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红墙外的布衣陈云(陈云电视剧)红墙外面有什么绘本故事,

编辑:品牌世界      来源:品牌世界     

2023-08-28 09:11:53 

 

作者:吴志菲 来源:《党史纵览》2015年06期,《旧报刊剪辑》

新中国建立后,陈云作为国家最主要的理财人,难免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其实,生活中的陈云非常平易近人, 有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笔者曾多次走进中南海,采访过这位开国伟人的亲属和他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 力求还原一个平民陈云。

“枪毙”宣传自己的文章

20世纪90年代中期 , 正在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陈云出川》突然停播。关于这件事,陈云夫人于若木在生前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四川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了解到,陈云在红军长征途中,奉中共中央之命,从四川秘密前往上海, 然后前往苏联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情况。陈云出川的过程十分富有戏剧性,他是由其时任四川雅安小学校长的席懋昭护送出川的。于是,根据席懋昭生前的回忆质料, 那位干部写成电视剧本《陈云出川》, 由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此剧本经陈云的秘书和陈云家属商量,同意拍摄,但未向陈云陈诉

电视连续剧《陈云出川》拍好后,经有关部分审查通过,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陈云晚年患白内障及青光眼,视力很差,不看电视,只在每天一早一晚收听电台的“新闻联播”。如果有事,就叫人把广播录下来,等有空时补听。陈云不看电视,原来不会知道《陈云出川》的播出 ,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自觉地不向他透露。不意,一位新来的护士不知道要对陈云保密这件事, 她跟陈云说起在电视里看了《陈云出川》,很精彩 ,陈云一听 ,连忙问:“什么《陈云出川》? ”

当陈云知道拍了这么一部电视连续剧之后,立即叫来秘书,要他把剧本读给自己听。听罢,他遂写信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要求停播电视剧。于是,央视执行了中途停播该剧的指示。

这就是陈云,一个谦逊有余的陈云。早在1945年5月,陈云便在中共七大上这么说:“假如你在党的领导下做一点工作,做得不错,对这个功劳怎样看法? 我说这里有3个因素: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于若木说,曾经有一篇老同志写的关于东北解放战争的回忆文章, 送到陈云那里审看。陈云看后,虽然同意发表这篇文章,却把文章中关于他自己的内容全部删去了。有关宣传他的文章,只要报到他那里审核,都会被他“枪毙”。据于若木回忆:“党的八大之后,丛书《红旗飘飘》要给每个政治局常委都登一个小传, 他始终差别意登他的传。”

鉴于陈云为党的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为表达家乡人民对陈云深深的崇拜之情,向世人介绍陈云的几十年革命足迹,让后代牢记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上海市青浦县(现青浦区) 和练塘镇于1990年决定在陈云旧居基础上建立“陈云同志革命历史陈列馆”。陈云得知后,专门带信给本地有关部分,要求不要搞个人的革命业绩陈列馆。他强调一切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归功于革命人民的艰苦奋斗;离开了党、离开了群众,个人的能耐再大,也势必一事无成。最后,根据陈云的意见,青浦县和练塘镇将建成的陈列馆在展出内容和范围上进行了调整,改为陈列青浦县各个时代的所有革命先驱的斗争历史和业绩,并正式命名为“青浦县革命历史陈列馆”。不外,在陈云逝世后,家乡人还是建了陈云纪念馆。

中央领导人有什么重要活动,新华社一般都是要报道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尚志说:“凡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如国庆、五一、七一等纪念活动,固然要发新闻。这类活动都有主持人、主讲人,他们都有预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或陈诉稿,这种消息一般都是好写的。而单个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就复杂一些, 对这类活动的报道,记者有‘三怕’:其一,有些领导人活动时没有讲话稿或发言稿,全靠现场‘发挥’,讲起话来跳跃性很大。其二,临时更改。偶尔也有这种情况,原说不发消息,但活动完了,觉得活动得还可以,又决定要发消息,使记者措手不及。其三,委托审稿人。有的领导人自己不审定报道稿,而是委托秘书或有关行业的领导机关什么人审稿,有的秘书出于多多宣传自己首长的心理,或有的行业领导机关审稿人出于多多宣传本行业的想法,便在报道稿上添加内容,甚至领导人现场未讲的话也加上去一些,使新闻越来越长。这就使记者为难了:差别意吧,人家是受领导人委托审定稿件; 服从吧, 又怕被现场听众说记者‘瞎写’‘胡编’,搞‘客里空’。”

