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统筹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 河湖管护取得明显成效

时间:2019-12-25 09:13:11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东溪中下游的梵梅湿地呈现生态高颜值。(林炎烽 摄)

  同安田洋村附近的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成后水清景美。(陈嘉新 摄)

  即将过去的2019年,对厦门的各级河长、湖长来说,是充实、忙碌而又令人振奋的一年。这一年里,他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区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下,统筹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河湖管护取得明显成效,流域水质持续得到改善。

  冬月的同安莲花澳溪,清澈的溪水汩汩流淌,河床上的水草和鹅卵石清晰可辨。岸上树木葱郁,村民结伴在亲水步道上散步闲聊,好不惬意。澳溪村党总支书记郑建设告诉记者,今年在澳溪实施的安全生态水系项目,不仅通过贴近自然的治水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澳溪的水生态环境,还在河道两岸新建了5公里长的亲水步道,将安乐塔、麒麟山、沧江坝遗址等十个景观节点串联起来,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更助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水质向好 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

  澳溪的变化是厦门今年推行河湖长制成果的一个缩影。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市域范围饮用水源达标率保持100%,小流域10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同比上升,Ⅰ~Ⅲ类水质同比上升近30个百分点。除各大溪流外,这一年来,岛内外的湖泊、水库、山塘、池塘等水体在纳入湖长制管理后水质也持续向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河湖安澜的良好河湖生态系统正从当初的愿景变为如今的现实。

  岸线修复 打响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今年7月,厦门市发出总河长令,加快流域、湖泊污染源系统整治,推动河湖岸线生态修复,打响了为期两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

  攻坚战要以水质论英雄,到2020年基本消灭劣V类水质,2020年全市九条主要溪流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85%以上。按照总河长令的要求,市河长办印发《厦门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细化“四乱”整治、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工作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部门,建立督查机制,统筹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各项工作任务。

  污水处理 到2022年新建100公里污水管道

  今年我市还成立了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指挥部,紧扣“工程补短板”的总基调,推进高质量高标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到2022年,我市要新建100公里污水管道,新增10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我市污水处理水平,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极大改善河湖水环境。

  共治共享 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管河护湖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今年厦门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管河护湖。

  我市在全省首先聘任一批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分别组成厦门市“人大代表河长”和“政协委员河长”队伍,广泛参与河长制工作的监督、参谋与指导,形成独具厦门特色的河湖管护力量。

  我市继续委托民间组织,每月定期开展河道保洁、水环境状况的巡查,形成问题报告,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

  我市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河长制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对河长制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曝光,对阶段性的成效进行宣传报道,形成管河护湖的强大舆论氛围。

  【亮点】

  河湖长制目标任务

  完成情况

  ●持续推进截污控源

  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实施项目近300个,完成8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新扩建翔安二期、杏林、航空港等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8.5万吨/日,有效缓解了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持续加快村庄集中纳管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级累计下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1054个自然村,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完成1048个自然村,完成率99.4%。

  持续排查工业污水违规排放,集中开展整治,杜绝工业污水偷排现象,截至11月30日,先后排查执法6731人次,发现89个问题,其中行政处罚61家,罚款合计875.76万元,责令整改75家,查封扣押14家,取缔关闭6家。

  ●狠抓河道“清四乱”

  市、区将9条溪流全部纳入“清四乱”范围,重点清理4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主河段。市河长办、水利局、执法局和水政监察支队联合行动,采用步行方式,开展“百里扫河”专项行动,逐河逐段查实查细。目前,全市第一轮排查183个问题,第二轮排查问题39个,已全部整治完毕,实现动态清零。

  ●加强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

  我市制定全市饮用水水源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划、立、治”三大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在全省率先完成地市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顺利通过国家两轮专项督查。

  印发实施了《厦门市水源地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厦门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特别限制措施(环保负面清单)》,完成《厦门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稿)》编制工作。

  统筹环境执法人员、第三方机构和环保网格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巡查,落实“321”巡查制度,巩固水源地整治成果。对回潮现象和新增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有效推进小水电站整改

  制定详细整改方案,根据各水电站功能定位、地理条件等因素,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有序有效推进小水电站整改工作。目前我市水电站生态下泄流量工作已全面落实到位,共落实生态流量0.64立方米每秒。

  ●扎实推进河道水生态治理

  全市9条溪流465公里河道,共形成76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已完成401.7公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河岸两侧修建为带状公园,慢行步道,大大提高了群众获得感,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

  编制完成《厦门市九条溪流生态补水工程规划》,加大利用水库、再生水等对河道的生态补水,埭头溪、浯溪、杏林湾等日补水量已达15万吨以上。

  (厦门日报 记者 殷磊 通讯员 巫楷)

  (原标题:河长制河长治 治出生态高颜值

  我市统筹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河湖管护取得明显成效)



上一条: 厦门岛内拟撤除路内停车泊位221个 思明138个湖里83个
下一条: 厦门港"智慧港口"建设增添新动力 智能装卸平台上线

分类导航
最新图片
  1.         厦门这“职位”手握大权,人称“奎虎”! 厦门这“
  2.         人生没有剧本 厦门医生的决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人生没有
  3.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织网”“筑墙”?习近平在这场座谈会上谈透了 时政新闻
  4.         金句来了!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金句来了
最新图片
  1.         微视频丨出发!向武汉集结 微视频丨
  2.                         冠军领衔千人为爱悦跑 大唐地产城市悦跑泉州站燃爆笋江公园!
  3.         《习近平的扶贫故事》中那些暖心细节 《习近平
  4.                         闽南龙湖双珑原著|难得湖湾资产,7#湖景央座新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