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票要快,门口排长队,展厅里人潮涌动……这个夏天,博物馆成为了很多游客的首选。 随着公众参观热情不断高涨,不少博物馆参观人数呈爆炸式增长,参观预约困难。 记者参观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地。
门票靠“抢”吸引“黄牛”
8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南京博物院服务大厅突然沸腾了——工作人员大声提醒未预约的游客“场馆正在放票”。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自浙江温州的金女士成功抢到了车票。 她告诉记者,她以前来过南博一次,对民国馆的沉浸式体验印象深刻。 这次,她暑假再次带着儿子“打卡”。
同样来自浙江的徐先生带着女儿和母亲参观了南京博物院。 “听说南博门票一票难求,早上一直在用小程序,9点左右就抢到了今天的票。到达现场后,发现人还蛮多的。”门口,博物馆最近确实太‘热’了。”
目前,全国不少博物馆“出圈”。 携程数据显示,暑假以来,博物馆产品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165%,较今年6月增长49%。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关键词“小众博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935%,攻略笔记数量增长224%。
限流、分时、推出云展览……面对激增的需求,各大博物馆纷纷挖潜,尽可能容纳观众。 即便如此,在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热门场馆,不少游客和市民提前几天查看手机,等待号码放出,但仍直呼“可以”不明白”。 不少“黄牛”趁势将免费门票变成“讲解套餐”并高价出售,让本就紧张的预约渠道更加拥堵,也给博物馆的管理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
在大众点评、美团、闲鱼等平台,记者搜索“南博”等场馆名称,就会展示一系列产品。 已签约门票的,每次收取10元至30元的服务费; 是的,卖2小时或半天的讲解服务,每次收费几十到几百美元。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建成开放以来,迅速成为网红博物馆,近年来也受到“黄牛”的困扰。 “以前我们允许预约甚至转乘票,这方便了没有预约的老人、小孩,或者外地公民的亲友来探望。但这些便民措施却被一些人利用了。” “黄牛”,现在不得不改变,甚至取消,损害了博物馆的便利性,我感到非常遗憾。” 博物馆馆长郑静说。
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关于加强博物馆暑假等节假日开放服务的通知》,全国多家博物馆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服务。
8月4日,南京博物院召开媒体见面会,通报加强开放服务新举措。 据王启智副院长介绍,8月5日起,南博开放时间延长至18:00; 实名预约进一步升级,公安部门将实行人脸识别入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将8月8日至8月31日的开放时间延长至18:00,并采取动态调整门票总量、超额错过预约拉入“黑名单”等措施。 南京六朝博物馆将取消7月31日至10月8日的“每周一闭馆”。尽管如此,记者还是打开了“南京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全预约”等微信小程序。发现目前可预约的日期均显示“预约已完成”。
“一票难求”背后有悲欢离合
“博物馆热”的兴起,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可,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可以说,这不仅是一种文化旅游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景观。
“大家都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简单、最直接、最权威的方式就是参观博物馆。”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告诉记者,暑假期间他也参观了多家博物馆,注意到参观者大多是年轻的大学生,或者是带着30多岁、40多岁孩子的家长。 “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去博物馆体验课本内容也是促进学习‘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
“博物馆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直接体现。”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何云敖表示,近年来,考古和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中华文明探索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 每年都会发布大量的考古信息,大家可以快速参观博物馆的最新考古发现,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 加之博物馆本身不断创新展示方式,强调宣传传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拉近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人们逐渐习惯从博物馆获取科学知识和教育资源。
“除了文物收藏、社会教育等功能外,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窗口。” 李向民认为,当“博物馆热”炒得“一票难求”时,难免让人又喜又忧,“这是‘甜蜜的烦恼’,观众是否多,其实是其中之一。”检验博物馆运作是否良好的指标。”
针对“黄牛”问题,不少博物馆纷纷采取遏制和打击措施。 但这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只有博物馆、监管部门、第三方平台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黄牛”失去通过倒票牟利的机会,确保每一张预订的门票都直接流向游客。
也有一些游客参观博物馆后抱怨:“博物馆还好,但体验确实不好。” 除了人流量大影响参观体验外,一些年轻人热衷“打卡展览”,甚至为了拍照效果对展品进行改动。 在参观过程中造成损坏并给他人造成干扰。 记者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看到,在“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等热门展馆内,排队拍照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人大声喧哗、拍照时间过长。影响他人参观展览。
在李向民看来,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应该鼓励年轻人去博物馆。 “我曾和馆长开玩笑说,如果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出台新规定,出馆时要出一份试卷,回答完20个问题才能离开博物馆,否则参观者就得回去看书了。” “再去一次,就会少了。参观博物馆的乐趣不仅仅局限于打卡、集邮、3D沉浸式体验,还需要真正静下心来去感受。”
“去库存”与“增量扩张”并举
当“逛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各相关方应共同落实措施,切实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关心、珍惜这股文化热潮。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是‘一票难求’的,热门的可能只有几家。江苏还有很多其他非热门的博物馆,也有不错的展品和展览,可以说‘一票难求’。” “小众也有宝藏”,等待游客去探索和发现。 郑静告诉记者。
郑静建议,一方面,有条件的游客可以考虑避开暑假等热门时段,通过错峰游览获得更好的体验; 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分流引导,引导公众参观非网红博物馆,让“博物馆热”带动整个博物馆界升温。
“当前的‘博物馆热’实际上反映了供需失衡。如何将相对热门的博物馆的溢出效应扩大到其他博物馆和文化场馆,我认为这是博物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认为,一些中小博物馆、非大众博物馆不妨趁着“博物馆热”,积极策划一些特色活动,进入人们的视野,覆盖更多人群。
线上线下联动,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也是导流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云端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示空间”项目引起高度关注。 这是省文化和旅游厅依托江苏智慧文旅平台,聚集全省博物馆展览资源,以线上展示和线下体验两种方式呈现的数字展览项目。 提供技术支持。
“博物馆将展览做成线上版本,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数字展厅之间穿梭,利用线上资源实现‘云旅行’。” 王健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部分观众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数字博物馆的魅力。
“一些领先、热门的博物馆需要疏导、引流,可以通过巡展等方式解决‘冷热不均’的问题。”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何宇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引导公民尽力而为。 与外国游客错开参观时间。 比如,建立全市博物馆、博物馆网络机制。 通过大屏幕投影,游客将实时了解各个博物馆的人流情况,引导人们合理安排行程。 “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为‘一票难求’,就用价格手段抬高价格。文化包容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参观博物馆的乐趣。”博物馆的门槛。”
“抢票难”和“预约难”本质上反映了热门博物馆供给有限与需求巨大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存量存势”外,还应该用“增量扩张”来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美国有35000多个各类博物馆,平均不到1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而我国有14亿人口,只有6000多个博物馆,博物馆数量还比较少。” ,而高质量的博物馆更是不足。” 何云敖说,博物馆免费开放这么多年,社会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加、展览方式的改变、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也需要相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博物馆不仅是文物展示和教育的场所,也是城市文化旅游市场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面对‘博物馆热’,各相关方需要综合考虑、长远谋划。”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