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当前的市场环境非常复杂,竞争也非常激烈。截至今年10月份,大众汽车的市场表现令人满意。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共同努力下,虽然整个燃油车市场已经萎缩了,但我们在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却增加了,ID.家族10月份销量突破2万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ID.3,大众在新能源领域前景看好,我们相信,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超过去年。”大众乘用车品牌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梅查(Stefan Mecha)表示。
事实上,在市场环境并不友善的2023年,大众品牌之所以能稳住身躯、逆市崛起,主要依靠两点——降本增效和开放合作。 前者主要体现在ID.3的价格优势上。 随着国内合资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未来ID.4、ID.6以及即将推出的ID.7系列的优势将逐渐显现; 后者主要体现在与小鹏汽车、国轩高科的合作,以及与中科创达、地平线等企业的合作。
“总之,大众汽车‘在中国,为中国’,将继续在这里推出新产品,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同时,我们将深度融入中国的出行生态。”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面对媒体提问时,孟霞曾表示大众品牌不会参与价格战。 不过,随着整个市场竞争的加剧,7月份,大众ID.3直接发起了降价攻势。 这次进攻的结果出奇的好。 该车销量连续四个月突破万辆,成为当之无愧的畅销车。
面对外界“降价损害品牌力”的质疑,上汽大众常务副总经理余敬民曾回应称,有销量才有品牌。 “只要有销量,我们就不会恐慌。‘量’的本质就是击倒,有一个牢不可破。” 真理叫做规模。 有了规模,才能向用户展示品牌价值,才会形成良性循环,不会被淘汰。 不被淘汰是对用户最大的责任,这也是公众必须承担的责任。”
在本次进博会上,孟霞更详细地阐释了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价格逻辑。 在他看来,ID.3的降价不同于一般的价格战行为。 此举并非短视,也不会以降低质量和损害利润为代价。
“质量永远比数量更重要,这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在销售方面出现很多无利可图或亏损的情况,就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盈利策略,以确保我们能够在财务上继续支持未来的发展。” 孟霞说道。
基于此,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取得了价格优势。 大众ID.3是上汽大众团队降本增效的一大体现。 据孟霞介绍,大众在华合资车企针对ID.4、ID.6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正在逐渐显现。 即将上市的ID.7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敲开市场的大门。
上述现有/即将推出的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 与大众安徽新产品以及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的新车型产品组合一起,将填补大众目前纯电动产品所有主流细分市场的竞争空间。 从此,该品牌也将正式吹响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号角。
据孟霞推测,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预计将达到2800万至3000万辆,长期来看仍有明显增长空间。 其中,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整个市场的50%,且规模还将不断增加。 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可能达到70%左右。
为了应对变化并保持未来市场的领先地位,除了纯电动产品外,大众汽车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内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的地位。 为此,大众汽车不惜进一步放开自主研发权,让上汽大众中国主导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
如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市场上有多种解决方案。 在孟霞看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结合大众汽车的优势,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车型。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想要成功,需要有独特的亮点。首先,和燃油车一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会发展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互联互通是非常重要的产品亮点。其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将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纯电动续航里程,这就需要厂家在成本和续航里程之间取得平衡,纯电动续航里程越长,成本就越高,因为电池成本还更高。但可以明确的是“如果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公里,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纯电动驾驶的需求。因此,续航里程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说非常重要。第三,价格必须有竞争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开放合作、面向未来
据孟夏介绍,在他来中国了解中国消费者之前,他对中国的印象是“文化源远流长,充满历史气息”。 当他真正来到中国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实际情况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Z世代,这就是年轻人的中国,和我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并不完全是互联网造成的。中国年轻人对于消费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们和以前的人不一样。” “观念是世代更替的标志之一,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遍。因此,我意识到中国传统很重要,但用户行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通过将这些文化认知的变化和差异转化为品牌运营,大众品牌现在应该做什么就变得清晰起来:在尊重传统和历史的同时寻求变革。 比如桑塔纳、宝来都是经典,但大众需要将这些经典融入到未来车型的开发中,而不是受其限制。
大众汽车对于变革和创新的渴望在本届进博会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进博会大众集团展台上,除了各品牌新车型亮相外,亮点之一是CARIAD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智能座舱模拟器测试机“Forward!Cube”。 在展示过程中,无论是与智能手机无缝连接的生态体验,还是利用车内算力激活车内音响、氛围灯、智能灯带、座椅等实现的相关功能手机上,一切都引人注目。 而从CARIAD中国展出的作品来看,大众这个曾经被贴上“死板”标签的企业也可以很年轻、时尚。
这无疑是大众汽车在华合作开放的成果。 比如上面提到的座舱,就是CARIAD中国与vivo联合研发的成果。 在汽车领域,大众汽车先后与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小鹏汽车等供应商和整车厂合作。 尤其是与小鹏汽车合作,基于后者的平台和技术打造大众品牌车型。 这种开放程度在大众品牌历史上也是相当高的。
“对于大众汽车来说,这无疑是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未来的明智之举。我们希望能够深度融入中国的生态系统。” 孟霞说道。 据了解,与小鹏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后,两家公司都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 围绕“2026年推出两款全新中型车”这一节点,双方就采购、研发、人员等进行了多轮交流,设立了生产计划等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我们建立了周会制度,双方团队每周都会密切沟通。我们会确保所有工作按照进度计划按计划进行。同时,双方管理层也会开会。”每月沟通一次,讨论重要原则。这不仅保证了我们在项目推进时间上达成共识,也促进了双方文化、制度和技术优势的融合。”
从双方的优势来看,此次合作极具互补性。 比如,何小鹏就曾在公开场合提到大众汽车在供应链体系方面的实力。 双方合作之初,大众用“技术非常扎实,成本并不出色”来评价小鹏G9汽车。 通过拆解,大众指出这款车的BOM成本高出25%。
除了小鹏汽车、vivo之外,大众汽车与国轩高科、地平线、中科创达等企业开放合作的成果也逐渐显现。 CARIAD中国开发的智能网联技术也将搭载在ID.7车型上。 梦霞对这辆车很有信心。 信心的来源不仅是上面提到的“有竞争力的价格”,还有中国研发的人机交互系统、优秀的语音识别能力和满足中国用户的能力。 定制导航系统等等。
正如孟霞所说,大众汽车的战略非常明确——继承过去,面向未来。 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中国生态圈,真正做到“在中国,为中国”,无疑是这个传统巨人面向未来的最佳方式。
查看类似文章: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