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塞内加尔第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展示的农业机械。记者林家全摄
飘洋过海的“中国制造”,正在塞内加尔的田野里辛勤耕耘。 9月初,记者来到位于杰斯的中资塞内加尔第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SPEM)。 崭新的车间里,各种农机设备摆放整齐,来自中塞两国的员工忙碌着。 该公司董事长王连芳告诉记者,公司自2018年开业以来,销售额逐年增长,业绩表现突出。
中国农机进入塞内加尔市场恰逢其时。 作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塞内加尔的花生单产平均在1000公斤/公顷以上,而中国的花生单产可达3000公斤/公顷至4000公斤/公顷。 产量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是塞内加尔耕作方式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播种面积和规模不足,特别是大量闲置土地被废弃。 因此,中国农机成为当地农民扩地增产的“铁臂”,农村的市场潜力正在助推中国农机出海的动力。
农机的普及离不开其自身硬实力的加持。 公司成立以来,王连芳带领团队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适销对路的综合产品。 目前,公司拥有适合当地使用的农机具50余种。 花生捡拾机、脱壳机、碾米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农用三轮摩托车等都很受欢迎。
在品牌推广方面,由于塞内加尔很多农村地区尚未接入互联网,线上推广必然不适合。 因此,该公司因地制宜地选择电台进行推广,使公司品牌迅速成为“爆款”。
“中国制造”便捷可靠的售后服务在当地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公司带来了众多回头客。 市场调研发现,西方国家虽然通过销售和援助渠道向塞内加尔提供了部分农业机械设备,但售后服务却并不到位。 作业期结束后,农机常常因缺少配件而瘫痪。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确立了销售产品、售后服务、建立备件仓库的“家庭医生式”经营理念。 以Saint-Louis、Korda、Kaolak 3家直营店为核心,同时向其他客户销售产品。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并设立了 14 家经销店。 相对完善的区域布局帮助公司实现专职电话咨询服务、专职现场维修、专职配件物流供应。
此外,该公司还帮助数千人解决了就业和温饱问题。 在科达等远离首都的城市,SPEM经销商采用“底薪+销售提成”的月薪制度。 按全年计算,公司员工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远高于其他公司的工资。 等级。
SPEM在推动塞内加尔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探索,有效落实了“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促进中塞友谊的民间使者。 塞尔维亚农业部长穆萨·巴尔德、旅游部长阿利昂·萨尔先后莅临公司参观,盛赞公司为塞尔维亚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希望更多中国农机企业来塞尔维亚发展创业。
谈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王连芳表示,未来将加快探索海外产销一体化转型,取代“国内生产出货、海外组装销售”的传统模式。 目前,杰斯的生产车间已经能够制造部分零部件,当地从事焊接、装配等工作的熟练工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公司希望降低运输成本和服务价格,让中国农机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 非洲人。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