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人才培养机制   大学

2023-09-19 19:05:22 

[摘要]加快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实施科技强国战略作出新贡献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人才强国。 高校要从全方位规划、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撑、全链条衔接四个维度入手,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

[关键词] 高等学校基础学科; 人才培养; 价值逻辑; 实施路径

基础学科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也是保证创新人才源源不断供给的基石。 大学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要统筹规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育和打造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 研究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主体作用。 因此,深入剖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当代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及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深刻把握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对于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夯实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基础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基础学科人才是服务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众所周知,“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强化“双一流”建设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想国家之所想,解决国家之所想。急需,响应国家需要。 “在建设基础上,高校要充分发挥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的主体作用,以及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支撑创新源泉的基础性作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作为服务高校“双一流”建设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明确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标准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提,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管理评价是影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新时代的大学,必须落实人才培养标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学资源更加有效,完善管理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有效的基础学科人才,满足“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效能。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跑腿”。 基础学科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高校大力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要素供给和潜力积累。 基础学科高素质人才不仅是实现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也是进一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跑腿”。 据统计,大学建立了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了全国60%左右的高层次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生力军,在基础研究特别是关键技术研究过程中培养渗透到核心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基础学科人才。 无论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还是在工业化、商业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都离不开基础学科人才的智力贡献。 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奋勇前进,敢于担当重任,释放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潜力,更好履行高水平科学独立大学的使命和新时代的技术。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巩固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 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紧跟国家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文化、科学研究等发展需要。无论是学科布局、教学内容、科学研究、人才定位、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等,均围绕国家战略,呈现活跃发展态势。 大学基础学科众多,基础研究基础深厚,有专门的人才培养体系。 他们大多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或者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 大学在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学只有不断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注重当前培养与未来需求相结合,才能为国家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更加重要的支撑。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基础学科人才需求势必持续增长。 但受专业设置、就业限制、成长周期长等诸多因素制约,基础学科人才供大于求。 培养充足、高素质的基础学科人才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任务。 因此,分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有助于进一步审视其内在规律。

_高校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_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应遵循系统观、生态观、全局观的理论逻辑。 首先,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综合性、高度复杂的教育工程,需要系统性的看待。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离不开学校教育。 高等学校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主体,对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不是一个短期、片面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发展过程,与整个教育体系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政策环境等密切相关。 。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既是个人能力提升、社会升级的体现,也是制度变革的现实要求。 只有以大学教育为核心,与社会、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系统工程,才能保证基础学科人才的不断发展。 出现。 其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系统化、链式设计的生态链,需要树立生态观。 人才培养链条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招生、专业培训、人才输送等环节组成的链条;二是由招生、专业培训、人才输送等环节组成的链条; 另一种是人文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创新课程等课程组成的链条。 它不仅是学生链、信息链、资金链,更是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能力增值链、供应链。 同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链也是涵盖交叉学科的交叉链、连接基础研究与产业领域的服务链、构成原始创新领域的创新增值链的集合。 最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高风险、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统筹兼顾。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显着特点之一是周期长、投入高、见效慢。 为此,很多人才培养主体容易缺乏必要的耐心和等待,难以完成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任务。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必然是一项具有较强教育意义和社会服务价值的教育工程。 需要不断探索和衔接国家、地方、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共同遵循“长期培养、长期评价、长期支持”的原则,努力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教育新发展阶段的政策供给和创新推动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规模速度结构向质量结构转变和构建现代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转向内涵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现代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是否适应新阶段内涵式发展要求的直观体现。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先后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并先后印发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强基计划”。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文件,都多次强调加强基础学科建设。 一些地区和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例如,清华大学在“强基计划”下设立了5个学院,北京大学启动了“物理卓越人才计划”,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致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设立了钱学森学院,浙江大学与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启动“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同济大学成立数学人才区,陕西建设6个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总体来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的政策组合和创新行动稳步推进,为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 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谋划、全要素改革、全周期支持、全链条衔接有效推进。 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一是坚持选拔、培养、考核、使用、保障“统筹规划”。 要做好顶层设计,把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校党委要承担起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发动各方广泛参与,形成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工作格局。 高等学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制度化方式进一步优化学历布局,合理确定基础学科招生规模,保障人才来源。基础学科人才后备军。 在选拔方面,可探索建立尖子生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打造多渠道、多阶段、多方式的发现通道; 在培养方面,要加大“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力度。 建设一批高效、优质、多元化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平台,探索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自主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 在评价和使用方面,会从学生的判断能力、学习能力、对基础学科的内心热爱等方面进行认真考察。 特别是要杜绝用成绩分和作文来评价学生。 同时,要“长期”观察,实行长期记录评价和考核机制。 形成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践成果常态化表彰机制; 在保障方面,摆脱单一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学校、企业等联动的多元化经费支持体系,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二是坚持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平台“全要素改革”。 专业方面,继续提高基础学科专业覆盖率,促进专业优化。 立足基础学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探索培育具有基础学科专业素质的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上,高校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整合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之间的纵向整合。 不断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专业界限,开设综合课程,衔接本科、硕士、博士知识的课程体系; 在教材配置上,做到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的融合和培养,在专业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还应加强人文素质的熏陶和培养,探索独特性和前瞻性。教材、开设国际课程和前沿研讨会,增加选修课比例,通过增设灵活课程取代免试制,不断探索人才培养中的“留白”艺术,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改进传统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考核形式。 合理利用线上教学的技术优势,向学生传授课程的基础知识,线下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等; 在资源平台建设方面,高校要深化与国外优秀大学的合作,着力搭建国内外学校交流平台,完善联合培养人才的培养机制。 此外,我们为学生提供暑期科研实习、学期交流、短期考察访问等多样化的海外学习机会,并邀请海外科学家和一流学者为本科生授课。

