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
与全国一样,福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截至3月4日24时,已连续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疑似病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70例,目前住院病例25例,防控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面对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中,
福建很“拼”,
全省各地也很“拼”!
让我们来看一下——
从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形势来看:
福建至今持续保持“0”高风险地区;
截至3月4日24时,全省低风险地区的县(市、区,含经济开发区)85个,占96.59%;低风险地区的乡镇(街道)和参照低风险地区采取防控措施的乡镇(街道)1104个,占99.72%;
中风险地区仅剩3个县(市、区),涉及乡镇(街道)仅为3个,较多病例疫情区为0。
从医疗救治情况来看:
截至3月4日24时,全省已实现重型患者清“0”,危重型患者1例,91.2%的确诊患者已治愈出院;
龙岩、厦门率先实现住院病例清“0”。
从无新增确诊连续天数来看:
平潭综合实验区至今保持了疫情防控“0确诊”。
龙岩、南平、漳州、厦门、三明、宁德6个设区市实现连续15天及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各地无新增确诊持续天数:龙岩25天,南平21天,漳州19天,厦门、三明17天,宁德15天,泉州9天,福州、莆田7天。
当然,这么多个“0”≠疫情清零解除。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随之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我省境外疫情的输入风险也很大。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决不降低对疫情的警惕性,决不降低防控要求,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坚决扑灭疫情每一个火星火苗,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以上最新疫情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官方微信
缺口罩、缺原料?
海沧企业自有办法!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金旸新材料)
出!手!啦!
开始生产口罩“心脏”原料
——熔喷布专用PP料
这也是福建首家!
每天可供3000万只口罩
2月中旬,一条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生产线在金旸新材料园区顺利投产,随着后续多条产线陆续改造完成,每天可实现30吨产能,保障近3000万只医用口罩的原料需求。
在金旸的生产车间里,混料、喂料、打包、入库……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塑料米正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这些塑料米(熔喷布专用PP料)将被加工成熔喷布,成为口罩最核心的过滤层,帮助人们隔离飞沫、颗粒物、微生物。
熔喷布到底是什么?熔喷布为口罩最核心的材料。
医用口罩及N95口罩是由纺粘层、熔喷层和纺粘层构成的,其中,纺粘层、熔喷层均由聚丙烯(PP)材料构成。
由聚丙烯树脂经过改性形成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适用于熔喷技术生产无纺布,具有良好的加工性。
从熔喷布专用PP料到熔喷布
金旸新材料生产的熔喷布专用PP料具有超高的流动速率,稳定性好,无杂质,低气味等特点,其无纺布制品可广泛应用于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品。
1周投产、2周出产品
“疫情依然处在关键期,保障防疫物资原材料供应,确保打赢这场全国共同战疫,是材料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保障口罩“心脏”熔喷布原料供应的改性塑料行业,许多企业都冲锋在驰援物资保供的第一线,作为行业龙头之一的金旸新材料更是冲在了前面。
面对口罩核心原料紧缺的现状,金旸新材料紧急成立项目攻坚小组,积极协调资源,同步开展配方研发、产线改造、原料采购三项重点工作。与此同时,不断和下游熔喷布生产企业沟通技术细节与产品需求。
仅1周时间完成生产线改造,并顺利投产!
2周内,成立生产线——投产——首批试料顺利通过客户检验,产品性能符合口罩专用熔喷料的技术标准。
疫情当前,保障防疫物资原料供应刻不容缓。
第一条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生产线成功投产后,金旸马上启动了第二条产线的改造。随着市场需求,金旸的生产车间内还有更多生产线可供调配,全力支持口罩原料供应。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厦门,是一家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行业研究与运营的科技型公司,为汽车、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智能家居、电子电气等行业提供创新材料解决方案。
海沧口罩日产量达100万只
疫情当下,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每一座城市都不是孤岛。
随着越来越多像金旸新材料这样的制造企业投入到口罩产业链中,"一罩难求"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厦门圣慈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具备10万级洁净车间、无菌实验室等满足医用口罩生产的条件,并有意愿转产。
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企业准备设备、原材料和相关资料,并立即向海沧区政府递交支持企业进入防控产品应急审评审批绿色通道的报告。
圣慈医疗设备准备
威斯坦有限公司利用设计研发优势和生产结构整合转产防护口罩。
威斯坦车间
海沧区市场监管局,从政策扶持、业务指导、质量把控、规范销售四个方面为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并第一时间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立即办理企业经营范围增项问题。
威斯坦车间
在海沧,加上厦门丽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蓝星企业有限公司、瓶子(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仟佰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口罩生产企业开足马力,正在以最大产能加速生产口罩,日产能可达100万只。
蓝星二厂
此外,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测温设备等重要防护生产企业,自春节开始也都在马不停蹄地加紧生产。
安思尔车间
全城高薪招工的防护服生产企业——厦门安思尔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已开工生产线13条,日产量约1万件。
海外订单延后发货、日夜兼程为武汉等地赶工生产护目镜的摩比光学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在工人紧缺的情况下,日产量能达到5000副。
半路“转型”的厦门安氏兄弟科技有限公司开放2条生产线生产额温枪,产能可达3000支/日。
疫情当前
无数家制造企业
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加快复工
全力投入到重点防疫物资的保供战疫中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才加快了春天复苏的脚步
(今日海沧)
(原标题:福建最新疫情通报!一天3000万个口罩!海沧这家工厂……)
上一条: 机会只有一次! LPR转不转? 央行官方权威解读来了!
下一条: 世界闽南 中国泰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