李尚志介绍说,他曾多次到场采访陈云的活动, 却从未遇到过上述3种情况。陈云在活动结束后,凡要发消息的,都是把记者、秘书和有关同志叫到身边, 亲自商量着修改报道稿,因此审稿总是及时、妥帖。他有个做法很值得称道:他的活动,到场什么会议也好,与什么人座谈、谈话也好,都是事前口授,让秘书给他先起草一份讲话稿,自己修改定稿后打印出来发给记者,而且明确规定:记者发稿时, 引用他的话就以此稿为准,可以删减,但不能增加内容。

陈云“打印好的发言稿或谈话稿,都是言简意赅,文风很好”。有一次,他对李尚志说:“发新闻时,我的讲话稿别添、别改,添改了就不是我的意思了,固然你们可以删减,总不能满篇都是我的话。”他还说,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人老了,难免说话倒霉索;再说我讲的是上海口音,你们不容易听懂, 这样可以省掉许多麻烦。”

陈云这样“发新闻”,除了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严谨作风外,也包罗着照顾记者、尊重记者劳动的意思。所以, 新闻界的同行们每每说起,都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谁吃请就让谁吃“闭门羹”

陈云一生清正廉洁,对自己要求很严, 给自己立了个不收礼的规矩,并要求工作人员———凡是有人来送礼,必须向他陈诉,不得擅自收下,外宾送的礼品也一一上交。他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

一次, 陈云在外地视察工作结束,乘火车回北京。其时,本地派来送行的两位同志告诉陈云的随行人员:“车厢后面有一个大柳条筐 , 是给首长的一点营养品,回去后好好给首长补补身体。”随行人员一听,急了:“首长是不收礼的, 你们快把东西带回去。”

本地同志说:“首长在我们这里太辛苦了,找人谈话、开会、观光,工作很累,又不让提高伙食尺度,而且他身体又弱,缺乏营养。筐里不外是两只老母鸡和一些青菜,请带回去给首长补养一下。”

怎么办呢? 陈云身边的工作人员犯了难,陈云是一贯不收任何人送的礼物的, 可请来人下车带回去吧,他们又说“这不是哪个人送的,是几位领导同志共同决定的。东西又不多,就请首长收下吧”。这样你推我让,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工作人员只好向陈云请示汇报。

工作人员向陈云建议,既然东西已送上车了,再要他们带回去,面子上过不去,是否可以按市价把东西买下来。陈云听了,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本地同志听了这些,很有感触,下车时把东西带回去了。

1976年以后,一些老同志在陈云的关心下恢复了工作。为了表达感激之情, 有一位老同志送来一纸箱葡萄,陈云坚决地说:“带回去。”经过反复推让 , 陈云才说:“那好 , 我尝5颗。”果真,他只摘了5颗葡萄,送友出门。

还有一次,一个雄师区的两位领导来向陈云汇报工作,随身带来两盒本地产的葡萄。当他们汇报完起身告辞时,陈云让他们把葡萄带走,并说,我是中纪委书记, 不能收你们的礼物。他们解释说,这值不了几个钱,算不上送礼,只是请您尝尝。陈云说,好吧,那我吃10颗,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们带回去。

渐渐地,登门服务者均空手而来,再也不给陈云提东西送礼了。陈云开玩笑说:“如果主席、总理给我送礼,我就收,因为他俩没有求我的事儿。”

陈云不喜欢客套,讲究实在。平时去外地,他向来禁绝本地领导人迎送,也不让老朋友老部下到他家中做礼节性的造访。用他的话说,叫做“不接不送”“不请不到”, 他总说:“各人都挺忙的,走那形式干吗! ”“没事别来,有事说事。如果电话中把事办了,就别跑腿了。”