三是坚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发展三个阶段的“全周期支持”。 考虑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长期特点,在前期延伸培养方面,可尝试在试点地区开展基础拔尖学科人才从高中到大学的创新选拔通道。 例如,教育部实施的高考考生“强基计划”中,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阶段的“供给”和高等教育阶段的“需求”,专项招生或选拔是针对具有科学研究和创新潜力的学生实施的。 该体系为学生进入数学、物理、生物技术等基础学科提供了特殊通道,通过导师制、小班制、本硕博等新型培养模式吸纳基础学科“后备力量”一体化。 同时,还可以鼓励设立“科技高中”等新型高中,鼓励基础教育阶段有条件的中学与大学或职业学校合作,开设高质量的STEM课程,种植科研种子,筛选科研苗木; 在培养方面,应通过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模式在有实力的大学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提前提高硕士、博士生导师与学生的兼容性,实现基础学科的“体系化、链条化”应探索人才培养。 “风格设计”形成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机制。

四是坚持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全链连接”。 统筹规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在教育层面从选材、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链条式的设计,还需要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 培育基础研究并作出贡献。 同时,还需要从人才和创新的角度打通“社会链”,特别是激发基础学科人才的积极性和积极性。 充分认识基础学科人才的社会价值和贡献。 用人单位可以在工资福利方面适当倾斜有基础纪律的人才,通过补贴、购房优惠等福利待遇,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发展党员、选拔工作模范等基础学科人才的政治待遇,引导和激励广大基础学科人才树立爱岗敬业新思想,树立爱岗敬业新思想。培育一批典型基础学科人才示范典型,提高基础学科人才水平。 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基础学科,丰富高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后备队伍。 同时,要继续打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之间的研究壁垒,调动高校、企业、院所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大批高技能基础学科人才和杰出工程师,推动科教融合培养基础学科人才,使基础研究渗透到整个创新链。 此举将把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嵌入“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全流程,不断聚集全社会优质资源,助力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项目“大学纪律治理的权力配置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IA210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谢玲玲,广西财经大学; 张丹丹,南宁师范大学; 周世民,广西教育技术信息中心]

原文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15/16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