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命运,既要靠个人与团队的奋斗,也离不开时代赋予的机遇。
在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一家家生物科技企业从名不见经传走向上市,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背后,辉映出的是生物医药产业在海沧落地扎根、顽强生长的时代背景。
01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雄。
林志雄出生在南靖的一个医生世家。从小到大,无论学习还是工作,他都是大家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1996年
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林志雄进入厦门中山医院成为一名骨科医生。
2002年
林志雄考取了 “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当年全省仅有2人获此奖学金。
2003年
林志雄前往日本国立千叶大学骨科研究室学习,并于同年考取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医学部博士。
如果按照一般的剧本,林志雄学成归来后,成为医院的重点培养对象,然后按部就班晋升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然而人生没有剧本,更没有彩排。
拥有一条人生坦途,好像是圆满的,但又好像有所缺失。
创业之初的林志雄。
见识过国际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手段,林志雄认为以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够在医疗领域为社会贡献更多。
弃医从商的念头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02
2004年8月,31岁的林志雄在海沧创立大博医疗,正式进军创伤类植入耗材领域。
从此,厦门少了一位骨科大夫,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多了一位创业者。
大博医疗的成立,有两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一是国内创伤类植入耗材行业起步较晚,无论在研发、工艺或者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而林志雄是骨科医生,无论是技术手段、用户需求还是市场行情,他都了如指掌。
什么叫创伤类植入耗材?
当人受伤时,如车祸遭受的骨折等情况,需要进行修复护理,包括髓内钉、金属接骨板、骨针及螺钉等内固定系统就属于该范畴。
二是当时海沧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期,随着石化、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逐步退出,海沧将发展的目光聚焦向生物医药产业。这为林志雄创业提供了坚实后盾。
然而,要放进身体里的耗材,一家初创公司想要获得生产销售许可,谈何容易?林志雄带领团队冲杀在一线,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没有人才,三顾茅庐去请,公司设立培训部手把手教;
没有销路,一个个代理商去谈,一家家医院上门毛遂自荐;
……
一台台排列整齐的磨削、成形机器正忙碌而有序地运作,而与常见的一条生产线数名工人操控不同,这里每几台机器只有一名工人看守。
凭着闽南人血液里“爱拼敢赢”的基因,林志雄带领大博医疗大步跨过技术、审核重重门槛,迅速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03
自2007年投产以来,大博医疗始终稳健行驶在发展的快车道。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大博骨科创伤类的市场份额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骨科脊柱类、微创外科及神经外科植入耗材的市场份额在国产品牌中排名前三。
2019年销售额为12.6亿,年增长达63%,全国有4000多家医院可以见到这些made in 海沧的产品,甚至远销澳大利亚、瑞士、俄罗斯、乌克兰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9月,大博医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目前,大博医疗拥有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产品323项,拥有专利227多项,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在骨科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全产品线覆盖的企业。
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博医疗等一批国内企业的崛起,打破了国外企业在业界的垄断,为国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耗材。
尽管公司成为厦门生物医药港的明星企业,但林志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企业家的担当和医者情怀。
林志雄谈大博医疗发展愿景
创始人的医者仁心,奠定了公司企业文化的基调。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博医疗第一时间响应,捐赠37万只口罩,积极协调各渠道采购医用消杀产品、护目镜等物资驰援抗疫一线;创新输出了一套安全、简单、快速自制复用型口罩的解决方案;集团子公司施爱德捐赠800余万元医用物资。
疫情发生以来
海沧生物医药企业
群体发力,共克时艰
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医用防护用品
携手抗击疫情
疫情战役打响时,安思尔(厦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就紧急将3.8万套已通过欧洲最严格的EN14126测试的医用防护服由出口转为内销,火速运往湖北和广东、天津等地。
疫情来袭,红外体温计需求大增。位于海沧的烨映电子公司春节过年期间号召工人回到生产线,第一时间向厦门海沧的安氏兄弟医疗器械公司供应了一批红外传感器。
在口罩生产企业仟佰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连续运转,即使在大年三十也没有停下,一天可生产6万个KN95防护立体口罩。
2003年就设立于海沧的台企摩比光学,在疫情特殊时期,毅然将海外订单延后发货,大年初四便召集员工复工,连续加班赶制护目镜,专门供应抗疫一线。
2019年,海沧区生物医药企业数340家,产业规模219.91亿元,已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海峡西岸产业集聚度最高、创新研发转化能力最强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海沧生物医药产业逆势成长,在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了硬核担当。可以预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海沧各级各部门持续齐心协力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业,研究精准扶持的办法举措,进一步梳理产业政策,提升精准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继续拓展产业招商,壮大优势产业板块,延伸、补强产业链和专业化创新支持体系,助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扩容增量。
(今日海沧)
(原标题:
人生没有剧本,厦门医生的决定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上一条: 6月8日起 价格再次下调!
下一条: 快讯!厦门将统一使用“八闽健康码”!如何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