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全球5521家企业加入科学碳目标制药企业九成碳排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碳排放   科学   生物医药   供应链

2023-07-16 19:06:24 

炒股可以看金麒麟分析师研究报告,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在机会!

近年来,领先的跨国药企纷纷开始低碳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认为可持续发展蕴藏着潜在的增长机会。 不过,业内认为,中国企业在减少医疗保健行业碳足迹方面仍处于劣势。 在早期规划阶段。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能源转型高级项目经理唐为民近日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了一组最新数据:截至7月初,全球共有5521家企业参与能源转型。全球已加入科学目标倡议组织(SBTi),其中包括来自制药行业的120家,而中国大陆仅有10家制药企业。

SBTi 是一项全球倡议,旨在帮助企业制定符合《巴黎协定》将全球气温上升远低于 2°C 的目标的碳减排目标。 目前,参与的企业已超过全球企业市值的三分之一。 加入SBTi是中国企业碳减排标准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标志。

“10”是什么意思? 相关统计显示,2023年1月至2月,全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9341家。 截至2021年,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达563家。

这种巨大的数据差距反映出中国大型生物制药企业碳减排意识和能力的缺乏。 “目前,世界500强中有32家制药公司,其中20家制定了科学的碳目标。”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研究院院长谢安告诉记者。

生物医药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会产生多少碳排放? 当ESG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时,为何中国上市药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仍进展缓慢? 与大型药企相比,中小药企是否有减少碳排放的意愿和能力?

制药企业90%的碳排放来自供应链

长期以来,生物制药从未被贴上高耗能行业的标签。 然而,随着全球药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新药的不断推出,单一药品背后的能源消耗不容小觑。

根据全球技术咨询公司凯捷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赛诺菲、葛兰素史克或强生等大型制药公司每年消耗超过 3 太瓦时的能源(平均每销售额 10 美元)。 比率为0.7-1.0 kWh)。

部分制药环节能源消耗无法削减。 根据上述研究,为了遵守法规并确保患者完全安全,药品生产需要在流程的每一步持续严格地控制和监测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水平。 因此,供暖、通风和空调 (HVAC) 通常估计占总能源使用量的 50% 以上。 此外,蒸汽和水净化过程是灭菌方案的关键部分,也需要大量能源。

随着全球健康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至5%来自医疗保健领域(包括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等) 、医疗设备等)。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生物医药并非能源密集型行业,制药过程产生的碳排放比例并不大。 除了上述规模效应带来的碳排放问题外,生物医药行业中最值得关注且相对容易被忽视的碳排放问题在于供应链。

“医药行业在减碳方面与其他行业不同,医药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占比不到10%,其余90%以上来自供应链和价值链环节。” 阿斯利康合规保证中国区负责人陈忠杰告诉记者。

他认为,对于前10%的碳排放,药企与其他企业的减碳路径没有太大区别,即通过使用清洁能源、购买绿色证书、内部合规管理; 而对于最后90%的碳排放,医药企业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价值链杠杆作用,促进上下游协调减碳。

唐伟民对此表示赞同。 唐为民解释,企业减少碳排放主要考虑三个范围的碳排放。 其中,范围一为公司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直接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 范围二是企业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力或蒸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范围3是其供应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外购物品的上游排放、外购原材料的开采和生产等。

围绕生物医药,唐为民表示,作为高价值、高技术、精细化管理的产业,范围一、二类企业生产和废弃物的碳排放量较少。 换句话说,如果药企单打独斗减少碳排放,即使在提高能源效率和使用新能源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甚至达到50%的减碳目标,也可能只占不到一半。占碳排放总量的10%。 50% 的。

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研究_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方案_

“从全球企业制定科学碳目标的角度来看,如果范围3排放量占范围1、2和3总排放量的40%以上,企业必须制定‘雄心勃勃’的范围3减排目标,并涵盖范围 3 作为一个整体 至少 2/3 的排放量。 到目前为止,已有16%的SBTi公司设立了供应商,承诺实现基于科学的碳目标。”唐伟民说。

在谢安看来,供应链的减碳压力或许会反过来加速中国药企的低碳转型进程。

一方面,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生物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医药行业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低碳发展。全产业链循环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ESG理念的发展和深入,制药企业越来越重视全球供应链管理。 除了药品生产过程本身外,供应链的环保要求也将成为未来绿色产品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企业的ESG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谢安还认为,由于医药行业上游包含重排放行业,后者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监管标准也有所提高。 为了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制药企业还需要进一步量化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对自身业务和财务的影响。

跨国药企与中小企业的差距会拉大吗?

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方案__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研究

由于生物制药企业的碳排放问题主要是供应链造成的,而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存在差异,那么,在重塑医药行业价值链的过程中,双碳目标,中小药企与大企业、跨国企业的差距会拉大吗?

据谢安观察,在碳减排过程中,大企业和国际企业有其先发优势和影响力优势。 中小企业在碳减排意识和技术能力方面与先进企业确实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有限,短期内可能不愿意投入供应链的碳减排。其次,一些中小企业仍然有相对较低的成本。”粗放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对碳排放的构成缺乏清晰的认识。对于此类企业来说,核心要做的就是通过碳盘查找出主要排放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谢安说道。

为了弥补这部分缺口,谢安表示,需要依靠外力。

“从环境保护监管过程来看,我国目前已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重点排污单位环境信息公开等监管方式,可以监督指导各类制药企业的生产过程满足环保要求;同时很多大企业都在减碳,脱碳的时候往往会用到一些先进的技术,如果赋能一些风投机构或者行业龙头企业,也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企业加快减碳步伐。” 谢安说道。

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方案__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研究

唐为民分析,大小企业在供应链减排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 大企业有足够的资源来获取和采用国内外碳减排的前沿政策和技术。 但由于规模大、能源消耗原因复杂、需要权衡协调的内容较多,其碳减排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小企业在能源管理上可能有先天劣势,但更容易扭亏为盈,甚至可能弯腰。 道路超车。

综合来看,谢安表示,无论规模大小,中国药企的碳减排进程仍慢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背后,既有行业原因,也有能源供给侧和绿色评价机制的原因。

他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药企供应商数量众多,数据获取困难,且企业对单个供应商的影响力有限,这对药企供应商来说是一个挑战独立接受并制定减排目标; 从能源供给侧来看,对于包括医药企业在内的一些行业企业来说,自身的减排方式主要依靠绿色电力。 目前,电力市场正在发展,交易规模和范围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绿色电力的供应仍然有限。 从评价体系来看,中国药企的ESG整体评级正在逐步提升,而且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环境领域应对气候变化是首要问题的情况下,仍处于提高认识阶段。

开户炒股享福利,6.XX%新客户理财,盘前信号灯工具为您服务,一对一指导服务!

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方案__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研究

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研究__低碳医药碳链之路供应转型方案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