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天下大足石刻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石刻   大足   文物   监测   保护

2023-09-02 09:08:24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

洞察中国,满世界。 首届国际石窟寺保护论坛近日在重庆大足石刻风景区举行。 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各国石窟寺保护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交换了意见。

洞察中国,满世界。 首届国际石窟寺保护论坛近日在重庆大足石刻风景区举行。 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就各国石窟寺保护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交换了意见。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坚持宝顶山引领、“五山”联动的发展格局,聚焦大足石刻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推动文物保护和利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今年1-6月,大足石刻景区接待游客58.22万人次,同比增长272%; 门票收入4323.39万元,同比增长287.9%。

科技赋能时尚_科技赋能场景_

科技赋能场景__科技赋能时尚

游客参观大足岩宝顶山释迦牟尼涅槃像 曲波 摄

完善保障机制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所有石刻的总称。 1999年12月,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融汇了佛教、道教、儒家雕刻艺术的精髓,以其鲜明的“中国化”特色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代表了九世纪以来世界石窟艺术的巅峰。到13世纪。

“大足石刻的75尊石刻造像、5万余尊石刻造像,大部分是在山峦之间、悬崖峭壁上开凿的,受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造像的保护和修复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问题。” 大足石刻研究所所长姜思伟介绍,大足石刻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大足石刻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宝顶山千手观音像出土于南宋时期。 是我国最大的集雕刻、彩绘、鎏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 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经过800多年的侵蚀,千手观音像“病入膏肓”,光学缺陷多达440处,急需修复。

_科技赋能时尚_科技赋能场景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千手观音抢救加固列为国家石刻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如前期勘察研究、测试和修复,于2015年完成。

“这个项目开创了我国多学科联合修复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先例,是我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惠利说。 多名工作人员参与,经过3200多个日日夜夜,投入各类修复材料约一吨,为类似文物的修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足石刻69个中小型石窟的整体保护状况令人担忧。” 姜斯伟说,“2020年9月,我们启动了中小型石窟寺保护利用示范工程,制定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群规划。为期3年的工作《保护规划》全面改善了中小型石窟文物保护和管理现状,让中小型石窟‘延年益寿’。”

强化技术支撑

大足石刻文物保护中心、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专业保护平台的建立,让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转型雕刻从被动防护转向主动防护。 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与预防并重的转变,使大足石刻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的维护和展示。

_科技赋能时尚_科技赋能场景

“大足石刻的保护非常注重科技力量,在文物勘探和研究过程中引入其他学科,推动保护项目和保护项目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 ” 蒋四伟介绍。 开展本体稳定性评估、保护修复新材料、智能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先后建成多个文物保护技术平台,全面提升石窟寺保护能力。

由于西南地区高温高湿的环境,影响大足石刻保护和生存的最大隐患就是水。 宝顶山大佛湾释迦牟尼涅槃像,俗称“卧佛”,出土于南宋。 长31.6米,是大足岩最大的造像。 水灾一直威胁着“卧佛”的安全。

在实施“卧佛”治水工程时,大足石刻研究院对“卧佛”地区文物地表进行微环境监测、地下水监测、渗漏水监测等各项监测任务,为项目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们开展了注浆参数监测、地层隆起监测、施工振动监测等各项预防性监测。这些数据不仅指导和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文物安全,也为评估提供依据。”项目质量好,有数据支撑,有科学依据。” 姜斯伟表示,经过工程后期监测,“卧佛”大部分渗漏点不再渗水,造像的盐析现象明显减少。

“大足石刻研究院还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各种前端传感器设备采集的气象和岩石稳定性数据,建立了一个可以监测变化、预测风险、预防风险的平台。”危险发生,提前防护。大足石刻监测预警系统。” 姜斯伟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已采集数据480万条,及时预警处理造像失稳、渗水、风化等隐患3139项,实现了石窟从救援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的转变。寺院跨越式发展。

_科技赋能场景_科技赋能时尚

坚持合理使用

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通过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提高展示利用水平、开展对外展览交流、对外交流等方式,不断推动大足石刻“走出去、活起来”。提升景区数字化水平,向更多市民和游客展示大足石刻之美。 独特的魅力。

“现在每年有100万人次的游客参观大足石刻,文化遗产之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长刘宪高介绍,大足石刻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得很好。 旅游业发展。 “景区游客中心从山上搬到了山下,一共搬迁了3次,就是为了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关系。”

“画面非常清晰真实,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画面非常震撼。” 在景区数字展示中心观看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的游客表示。

《大足石刻》是一部可以躺着看的电影,影片采用“实景拍摄+CG动画”的制作方式,将大足石刻实景转为8K超高清数字模式,充分展现了大足石刻的美感,超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给游客带来超强的视听体验。 刘贤高说道。

_科技赋能时尚_科技赋能场景

今年5月,大足石刻与科技公司合作打造“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文博项目。 通过全场景视觉呈现、实时光线追踪等技术的应用,参观者可以在云端体验多种实时参观和互动。

“‘云游·大足石刻’项目将文物复制到云端,实现文物从线下文旅资源向线上文化资源的转变,助力大足石刻形成‘线下旅游、线上云游’新业态’。也有利于文物资源的永久保存。” 刘显高表示,大足石刻研究院计划将该项目打造成云上复刻石窟寺景区的典型案例和“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字文化旅游项目。

蒋思维表示,下一步,大足石刻研究院将坚持寻找文物保护振兴的最大公约数,持续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博物馆建设,加快推进巴蜀石窟博物馆、大足石刻学院、保定书院、保定书院。 讲堂等振兴工程,实施宝顶山、北山景区快速通道建设等升级工程,推动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宝顶山小佛湾石刻景区陆续对外开放,把大足石刻打造成为游学、参与、小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为游客提供互动式、沉浸式的新感受和体验,让公众通过文化体验增长知识、体验历史,全面提升大足石刻面向世界的能力。

科技赋能场景_科技赋能时尚_

科技赋能时尚_科技赋能场景_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