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一站式   社区建设   社区功能

2023-10-20 21:03:18 

[关键词] 时代新人心灵筑造工程; “一站式”学生社区; 立德树人; 一流的教育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培养谁、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问题。”教育强国。”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回答这一核心课题的重要实践环节和方法。 它要求大学朝着同一方向努力,回答同一问题。 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光荣传统和优秀校风,深化一流党建引领,优化人才培养培养一流人才,强化一流保障支撑,使各类教育教学主体、要素、环节、资源适应学生成长需要,构建满足第一需求的一流教育生态系统一流大学建设,充满活力、协调有序、体现良性循环,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材。 ,是能够承担重要责任的人才支柱。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构建价值共同体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大学工作的领导,让大学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坚持和加强党对大学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教育领域独特优势的重要体现,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必须落实到办学、办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学生社区日益成为学生交流、互动最频繁、最稳定的场所,是课堂外的重要教育阵地。 学生群体的政治生态关系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时代新人的培养。 因此,推进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坚持“学生在哪里,党员在哪里,就推进党建工作,思想在哪里”的工作理念。把政治工作延伸到哪里”,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到学生社团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学生社团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

加强顶层制度设计。 学校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带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是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以厦门大学为例,学校党委坚持把“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重点建设的高层次规划、高标准部署任务。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全体成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学校党委常委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按照建设《规划》和《路线图》定期研究“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 不断完善工作体系; 学校党委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指挥,定期进行工作指导,研究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院校党委动员相关职能部门推动服务管理能力向学生群体延伸; 学校工会协调全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建设和教育工作; 学生工作部着力调动基层院校积极性,对各学院进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发挥在学生共同体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学生社团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机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一站式”学生社团工作机制,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党的领导“纵向到下、横向到边缘、全覆盖”的社区党建工作格局。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归结为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无愧的时代新人。民族复兴的重任。 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举办系列学习分享会。 建立青年讲师队伍、辅导员带头宣传队伍等在学生群体宣讲,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学生政治、思想、文化素质。青年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认同。 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两个树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在社区共享空间打造“学党史、办实事”等专题活动,举办“致敬伟大建党精神”原创插画展、“共同抗疫爱国行动”等各类展览,宣传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文化体系,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_打造生态社区_学生社区育人

建立坚固的战斗堡垒。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支撑在基层。 高校党支部是党联系团结师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支撑。 厦门大学有幸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 1926年2月,厦门大学学生罗扬才、罗秋敏、李觉民三位共产党员在学校南营宿舍楼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从而在学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学校的红色标志,成为红色历史文化的载体。 “一站式”学生社团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具有百年历史的党的组织优势,使组织教育延伸到学生社团各个领域。 在学生社区建立勤奋先锋党支部等功能性党支部,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面和工作覆盖面,推动院系基层党组织与学生社区党支部双向融合。 将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活动纳入社区党团活动室,将学生社区行为纳入党员发展巡视内容,在学生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完善党员宿舍“初心墙”“承诺墙”,完善党员宿舍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成立了学生临时党支部,深入社区抗击疫情。 师生党员带头彰显身份,当先锋、做表率,配合开展健康宣传、信息统计、心理关怀等工作,使党组织成为学生在社区的表率作用。 信赖世界上最热情、最值得信赖的组织。

培育一流创新生态,打造成长社区

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规划。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 要更加注重人才的自主培养和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是大学的神圣使命。 学生群体培育一流的创新生态是培养顶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土壤,关系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推进“一站式”学生共同体建设,必须以增强创新创业创造力为突破口,打造符合人才成长、有利于激发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完善学生社区平台载体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教育效果倍增。 。

_打造生态社区_学生社区育人

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大学的校风、学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就像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的生长一样。 良好的校风、学风,可以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生态。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默默地给予学生启蒙、智慧、精神力量。 学校要深入挖掘优秀校风,形成以“一楼一故事一精神”为主题的社区文化标志,用校风引领教风学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打造富有学科特色的走廊文化,开展体现学科特色的课程辅导和学科沙龙,形成“人文大讲堂”、“海云道生”、“科研预约”等系列品牌活动,强化学科特色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知识和认可。 邀请中科院院士、“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名师团队”成员在学生社区开设教育课堂,打造“名师讲堂”等系列导师沙龙品牌,讲述优秀前辈的故事,用“活教材”讲好“大老师”。 “原则”,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滋养学生群体中的青年学子。 设置具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术沙龙、师生交流等多种功能的学习共享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锤炼心智。

