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招考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教育要做什么大事?今天下午举行的全市教育工作视频会议说了!这是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首次采用视频方式进行。也就是说,各区教育局、直属校在各自地方通过视频收看。当前大家最关心的是:学校什么时候开学?
会议说:2月27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根据2月24日教育部会议精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大学生不返校、高校不开学,对中小学的开学指导意见是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研判评估。
会议还说:我市开学的时间由省教育厅统一安排,并会提前一周公布,目前还没有收到开学时间安排通知。
这类会议每年都举行一次,一般说两件事:去年做了什么?今年要做什么?顾名思义,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要讲到方方面面。简而言之,今年厦门教育将重点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和“十项改革攻坚行动”。
十项重点工作
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精心做好教育规划建设
高位嫁接开展教育招商
持续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质量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构建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十项改革攻坚行动
企业办园新模式构建行动
初中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改革行动
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攻坚行动
教师发展学校改革推进行动
教师职称改革推进行动
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升行动
“互联网+教育”创新行动
提升学生体质改革攻坚行动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推进行动
高中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行动
今年要编制学位和普高规划
今年厦门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仍然是解决“有学上”“上好学”问题。
下午会议提出,今年要编制“三项规划”,分别是:
编制《学位紧张区域学校改扩建专项规划》,加快补建一批学校;
编制《普通高中专项规划(2019-2023年)》,解决高中“有学上”问题;
精心编制好《厦门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适当超前规划好学校布局。
解读
之所以要编制普高专项规划,原因是就学高峰来到中学,即随着中考人数增加,要维持原来的普职比,必须有更多的普高学校和中职学校。
新增4.3万个学位
实施“补短扩容”行动,全力确保完成56个学校建设项目,预计新增学位数约4.3万个,具体分布是:
公办幼儿园项目26个,新增学位9090个;
小学项目19个,新增学位24060个;
初中项目9个,新增学位9300个;
普通高中项目2个,新增学位200个。
不过,会议没有公布具体新建学校名单。
两名校岛外校区今年建成
在实施名校跨岛发展行动上,今年厦门要推动建成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和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序时推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同安一中滨海校区施工建设;
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
全力推进厦门二中、厦门六中的岛外校区、岛外各区各1所高中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
解读
双十翔安校区初中部和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建成,从目前看,应该来不及秋季招生;
至于厦门二中、厦门六中岛外校区要建在哪里,目前也没有消息;
此外,各区1所高中学校的筹建,按照此前公布,是岛外四个区要各增加一所普高。
1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要转制
在实施学前教育拓展行动上,今年确保按期完成剩余10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工作。这里应该指的是小区配套幼儿园转为公办,或是普惠性幼儿园。至于是哪10所,目前也没有消息。
不过,这不是说不办私立幼儿园,市教育局说,今年要探索和构建企业办园新模式,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办园。
缩小城乡学校差距
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上,今年深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加强农村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培养,以“全覆盖”的标准让农村孩子同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举办高端民办高中
在实施招商行动上,今年出台鼓励和促进民办教育优质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教育招商,推进已有项目尽快落地办学,加快引进2至3所境内外高校到厦合作办学。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国际化现代化优质高中(幼儿园)。
提高教育质量
聚焦优质均衡,全力促进各级教育提质增效:
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加大公办园建设和示范性幼儿园创建,努力完成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以上、各级示范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40%以上的工作任务。同时,要保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85%以上。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要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总结推广五四学制改革经验,此外,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优化招生片区,进一步做好积分入学工作。
读中职可上厦门理工学院
在职业教育方面,增加中职与高职“3+2”联合培养计划,推动中职与厦门理工学院等应用型本科高校“3+4”联合办学,扩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
图片来源厦门理工学院官网
解读
“3+2”,就是五年制高职,指的是“三年中职,两年大专”,即中考考入中职,毕业后拿大专文凭,从去年开始,五年制高职的招生计划已经增加了;
同理,“3+4”指的是考入中职,毕业后拿本科文凭。
要招更多编内教师 减轻老师负担
在师资方面,市教育局说,今年要更高水平、更高起点地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大体是: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持续强化师德的正向激励,同时要加大查处教师违规违纪问题,对师德失范行为保持零容忍。
提高教师培训培养水平。今年要创建20所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加强校长定级后的管理考核,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优化教师编制管理。要加大编内教师招聘力度,进一步降低编外教师占比。落实银发计划,招聘更多优秀退休教师补充人员不足。
深化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治理,全面清理和规范校外针对教师的各类督查、检查、考评,为广大教师营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思政老师每三年至少一次脱产学习
会议说,今年要加快壮大思政教师队伍,其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每3年至少一次集中脱产培训、每年至少2次实践教育。
高中学考也要考体育
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推动课间操改革,提升“阳光大课间”质量。
不过,高中学考要考体育,这是新的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要求,即现在高二年及以下年级学生,学考都要考体育。学考关系能不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
要实施“肥胖干预”
市教育局还提出,实施“亮眼工程”和“肥胖干预”的“1+1”活动,升级学生视力检测仪器,落实每学期不少于2次的视力、体重监测制度,及时为家长提供预警提示。
学生劳动情况要作为升学评优参考
今年厦门教育将强调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
劳动要进课堂,即开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通用技术课程,统筹综合实践活动、技术、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课程资源,培育30门劳动实践教育精品课程;
劳动要进活动,即开展“爱劳动勤劳动”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电器维修、文明创建、志愿者活动等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品质。
建立30个市级劳动实践基地,培育30个劳动实践特色项目,创建50所示范学校,评选50名优秀导师。
最引人注目的是,劳动要进评价,即要把学生劳动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参考。
中级职称评审下放推动午餐工程
在教育治理方面——
积极稳妥推进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开展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改革试点工作,由学校自主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
强化服务。实施“互联网+教育政务服务”,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
继续深化课后延时服务,开拓更多特色服务项目,大力推动午餐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厦门网)
(原标题:今年厦门教育要增4.3万学位、多招老师、监测视力和体重、推午餐工程……开学呢?)
上一条: 钟南山禁毒公益宣传片
下一条: 网上学雷锋 共建e家园!今天厦门举办了一场别样的网络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