳门部门建筑,其实早已融入了一些西洋的元素。这个洋设计师,是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罗斯凯格尔就是南池子7号的设计师,与正阳门相似,他在此楼建筑中结合了西洋与中式的施工方法,并于1916年完工。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墙壁上为何刻有“1916”字样的原因。
后来,在日军侵华期间,此楼曾被日军占领使用,成为日本人的伪临时政府的一处服务机构。1949年解放时,这栋小楼还接待过刚刚进城的解放军。解放后,小楼曾作为一家单元的职工宿舍,直到2006年被一喜欢古建的大款收下,又做了重修加固。
也许是前面所说的招租启事有了结果,今年春天我再路过7号楼时,发现已经有所变革,墙上的大红五角星,酿成了一个说明牌匾,根据上面所说,此楼应该用作了一家潞绸店:
潞绸,是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产于山西长治,因潞州而得名,历史上曾与杭锻、蜀锦齐名,名列中国三台甫绸之一。
百年洋楼装载中国历史名绸,也算是历史文化在这里相融了吧。
(除特别注明出处外,本文图片均为作者原创拍摄。更多老北京精彩故事,欢迎连续关注“我是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