1960年秋季的一个晚上 ,周恩来到陈云处谈工作。按过去的接待常规, 工作人员要给客人冲上一杯热茶。但中央刚发了个文件,其主要精神是,接待客人不送茶,不敬酒;到场各种会议的人员自带茶、烟;到各地视察工作,不迎来送往;不请客,不送礼。那周总理来了送不送茶呢? 其时在陈云办公室工作的杨乃智回忆说:“我们同陈云同志的卫士长商量了好大一会儿,最后商定还是给周总理送一杯茶上去,理由是总理来了不能与一般客人同等对待。”当卫士将茶水放在周恩来面前时, 周恩来一看,立即严肃地批评说,你们不知道中央刚发了文件,接待客人禁绝送茶吗? 周恩来拒绝喝茶, 弄得卫士面红耳赤,手足无措, 不知是将茶水拿下去好,还是放着好。周恩来谈完工作离开后,陈云将所有工作人员叫到他的办公室,严肃地问: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你们学过没有? 进而说:既然学过了,为什么不按文件规定执行呢? 工作人员哑口无言,只好如实地将其时的想法讲了一遍。陈云听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央、国务院文件的规定,对中央领导和普通群众都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特殊化,不能在执行中任意打折扣。杨乃智说:“从陈云同志办公室出来后,我们立即开了一次会,各人都作了自我检讨, 并规定了一条制度,每周要进行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和讨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以及按阅读范围可以学习的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以提高各人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

陈云自己不吃请, 自己吃得也比力简单,这是他的习惯。但他并不“死板”,即使在那个斗争火药味比力浓烈的时代,对一些须要的人情,陈云认为还是应该要的,并不是凡事都“上纲上线”的。在20世纪50年代对资改造和“三反”“五反”搞得最轰轰烈烈的时候,有些干部怕与资本家交往,怕被腐蚀,杯弓蛇影,陈云对此指出,要有来往,要做工作,既不是被腐蚀,也不要把正常的交往“敌对化”。他曾讲过一个小故事,天津有一位女老板,看到公方代表开会回来忙得顾不上用饭,给就他煮了一碗面条, 公方代表绷紧了阶级斗争之弦,拍着桌子,吹胡子瞪眼睛说:“你腐蚀我吗? ”陈云认为这样做也太不近人情了。

经常“大放噱头”的首长

虽然陈云对身边人要求十分严格, 但他并不是整天板着严肃的面孔,说话也不乏风趣幽默,和各人经常聊天开玩笑。

1982年的一天,赵天元被组织上派到陈云身边做警卫员。以前,赵天元在连队当战士, 没有接触过大干部。因此,报到那天乍一见陈云,心里难免有些紧张。陈云像是看出了赵天元的心理, 便问了他叫什么名字,听后马上风趣地说:“赵钱孙李, 天元(圆)地方。”然后,又问他的籍贯。赵天元说是河南沁阳。陈云听后又说:“你们老家可是产小米的地方啊 , 那小米过去是给皇帝进贡的, 你知道吗? ”

过了一会儿, 陈云出去散步,一边走一边与工作人员谈笑风生。他指指赵天元,笑着对周围的人说:“这位小同志‘第一’。赵钱孙李,赵是第一,天、元也都是第一。你有弟弟吗? 要是有个弟弟,就该让他叫‘地方’了。”说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这一笑,顿使赵天元那种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

第二天,赵天元开始跟班熟悉情况。当天值班的是警卫员小徐和护士小赵,陈云一喊“小赵”时,赵天元与护士小赵分不清在叫谁, 就一齐允许,各人一见都笑了起来,陈云也笑了。小徐开玩笑说,为了区别,以后就叫护士小赵“黄毛丫头”吧。陈云听后,笑着说:“不可,这个外号不可,我不批准。”各人问:“那怎么分清两个小赵呢? ”陈云指着赵天元说:“这是警卫员小赵。”各人说:“这也欠好叫呀! ”

晚饭后, 陈云突然对赵天元说:“你们家乡不是产小米吗 ? 那就叫赵小米吧。可以吗? ”赵天元点了点头:“可以 ,这就分清了。”

