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长林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复苏、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力,以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转向主要依靠扩大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以人为本扩大有效投资、以改革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围绕扩大消费、防范风险、推进改革,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呈现“四个分化”状态;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但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衰退。 首先,世界主要大型经济体经济周期存在分化,美国经济仍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其次,不同经济体的通胀差异较大。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已经失控。 美国和欧洲的物价仍然很高,而中国正在慢慢从通货紧缩的边缘恢复过来。 第三,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存在差异。 美国、欧元区等面临高通胀压力的经济体持续加息,但加息步伐逐渐放缓。 中方对于降息仍有一定要求。 第四,国际金融市场鱼龙混杂,同类市场分化也明显。 大宗商品市场食品品类分化明显,充分体现了粮食生产国的不同情况。 股市的波动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由于美国经济很可能软着陆,而我国经济正在好转,全球经济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严重衰退。
中国外汇市场阶段性企稳。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速较低,但随着美元指数趋于阶段性见顶,加上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回升、市场预期改善、对外沟通合作机制更加顺畅等利好因素,人民币汇率其市场有望阶段性企稳。 这可以与短期宏观经济、行业、微观实体等数据更好地佐证。 短期企稳趋势能否转化为中长期周期性动力或结构性红利,需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坚持以我为主,以国内经济周期为核心考虑,加大财政货币政策拉动总需求的力度; 优化市场机制,着力提高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和市场风险缓释功能。 加大开放主动性,增强外商长期投资信心。
《报告》认为,2023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动力减弱,主要是在外需持续快速下降的背景下,内需未能及时“补缺口”。 进入三季度,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实,国内消费、投资、生产有所回升,支撑经济逐步企稳; 但需求不足仍然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 为了刺激需求,央行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增加信贷投放。 但从“宽松货币”到“宽信贷”传导路径存在堵塞,实体经济信贷收缩问题依然存在。 “扩信贷”效果不佳的主要表现是:社会融资增速持续下滑,新增社会融资主要依靠政府债券融资; 信贷增长主要由政策拉动,短期票据融资冲动特征较为明显。 受实体资本收益率下降和人民币发行机制约束影响,部分资金未能进入实体形成资本,“资金闲置”问题值得关注。 三季度以来,随着房地产各项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 但在销售和融资环境尚未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及相关财务风险仍需高度重视。
在出口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稳定和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短期逆周期调控和中长期结构性改革需要更加紧密配合:一是政府(包括央企)更多收入向居民转移,促进消费可持续增长; 二是政府加大救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三是通过降低成本、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提高实际投资回报率。 四是通过扩大中央财政赤字、改革基础货币发行机制,畅通国内经济金融周期。
《报告》分析,在保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和净息差的前提下,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的降息空间。 理论模型测算结果显示:一是贷款利率下降10个基点,将降低商业银行净息差0.07个百分点,扩大投资0.75个百分点,增加消费0.045个百分点,增加产出0.2个百分点点,使通货膨胀增加0.04个百分点。 。 因此,小幅降息不会对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产生大的影响,对增长的促进作用也相当有限。 其次,在当前经济条件下,考虑到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净息差设定的“扣减线”和“警戒线”,商业银行能够容忍的最大非对称降息至少为100个基点。 这表明,为进一步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央行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扩大投资和消费增长,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三是商业银行杠杆率越高,对其净息差影响越大,越早触及监管机构设定的商业银行净息差“警戒线”。 总之,当前形势下,只要降息力度足够大,货币政策仍然有效; 同时,要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使降息效果更加充分发挥。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