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28日(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康剑波 胡倩仪 舒志勇 韩琪)受疫情影响三年,香港与内地正常往来受阻,两地似乎又多了几分陌生。 香港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否有所削弱? 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香港与内地如何互利共赢? 内地人才如何顺利融入香港? 如何提升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7月27日下午,深圳报业集团总裁、香港经济导报社长丁世钊带队采访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并进行深度采访在外界关心的诸多问题上。
香港经济持续向好
经济导报:今年2月深港通关正常化后,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大量港人周末节假日前往深圳消费,或订购“跨境外卖” 。 您如何看待深圳和香港的消费新变化?
陈国基:我觉得这很正常。 内地是香港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也会去内地旅游。
经济导报:只有交流更加频繁,两地才能变得更加有活力、更加美好。 这是一个开放的心态。
陈国基:是的。 事实上,内地赴港客流量也大幅增加,上半年访港游客达1300万人次。 “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八个字概括了香港与内地的关系。 内地不同城市有各自的吸引力,香港对内地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双向消费”是互惠互利的。
我们对香港的经济预测良好。 今年是正增长,预计全年增长3.5%至5.5%。 我对未来非常有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经济导报: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名副其实的“超级联系人”。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香港成为内地吸引国际投资的热门地点。 您对此有何评论?
陈国基:香港已经由乱走向秩序,现在主要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如果我们要融入国家发展的整体,就必须与内地不同省市打交道。 我们非常欢迎他们来,我们也会去那里,希望争取合作。
经济导报记者:今年3月,《经济导报》撰写了一组有关外资来港投资的观察报道。
陈国基:非常准确!
经济导报:各种招商旗帜都插在这里。 这就是香港的魅力。 这就是“东方之珠”,每个人都想看到的。
陈国基: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优势。
经济导报:这是香港最大的优势。 这一优势,加上香港的经济规模、国际地位、经济优势,对国家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陈国基:大家应该互补。 比如香港的大学科研做得很好,但有些成果无法商业化,必须依靠内地的商业化、市场化。 合作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我们要充分发挥香港的独特优势。 香港好,国家也好; 国家好,香港就会更好。
全球人才看好香港
经济导报:今年香港失业率为2.9%,相当于充分就业。 因此,特区政府推出了劳工引进等一系列政策。 但对于是否会影响当地人的工作,公众有不同的声音。 您认为人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些政策? 引进人才如何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陈国基:事实上,香港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有所下降。 2018年,劳动人口为368万人,随后逐年减少,到2022年为346万人。减少的22万人中,有16万人是基层劳动力。 主要原因是香港的出生率低。 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引进劳动力。
在人才方面,行政长官李家超去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抢”企业、“抢”人才。 “抢”就是占据主动权。 在“抢”企业方面,我们积极联系国际企业,希望他们来港落户或扩大投资。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已经联系了 150 多人。
经济导报:过去主要是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干预,主要是改善环境; 现在“看得见的手”已经开始发力。
陈国基:是的。 我们要主动去找他,而不是等他来,甚至投资他们的公司。 这是最新的变化。
企业进来后,需要解决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所以放宽了人才投入的标准,包括“高领人才”计划等。 行政长官给出的就业目标是每年不少于3.5万人申请来港工作。 过去六个月,已有超过10万人申请,证明内地和全球人才对香港充满信心。
如何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一是进口。 养老行业进口7000人,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进口2万人,合计2.7万人。 从数字上看,我认为不会影响本地劳动力的就业。 而且,我们还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培训当地工人,让他们转型发展。 这种培训不但不用钱,政府还补贴。 补贴由每月5800元提高到8000元。 此外,我们还提供购房优惠政策。
鼓励香港人北上发展
经济导报:从李家超行政长官到您,你们都坚定支持和鼓励香港人北上创业就业,融入大湾区,融入内地发展。 特区政府今年3月启动常态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并于6月重启香港大学生“内地及海外企业暑期实习计划”。 您认为这些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目前进展如何?
陈国基:年轻人是未来发展的支柱。 一些青少年不了解国家,没有民族自豪感,缺乏民族认同感。 因此,我们要做很多工作,让他们热爱国家、热爱香港。 这是稳定香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
去年底,特区政府发布了第一版青年发展蓝图,包含160项务实举措和行动,涵盖青年教育、就业、创业、住房等方面。 同时,为加强国民教育,高中生必须至少来内地一次,由政府资助,每年名额10万人。
我们有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 如果内地企业从香港招聘年轻人,政府将给予该企业每月1万元的补贴,18个月总计补贴18万元。
还有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 去年我们资助了1.3亿元,很多年轻人到内地创业,在深圳、东莞、惠州、广州等地。
我们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学习、工作,更多地了解国家的发展,了解国家的最新情况,增强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青年。香港。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