这时,护士小赵为报小徐给她起外号之“仇 ”,赶紧说 :“首长 ,有‘小米’了,小米加步枪嘛,就叫警卫小徐‘步枪’吧。”

在一片欢笑声中, 陈云高兴地说:“好, 小米加步枪打出了新中国。就叫赵小米加徐步枪。”随后,陈云当着各人的面,乐呵呵地在一个本子上写上了“赵小米+徐步枪”。

就这样, 在陈云身边,“小米”这个名字渐渐叫响了,以至于不了解这个名字原委的人,还真以为赵天元姓“米”。

调到陈云身边的第二年,赵天元探亲回来,陈云问:“这次回家,对上对象了没有? ”见赵天元笑而未答,陈云又说:“不要欠好意思嘛,人生总要过这一关的。”赵天元说:“找了。”陈云笑着说:“拿照片给我看看! ”说着,他指着放 在一张长 条几上的 相册 ,说:“我和老太太(于若木)年轻时的照片就在那儿放着,你们随便看。”

20世纪50年代, 北京内连皗鞋厂的业务以承接外来订货为主,特别讲信誉,特别注重质量。其时把关的有两个老师傅,手艺都是“头等头的上乘”。其中的王文林还给毛泽东定做过毛边底布鞋,他制作的鞋非常合脚,毛泽东非常满意。

后来,聂荣臻也穿了王文林做的鞋,感到称心满意,便将这位鞋匠介绍给了徐向前,徐帅又向陈云推荐。

陈云正苦于大脚趾变了形,急于想穿到合适的鞋。为此,王文林一连4次被请到中南海画样改样。陈云感动地说:“王师傅,咱们相见恨晚。今后我穿的布鞋, 就全由你承包啦! ”自此,陈云将王文林做的鞋戏称为“王牌”。

陈云是南方人, 习惯于南方的气候。从1977年至1992年,他几乎每年都到杭州,住上一两个月、三四个月,在西子湖畔留下过许多轶事、佳话。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何宝生回忆道:“他每次出游,总是走在游客中间,凡是认识他的人, 总是停步向他问好,有时他停下步来与游客聊天。一天,他在‘云栖竹径’散步,碰上几位上海旅客,他便打起了上海腔,与他们闲谈了好一会儿。有时他的出现,会使游客闻讯赶来看他,有时围观群众会越来越多, 负责警卫的同志感到担心,可他却谈笑风生,说到高兴时还会开怀大笑。”

陈云特别喜爱听评弹,经常像普通黎民一样收支书场。可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十分头痛,他们一方面希望首长去听评弹,在繁忙工作之余轻松开心一下,也好调养身体;另一方面又担心首长的宁静。陈云察觉了工作人员的心思,笑着对他们说:“没有关系,你们不消担心。我不像毛主席、周总理、少奇、朱德同志那样容易被群众注意和围观。”停了一下,他又说:“我们进 书场不要 过早 , 也不要过晚。”他还专门交代说:“我们不要在书场门前下车,与我同行的有一两个人就行了。”

就这样,陈云每次去书场,身着中山装,脚穿一双老皮鞋,天冷外出时再加一顶蓝布帽、一件棉坎肩,只有一辆车,一两人跟随。进场不惊动群众,退场时静静地走旁门,从不影响群众听书。他和黎民一起自得其乐。后来,有不少与陈云同场听过书的群众在街头巷尾自豪地说:“我不止七八次与陈云同志一起听书,我就坐在他的后排右侧。每逢演员放噱头(评弹中逗笑的话或举动 ),他就和大伙一起放声大笑,一点没有中央领导的架子,真开心! ”

