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王驰)从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到不断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深入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我国不断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互联网为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互联网治理方式、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等“十个坚持”重要原则。 专家表示,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网络安全,既是维护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基础,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资料图:江苏南通警方向市民宣传净化网络空间、打击网络谣言内容
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维护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
近年来,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中,往往伴随着网络谣言现象,有的舆情事件甚至是由网络谣言引发的。
“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主要表现在政府公信力受损、网络舆论失控等方面。由于客观存在的信息不畅,网络谣言往往歪曲社会热点事件的真相,诱发网络暴力等问题。”
为维护广大公众网络空间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环境,公安部从今年4月10日起开展为期100天的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 行动中,全国公安机关查处案件2300余起,整顿互联网平台企业近8000家(次),依法关闭违法账号21000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0.5万余条,有效净化了互联网生态。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二级巡视员张军兵21日在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犯罪的同时,还将大力加强网站平台整治,查处网络谣言发布、传播的责任主体。 特别是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平台和账号,将进一步予以处罚。
如何更好治理网络谣言,赵景武建议,依托多元化治理框架,政府、平台、公众、行业自律组织等共同参与网络谣言治理活动,在网络谣言产生、信息传播、信息泛滥等各个环节,采取信息屏蔽、限制用户权限、及时澄清谣言、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等措施。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总台总台记者 王驰 摄)
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除了网络谣言外,信息泄露也是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网络安全风险之一。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基于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给我们带来福祉和帮助的同时,也给我们个人信息的保护带来了挑战。 近期,多起利用“AI换脸”等技术进行诈骗的案件,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难点在于一些市场主体未经授权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但由于技术差距的存在,用户很难及时发现这些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赵精武指出。
随着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了《生成型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侵犯个人信息权、传播虚假信息、数据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除了打破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之外,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人信息监管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安全有着巨大的前景,网络安全行业也应用了很多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灿华在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用于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提高个人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保护水平。
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使用的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攻击基础网络设施、窃取重要数据等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为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全力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自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它从分析识别、安全防护、检测评估、监测预警、主动防御、事件处理等方面,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引。
此外,记者从公安部获悉,针对非法侵入、控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重要数据等行为,公安机关深挖开展黑客活动并提供工具、洗钱等服务的团伙和个人,严惩犯罪分子。 这有效保障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全力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刘灿华强调,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参与。 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提高网络法律实施水平,还要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提高企业维护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
同时,刘灿华建议广大网民也应提高网络素养和安全意识,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警惕网络诈骗,发现网络安全事件或威胁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或组织举报。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