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斯的数据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学历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回报和就业体验。 通过对比2016年学历提升者和毕业五年后没有提升者的月收入,发现学历提升者的月收入(11099元)比毕业后5年没有提升者的月收入高出843元。学历未提高者10256元。 其中,“双一流”院校学业提升的影响更大。 有学历提升者月收入(13709元)比无学历者月收入(12737元)高出972元; 地方本科院校中,学历提升者月收入高出972元。 月收入(10577元)比未晋升人员(9759元)高出818元。
今年6月,Max发布的《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近年来“脱产考研”人数大幅增加。 数据显示,2022届本科毕业生尚未就业、准备六个月后考研的比例为7.1%。
近年来,“反向考研”备受关注。 考生瞄准综合实力不如本科生的学校,试图实现“降维”。 据红星新闻本月报道,记者从麦克斯研究院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发现,近五年来“双非”院校就读的毕业生中,“双非”院校就读的毕业生比例2018年至2018年,“双一流”院校有所增加。这一比例从2022届的43%下降至2022届的37%。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为考名牌大学而读书也呈现下降趋势,而因就业困难而临时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则有所上升。 相关调查结论指出,随着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尽管选择自己学校或更好的大学“考研”仍是考研群体中的主流,但“逆考”的热度也在不断上升。
今年4月,新东方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提到,“报考比”是考研大军最关心的指标之一。 人们通常用考研报名总数和招生总数来计算招生比例。 但由于推荐生占用了部分招生名额,因此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数据可能不准确。 招生数据中剔除考研招生名额后,白皮书测算出2022年和2023年考研真实招生比例,分别为5.6:1和5.7:1。
编辑|卢向勇 杜恒峰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京报、红星新闻、搜狐网
点击进入主题:
专家解释考研人数下降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