“木炭汽车”长命要诀

陈云的体质一直比力弱。早在延安的时候, 他就把自己的身体比作“木炭汽车”, 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敷,而且感冒发烧是常事。1959年,他患了冠心病,后来经过治疗,有所恢复,但冠心病的帽子没有摘掉。1979年,他又患上直肠癌,乐成地做了手术切除。1984年,又被发现患有帕金森氏病。但他仍然有条不紊、从容顽强地应对繁重的工作,直到晚年依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而且能够享年90岁。究其原因,除了由于先进的医学科学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外,也和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陈云一生淡泊名利,崇尚至简生活。他曾经书写过这样一个条幅:“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于若木曾回忆说:“我与他风雨同舟几十载,其间有革命征途上的急流险滩, 也有革命队伍内的风云幻化,无论遇到哪种情况,我从来没见他慌张过。正如他自己常说的:‘我是经过大风大浪的过来人。’如果不是把党和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一事当前不会受到名利的过多困扰,一身轻松兢兢业业地投入工作,因而也就能作风果敢,善出奇谋,专治经济顽疾,促进国家发展。同样,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对 他个人的健康 也大有裨 益。

“粗菜淡饭 ,布衣素食”是陈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两套毛料中山装,只有在接见外宾、出席会议和重大活动时才穿,一直穿了30多年,平时在家里办公,穿的是布衣。他的大衣是两用的,春、秋天是夹大衣,到了冬天,把做好的厚绒衬里用几个扣子扣上,就成了厚大衣。他用东西也很节约,一只皮箱是延安时期的,直到1994年还在用。有一把刮胡刀,刀架是1935年由上海秘密去苏联之前买的,3个刀片用了10年, 而刀架一直用到他逝世之前。他有一件坎肩自解放东北时开始穿,穿了40多年,坎肩上补丁叠缀, 布料不一———在江西“蹲点 ”时 , 曾有人大略数过 , 各种巨细补丁有28块。直到1984年,棉坎肩已经有32个补丁,破旧得不可了,陈云才勉强同意换下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比力困难, 陈云一日3餐的伙食尺度是 :早饭稀饭、面 包、牛奶、奶油 、果酱、咸菜;午饭1道蔬菜、1道荤菜、2两米饭;晚饭为1份豆制品(即豆腐、豆腐干等) 和1份蔬菜、1两半米饭。到八九十年代,国家的经济开始好起来,陈云的伙食也有所改善,但依然很简单,他的饮食偏素,一日3餐是:早饭豆浆、面包、果酱和稀饭;午饭,一荤一素;晚饭,一个炒素,炒素主要就是烧豆腐,主食则为大米饭。他对主食是有“讲究”的,因为是南方人,他只爱吃大米饭, 为了定量准确,每次做饭都要称重,中饭100克、晚饭75克大米。用饭也是细嚼慢咽 ,不急不忙。据他的一位保健医生说,他每餐吃一小碟花生米,永远是13粒。每餐的米饭都吃完, 一粒米也不剩,米粒掉到桌上还要拣起来吃掉。他每餐配有水果,经常是香蕉。他的这些食谱,是常年稳定的,即使逢年过节和过生日也不改变。

在接受专访时,于若木说:“正是陈云同志这种平衡的膳食,对他晚年的健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从不吃零食,也从不喝饮料,这包管了他的肠胃正常,从无积食或腹泻的情况发生。”她还说:“他的生活可以说是‘数字化’,他定时定量。用饭是这样,散步也是这样。散步,身体好时走2000米,都是用尺子量好的,身体差一点时是1000米。再后来不按距离丈量,而是按散步的时间来计算。他每天增补的热量多少及运动量,在营养学或运动学上是有科学根据的。”

陈云的生活哲学是“睡眠第一,用饭第二”。他非常重视要有一个高质量的、富足的睡眠,这是在恒久战争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他说:“在长征途中,在遇到后有追兵,前有仇人堵截时,往往需要急行军,必须绕道走很多路, 才气躲避开仇人的精锐队伍,生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因此,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但当队伍找到了宿营地后,许多人的第一件事不是用饭,而是设法找地方睡觉。因为,只有恢复体力,才有胃口用饭,即使吃不上饭,也会有体力走路。”但事实上,他睡眠并不富足。新中国建立之初,陈云每天工作都在18个小时左右,上午、下午开会,或者看文件、处置惩罚问题, 晚上8点钟到周恩来那里,12点钟到毛泽东那里汇报工作。他其时对苏联朋友说:“身体还可以,就是睡觉太少,一天4小时都包管不了。”

