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而至的疫情,让本就疲软的楼市,更加雪上加霜。
昨日(2月3日),A股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下跌,早盘超3000只个股跌停。
地产板块自然也无法幸免。截至昨日午间收盘,地产板块整体跌幅约9.74%,且仅有7只地产个股跌幅小于8%。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A股开盘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市场释放能量,反映了市场如何定价疫情影响。
事实上,对于开市后市场可能出现的异动,包括证监会、央行等在内的有关部门已经祭出了“护市”措施:
2月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外汇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发文表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2月2日,央行宣布于2月3日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同日,证监会表示,对于市场异动,有关部门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出台和研究对冲工具,缓解市场恐慌情绪。
昨日(2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下调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利率:14天期逆回购利率由2.65%下调至2.55%,7天期逆回购利率由2.5%下调至2.4%。这一下调也被市场解读为提供充裕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
疫情这一巨大黑天鹅,使全国交通运输、餐饮旅游、楼市房产等行业均受影响。那么,疫情具体对厦门楼市又有哪些影响呢?
小编认为,厦门楼市,将因疫情产生7大变局:
小阳春泡汤 新房供应锐减
由于疫情导致延期复工,看房需求减少,售楼处停业,本有可能出现的小阳春基本泡汤。
当前恒大集团宣布全国所有项目和售楼处在2月20日之前均不得开工和开业,届时就算开业,也不一定立刻有人前去看房买房。
随之带来的,还有新房供应量的锐减。
目前情况来看,一季度的开盘节点都将推迟,到二季度甚至下半年疫情基本结束之后,各大房企冲刺业绩,将出现集中上市的翘尾效应。
线上售房成热门
所有线下销售暂时关闭,各大房企、中介纷纷推出线上售楼处,方便买房人浏览咨询,提前选房。
虽然线下售楼处关闭,但潜在客户的积蓄仍在进行中。传统的售楼模式本身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疫情之下,将线上售房的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厦门房地产联合网线上看房目前也已全线开发,覆盖全市200多个楼盘,户型、售价一目了然,还支持线上免费咨询和团购报名的服务。
新房交付将延迟 施工质量或受影响
延期复工,新房交付也将延迟,这不免出现部分开发商为赶工交付,而出现建筑质量等问题。
而根据此前“非典”被定性为不可抗力事件,此次疫情也存在此种可能。一旦这样定性,开发商如果无法完成商品房预售合同下的交房义务,可不承担延期交房赔付责任。
买房需求降低 购买力受影响
疫情之下,各类管制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也随之减少,购房需求、购买力都将受挫。
地产行业加速洗牌 商业地产遭遇重创
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现金就是房企的生命线。疫情影响,短期内回笼资金必定变慢。中小企业将比去年更加艰难,地产企业或将加速洗牌。
此外,本次疫情下,如今商场空空如也,对各大门店影响极大,这对于在人流方面依赖较大的商业地产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政策层面或有惊喜
疫情对今年的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新型肺炎”严重影响经济,宏观层面应该会释放更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或措施。
而对于对土地有较大依赖的地方政府来说,收支无法平衡,只能通过短期刺激楼市,利用买房来弥补这段时间的亏损。
房价:整体平稳运行
目前对于全国来说,房地产市场都是:房价冻结、有价无市。
因此,房价大跌是不会的,大跌的是成交量。因此,目前消失的小阳春,或将出现在今年中下期。届时成交量上升,房价是否水涨船高,也未可知。
但厦门楼市经历了三年多的调控,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目标和背景下,防范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现象,厦门房价整体平稳运行的态势不会改变。
2020年的厦门楼市到底是涨是跌,是利好或是利空,都有待观察。部分优质板块依然会继续火热,而偏远片区或许在此次疫情之下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些建议,或许可以做参考:
1.疫情期间,多看房,多咨询,但别急着下手。趁着假期在家多研究,研究各区学区政策、学校升学率、区域规划。做好这些前期工作,日后买房不容易被忽悠。
2.目前二手房遭遇客源荒,也难免出现急于卖房的房主,这时或许存在捡漏的机会。但值得提醒的是,价格再优惠也要认真考虑,辨别房源是否是自己所满意的。
3.黑天鹅事件结束之际,或许是买房良机。前文说过,此次疫情对房企资金考验很大。因此,在疫情结束之后,回笼资金或是大多中小企业的第一要务,届时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打折促销。
部分内容来源:国际金融报
上一条: 急转!返岗复工 这些点对福建至关重要!
下一条: 疫情期间工资怎么发? 房贷怎么还? 还有社保/房租/信用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