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重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石窟   保护   文物   气候   遗产

2023-09-05 09:13:45 

石窟寺的保护一直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点内容。 10年来,石窟寺保护利用顶层设计不断优化,石窟保护的系统思维逐步建立,石窟考古研究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和保护技术概念。 但不可忽视的是,石窟寺的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保护面临新挑战

石窟寺文物有各类石窟建筑、摩崖造像、窟龛、壁画、绘画等。 莫高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都是中国石窟寺世界遗产的代表性景观。

守护古迹_守护寺院_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中,石窟寺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包括:石窟寺文物安全风险高易受地质灾害、生物疾病和人类活动影响。 破坏; 中小型石窟寺保护基础薄弱,保护管理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不足; 应对岩体风化、渗水、结构失稳等病害的关键防护技术尚未突破; 系统考古研究不足,价值挖掘、解读、展示和利用水平不足。 更高。

近日,由国家文物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主题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护”。 与会专家表示,由于石窟寺在环境、主体结构、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殊性,它对气候变化会比其他类别的文​​化遗产更加敏感。 气候变化不仅会增加文物损毁或损毁的风险,还会加速文物信息的腐烂,给石窟寺的保护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

黄克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石窟保护研究60余年。 他表示,“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的保护”不仅是石窟保护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热点,也是石窟保护实践的现实需要,特别是长期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频发对石窟长期保护的影响,以及“双碳”背景下石窟保护理念和技术实施的完善和完善,都对石窟保护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守护古迹__守护寺院

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馆员李方银表示,面对石窟寺不断变化的气候环境和更加复杂的病害因素,需要用跨领域、跨学科的视角来研究保护理念、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保护材料等。为了与时俱进,应对和尽量减少气候变化对石窟寺保护的影响,特别需要采取在常态化预防性防护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将科技注入防护

在保护石窟寺的过程中,科技的身影随处可见。

有关专家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全面开展石窟寺保护工作20年,一大批重要石窟得到抢救和保护。 同时,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风沙治理、壁画修复、渗水裂隙灌浆、壁画数字化等综合保护工作紧锣密鼓开展。 近10年来,石窟寺病害机理研究、勘察技术、保护加固技术、展示利用技术发展迅速。

据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多年来,敦煌莫高窟先后实施了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多项工程。 截至目前,共完成壁画修复约7000平方米,对290个洞窟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了完整的石窟监测预警系统。 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莫高窟的文物保护状况。

苏伯民说,长期以来,依托国家古壁画与土楼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敦煌研究院逐步形成了古壁画雕塑、石窟寺院和土遗址保护加固、石窟监测预警、石窟文物数字化等一整套关键技术体系。 “未来,敦煌研究院将继续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石窟寺面临风险因素的监测和研究,不断完善预防性保护体系,确保敦煌石窟得以永久保存。”

守护古迹_守护寺院_

科技进步不仅促进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 在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上,围绕“石窟寺科技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进展”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关注领域的进展:兰州大学在现有石窟寺地表风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陇东、陇南、陇中、河西及陕北地区52座石窟寺的病害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调查,形成了石窟寺地表风化关系分区图。通过调查结果和关系模型了解石窟寺的保存状况和环境; 上海师范大学张德轩教授对干旱地区石窟寺的无损检测和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专门设计了主动热激励装置来评估翘曲和剥落病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礼辉首次发现该页,基于纹层厚度分形特征,建立了层位一体化的页岩跨尺度结构模型。裂缝网络,实现了米到微米全尺度页岩精细结构模型。

注重国际合作

参加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的专家认为,石窟寺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研究和技术的综合性工程,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突发天气事件频繁,石窟寺保护面临的问题更加多样化,石窟寺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变得更加突出。

守护古迹__守护寺院

石窟寺的保护是国际文化遗产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中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专业机构在石窟寺考古发掘和保护研究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合作。

以大足石刻为例,大足石刻研究院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国际合作。 不仅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进行广泛交流,还合作开展“大足石刻舒城摩崖造像保护”等项目,实现大足石刻的实现。 为长期保护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关专家表示,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文物保护理念开始与国际理念碰撞融合。 不仅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科学评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有机结合,而且注重遗产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特别关注气象因素对石窟的影响。 石窟寺的保护和利用涉及考古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也涉及工程地质学、材料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在石窟寺保护研究中,应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强调多学科联合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等待。

中国在保护石窟寺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认可。 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考古博物馆部主任阿卜杜勒·萨马德认为,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谨慎、专业,特别是在文物的数字化归档、活化和修复方面。 ,都令人印象深刻。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