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大师”作为“老师”的作用仍然名存实亡,真正能够长期、系统地为职业院校学生授课的大师并不多。 一位职业教育资深从业者指出,如果技能人才每年只去学校讲一两次课,学生就无法从他们身上学到真正的技能。
在企业和学校现有的运营模式和机制背景下,工匠想要成为未来工匠的大师是非常困难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近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修订印发新的《高等教育管理办法》。职业学校兼职教师。” 人们期待《办法》中的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从而鼓励和吸引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
把能力作为招聘的首要标准
长期以来,不少职业院校存在外聘教师招聘程序不规范、兼职聘任范围狭窄、薪酬重“帽子”而忽视实际贡献等问题。 结果,能工巧匠的到来,校园里看似热闹,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好,对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不大。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办法》重点提高非全日制就业对象的广度和方式的灵活性,进一步扩大非全日制就业对象范围,丰富非全日制就业形式和方式。 在兼职教师选聘条件方面,将企事业单位业务管理人员纳入选聘范围,取消聘用退休人员任教的时间和年龄限制,以胜任能力为标准。将教育教学博士作为选拔条件,鼓励相关学校招收退休工程师、医生、教师,鼓励招收能工巧匠、劳动模范、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相关行业具有一定声誉和造诣。 此外,还通过特聘教授、客座教授、行业导师、专业带头人(带头人)、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多种方式聘请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聘请部分兼职教师。彼此的时间老师。
该负责人表示,在组织管理方面,明确企事业单位要把职业学校兼职人员的教学状况作为其职称、职务考核、评价和晋升的重要参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高航指出,企业退休骨干人员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生产经验和充裕的时间。 他们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助力。 。 把能力作为招聘的首要条件,弱化年龄因素,大大拓宽了兼职教师的来源渠道,为吸纳企业退休骨干人员参与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是调动三方积极性
企业选派骨干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是一种相互合作的模式,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职业学校和兼职教师三方的协作意愿。时间人员。 如何调动三方的积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办法》在企业激励、学校激励、人才激励等方面做出了针对性的制度安排,明确了相关措施。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管理办法》运用多种措施,提高企事业单位选聘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例如,在企业激励方面,将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作为识别和评价产教融合企业的重要指标。 产教融合认证企业可享受技术研发补贴、人才引进培训补贴、产业发展补贴、教育附加抵免、贷款支持等多种优惠措施。 在鼓励学校方面,规定将兼职教师的聘任和教学状况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质量考核。 明确职业学校生师比计算时,兼职教师人数可参照相关标准折算为专任教师人数。 。
如果系统不完善,投资回报很难成正比。 这个问题也直接影响了技能型人才进入校园的积极性。 为此,《管理办法》提出了资金保障要求,明确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对专业师资紧缺、特殊行业急需的职业学校给予支持聘请兼职教师; 同时,鼓励职业学校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合理确定工作报酬水平,充分体现兼职教师的价值贡献。
对此,高航认为,这些举措显然有利于打破现状,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有利于营造“产教融合”的生动局面。企业愿意派,老师愿意来,学校愿意招。 (记者于中宁)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