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安桂清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谈教材建设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形成性评价

2023-10-10 21:02:35 

_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_素养导向的教学与教研

华东师范大学、安桂清华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已成为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和核心目的。 教材是塑造学生灵魂、启迪智慧、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 素养时代,教材设计面临着从内容导向到素养导向的转变。 识字教材能以什么形式呈现,弥补传统内容教材的缺陷? 这是各科课程计划、课程标准颁布后,教材编写者面临的难题。

内容导向的教材设计容易陷入主体中心主义,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对学习评价的指导,强化教师教学方法的传递导向,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在教材的教育价值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中,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来体现教材编写的创新形式。

1、加强教材内容从“学科知识”到“学习体验”的转化

素养导向的教学与教研_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_

教科书不是学科知识的复制品。 教材设计应遵循知识的日常加工、经验加工的原则,按照学生素养生成的逻辑而不是单一学科内容的逻辑来选择、加工和组织内容。 首先,改变传统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的知识取向偏好,即以“事实知识”和“概念知识”为主,将“程序性知识”呈现为“事实性知识”,将“元认知知识”呈现为“元认知知识”。其次,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从以学科知识为主、子学科知识体系转向以核心素养、大概念、综合主题、探究任务为导向的专题学习活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重构和呈现,促进学生“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高层次认知水平的发展。在任务中,我们强调大概念控制下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结构化,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学科知识和概念嵌入到学习任务中,例如通过情境化和相关的问题。 而问题链构建了基础知识与核心能力的联系,使问题成为知识嵌入能力的锚点,发挥大纲的作用,从而优化教材内容结构,引领能力发展。

2、强化教材引领教育方式变革的教学功能

素养导向的教学活动如何设计__素养导向的教学与教研

教材内容通常包括学科内容和过程内容。 传统教材主要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代表的学科内容,包括学生活动、练习、方法、评价、技术手段等过程内容相对缺乏和单一。 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指导功能,需要考虑从内容和结果的呈现转向学习过程的设计。 首先,要突破知识内容主导教材的局面,不断加强教师教学。 应根据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完成任务中的问题来设计和编排教材,从而达到教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其次,通过在教材中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探究、反思交流的学习机会,实现从“教材”到“学材”的构建,促进师生关系。课堂教学。 重构并充分发挥教材引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功能。 第三,提供丰富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设计方法提示、解答范例等,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设计具体的教学指导板块,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策略; 设计具体的学习资源,拓展和延续学生的探索过程等。使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某个主题或领域,而且知道如何深入理解某个主题和领域,本质上是引导学生要“学会如何学习”。

3、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嵌入

能力是通过表现、反思、修正、调整逐步积累的。 这就要求教材应加入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思和自我调整的元素。 为此,教材的设计需要从单纯呈现学习活动转向兼顾学习活动和学习绩效评价。 首先,注重标注形成性评价的环节,通过绩效评价任务、反馈练习、基于支架的评价规则和策略等,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和反思,关注自己的学习行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 ,形成对自己学习的基本认识和判断。 其次,制定总结性任务或活动的评价量规,引导学生利用评价量规考虑自己的学习表现与既定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教师后续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三是系统规划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树立素养是发展的理念,明确哪些是形成性评价,哪些是终结性评价,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境和成绩等计算的适当性。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态度或努力,总结性评价展示学生素质学习的成果。 两者之间线索的清晰有助于学生朝着他们的学习目标迈进。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