一生中最后321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陈云已是高龄老人了,健康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慢慢地衰退, 特别是心脏病逐渐加重,需要不停地调整各种治疗药物的剂量与服用方法。加之反复肺部感染发炎,需用抗菌素治疗,因此住院的次数也增加了。

1994年5月13日 , 陈云从上海回到北京,5月25日晚上9点多钟,因肺炎住进北京医院。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到中南海的那个家。

陈云生前 的工作人 员回忆说 :“陈云同志同疾病斗争的精神是很顽强的。他的头脑一直是清楚的。他的脑血管硬化很轻,脑萎缩的水平也很小。陈云同志始终相信医务人员,你只要把必须接纳的医疗步伐原理同他讲清楚, 他都会高兴地接受,并密切配合治疗。”

在医院里,陈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坚持收听各半个小时的新闻联播,以及15分钟的国际新闻。他收听新闻非常认真,同看《人民日报》一样,从不放过任何细节,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强。有时他听了重要新闻,就会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有时没有听清楚某条新闻, 他会反复听好几遍录音,直到听清楚为止。如果仍然没有听清楚,就会问工作人员,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答不上来,因为他们听过后并没有记住,只好回答说查一查。

后来,陈云的听力跟不上广播员播音的速度,于是他便要工作人员每天把新闻稿借来念给他听,但他听讲以前,自己仍然坚持先听一遍新闻录音。在他住院的日子里,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听新闻,并要秘书每天给他讲讲国内外大事。有时白昼因发烧昏睡, 但当晚上退烧清醒时,也会把秘书找来讲讲当天新闻。

1995年1月19日 ,陈云在《陈云文选》再版增补文稿的送审本上用铅笔签下“陈云”两字,这成为他一生的绝笔。

这年春节, 陈云病情还比力稳定,精神也比力好。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来看望他, 还谈起形势与工作,他听得很认真,也很高兴。当其他中央领导和不少老同志得知陈云精神不错,都想来看望时,陈云就要工作人员转达说,各人工作都很忙,泽民同志、李鹏同志都来看过了,可以代表各人了,其他同志就不要来了,谢谢各人的关心。

1995年4月10日清晨5点多 ,陈云的血压突然下降, 经接纳步伐,血压和心律开始趋于稳定,医务人员一直密切观察。

中午12点左右, 薄一波办公室打来电话, 说薄老很想念陈云同志,准备马上到医院看望。12点45分,薄一波来到医院, 走到陈云病床的右侧,陈云睁开眼睛望着他,头脑还很清醒,但不能讲话,他见到薄一波后,就挥手示意,要薄一波到他的病床左侧来,以便好说话。陈云的右耳有些背,左耳听力好些。薄一波见他病成这样子,心情很极重

薄一波说:“陈云同志,各人都很想念你。”陈云像往常那样,仔细地听薄一波讲话,脸上不时露出微笑。有些话他没有听清,便示意身边秘书再重复一遍。

少顷,薄一波向陈云告别。陈云抬起头来,依依不舍地目送薄一波离开。

之后, 陈云听了一会儿评弹,平静地休息了。

这天下午不到两点,陈云病情开始恶化,血压、脉律急剧下降,随即出现自律心律,血压曲线迅速酿成一条起伏不大的直线。这时,医务人员接纳一切可能的步伐进行抢救。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得知陈云病危的消息,立即赶到医院。

14时04分 , 在同疾病顽强斗争了321天后,陈云那颗跳动了近一个世纪的心脏骤然停止了搏动……

“忆昔艰辛治国 ,重整破碎河山。几经劫难过,板荡识英贤。黎民柴米心叩,万家忧乐怀牵。有道是,知难行更难,远足赖前瞻。唯实不唯上,警世留真言。净宇若胸襟,双袖清风展。后世论楷模,念及几潸然。”一生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陈云走了,而他的精神与灵魂、他的情操与风范,永远驻留在人民心中。

【作者:吴志菲 来源:《党史纵览》2015年06期,《旧报刊剪辑》】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