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在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固定收益资产仍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上半年净值回升后,偏好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选择继续配置固定收益资产,同业存单基金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但也要看到,从2021年发展至今,同业存单资金创新周期的高峰期已基本过去。 尽管当前市场对固定收益产品有需求,但应避免产品同质化。
今年收入效应显着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市场上共有3只银行间同业存单基金已预定发行。 其中,博道基金旗下同业存单基金已于10月9日推出,华泰宝兴基金和蜂巢基金旗下产品将于10月23日和11月27日分别推出。
在产品结构设置上,上述三只基金依然延续7天最低持有期设计,并采用指数跟踪方式进行投资。 相关基金跟踪的中证银行间存单AAA指数样本债券由在银行间市场上市、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上市时间为7天或以上。 该指数采用市值加权计算,反映信用评级为AAA的银行间同业存单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间存单发行量已超过2万张,发行规模达19.89万亿元,接近去年2022年发行量20.50万亿元。
收益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银行间存单AAA指数今年累计上涨近2%,而上证指数和全A指数年内均录得负收益。 现有银行间同业存单资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1.38%。 其中,嘉实同业存单基金年内累计回报已达2.20%。 国联基金、汇盛基金、建信基金、银华基金等公募同业存单基金年内累计回报已超过1.9%。
一位公开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经过2022年底债市震荡,2023年以来市场需求持续复苏。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固定收益资产依然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上半年净值反弹后,偏好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选择继续配置固定收益资产。 作为近年来固定收益产品中的“创新者”,同业存单基金再次受到市场关注。
二季度规模回升
从金融属性看,银行间存单是流动性高、本金安全性好的货币市场工具,是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 该类工具主要形式为一年期以下可转让记账式定期存款单,投资和交易主体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等机构。
2021年同业存单基金推出之前,同业存单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 2022年同业存单基金将开始爆发。数据显示,目前存量的65只同业存单基金中,2022年成立的有40只。当前市场行情和基金发行不景气,但数百亿同业存单基金广发基金、平安基金等公募存款基金不断涌现,成为当时几乎可以与公募REITs媲美的基金产品。
但由于2022年底市场大幅波动,银行间存单资金整体规模随后大幅萎缩。 后来,随着市场状况回暖,特别是债券市场状况企稳,银行间同业存单资金规模开始缓慢恢复。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银行间存单资金规模1237.13亿元。 从2023年半年报数据来看,今年二季度有5只基金净申购金额超过10亿。
分析人士指出,同业存单基金的投资标的主要是期限较短的同业存单,收益率波动较小。 与货币基金、短期国债、金融债等指数基金相比,风险调整后收益具有明显优势。 此外,该基金还具有信用风险较低、流动性较高、运作透明、费用较低等优点。
需要避免产品同质化
但从发行节奏和规模来看,银行间存单基金在经历快速发展后,已逐渐进入“长尾期”。
从记者的回顾来看,最初发行同业存单的都是公募龙头,甚至2022年出现的百亿热门产品也大部分来自公募龙头。 在头部示范效应下,中小公募基金随后纷纷效仿。 但目前来看,部分银行同业存单基金在经历赎回后规模持续萎缩,成为迷你基金。 例如,北京某中小公募项下同业存单基金成立时规模超过10亿元,但截至2022年底,规模仅为3100万元,且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规模不足1000万元。 半年报显示,该基金今年2月15日至5月9日连续2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3月15日至5月31日连续20个工作日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股东人数低于200人。
“市场对同业存单基金仍有需求,但市场关注点可能集中在公募龙头产品上。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中小型公募后设立的同业存单基金受欢迎程度此外,今年纯债基金等固定收益产品继续受到关注,总体来看,同业存单基金的情况明显不如以往。 华南地区的一位公开筹款活动人士说道。
该人士表示,此前大部分基金公司都曾申报过此类产品,但不同公司获得审批的时间不同。 对于中小公募基金来说,产品获批的情况并不多见。 不过,作为货币替代型的利基基金,银行间存单基金的创新周期高峰期已基本过去。 当前市场虽然有固定收益产品的需求,但也应避免产品同质化。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