激发创新和创造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轨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以及新的优势。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 为让创新人才充分展示能力、涌现更多创新创造成果,必须搭建广阔平台,为他们提供优质资源。 打造住宿学院新范式,通过在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体制开放、机制灵活、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优质导师资源和科研成果培养顶尖创新人才的平台保障。 在学生社区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空间和众创空间,构建创业培训和孵化体系,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训练营,推进青年学生创业教育和服务工作,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学生社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实现创新思维培养和动手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建立航模队、无人机队、智能机队等学生科技团队落户学生社区。 组织“一站式”学生社团科创活动,培育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争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体健康、审美能力、劳动习惯、奋斗意识等要素不可或缺。 学校可在学生社区设立活动广场、体育馆等活动场所,开展“文化聚会进园”、“云健身”、“欢乐工坊”等特色活动,促进学生体育、审美发展。教育。 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每年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专题心理活动,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 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中宿舍安全卫生、垃圾分类监管等相关项目,设立社区“劳动教员”,开展“勤奋赋能”劳动技能培养,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社区环境美化装修、垃圾分类等工作。 带领学生走出社区、走出学校、走进社会,推动社区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开展“一站式先锋”、“一站式达人”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终点”和“红色公寓站”。

完善优质服务生态,构建治理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效率”。 “一站式”学生社区作为一个小社会,是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改革的重要命题。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以实现学生在学生群体中的自我成长为根本目标,支持信息化建设,将教育力量和服务资源下沉到学生群体整体。 以学生参与社区治理为抓手,打造良性循环的服务生态,构建治理社区。

教师进驻,增强领导力。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管理,关键靠人和团队。 “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让团队进来、留下来、团结起来。 学校要深入落实“一线规则”,着力解决“聚集”问题,推动各校园队伍重心回归教书育人。 推动“书记下午茶”“校长零距离”活动深入学生社区,推动全国高校“双领军”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支部落户学生社区,推动教师党员担任学生社团兼职辅导员。 严格执行专职辅导员住楼值班制度,让辅导员与学生同住、同吃、同住,与学生交流、交朋友。 学校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组织了两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等先进集体以及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优秀校友聚集在学生身边,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指导。 “一站式”学生共同体要以思想政治力量为驱动,以教育力量和管理力量为两翼,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要建立投诉立即处理工作机制,努力在社会上查找和解决学生的诉求和关切,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立即处理、办对”成为学生群体中的常见做法。

学生社区育人__打造生态社区

信息赋能提高满意度。 拥抱数字时代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为实现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校应聚焦数字化建设,着力打造一体化、便捷化、智能化的“一站式”学生社区数据可视化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社区提质增效。治理。 。 将学生社区的重要管理模块集中在“一个大屏”上,将重要的学生住宿数据收集在“一张报表”上,将重要的学生信息查询和业务处理收集在“一掌上”,服务学生和专业(兼职) )学生作为专业的辅导员,可以实现学生社区事务的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精准管理。 通过整合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违规警示、健康检查等系统,加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数据的记录和挖掘,构建学生群体行为积分体系,构建学生群体行为积分体系。集价值引导、成长助力、资源整合于一体。 数字化教育工作矩阵。

学生的自主参与提高了他们的成功率。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引领学生、服务学生,更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教育,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培育社会中成长。 学校要积极构建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学生社区变成隐形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同伴教育和帮扶作用,融入高年级助学“日新工程”将“梦想与火花的源泉,同伴互助”纳入“引入宿舍打造“移动课堂”,通过“学生进宿舍”进行教学,通过“结对共进”形成支持结对,开展主题宝贵经验分享会选派学生社区楼长、楼层(电梯)队长参与协调处理社区事务,开展宿舍卫生安全检查;促进学生自主运营和维护“一站式”学习共享空间,自主开发学生微信小程序“学习共享空间预约系统”,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火花”宿舍同伴心理联络员队伍。 学生联络员在社区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一站式”学生群体中形成了自助、互助、友爱、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张蓉】

原文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18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