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发布了“2023年全球农业研究热点与前沿”。 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科技信息分析与评价创新团队编写,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2018年至2022年SCI论文和CSCD论文数据。运用共引理论和语义聚类方法,最终筛选出9个农业学科的62个农业研究热点,其中12个最具前瞻性,被确定为农业研究前沿。 报告显示,在九大学科中,中国有八个学科的热点前沿表现排名第一。
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周清波在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上致辞。中科院供图农业科学
中国科研与世界深度融合
据介绍,全球农业热点前沿研究已成为全球重大战略共识,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重点关注安全高效的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畜禽绿色低碳养殖、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及实施途径、气候变化危害评估与减缓等。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正在向纵深、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不断赋能农业前沿研究的发展,“如作物性状基因表达调控、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多源微生物的应用等”。遥感技术在农作物产量估算、粮食供应链的弹性及其优化等热点领域,新技术在调控生物功能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周庆波说。 。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科技发展后发国家。 周清波介绍,当前,我国在创新养殖技术、智慧农业、有效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等领域发展迅速。 中国国家重大农业战略需求走在全球农业热点前列。 话题之间契合度很高,这说明我国农业科研热点、前沿话题与世界深度融合。 “这种整合主要体现在对形成重要作物性状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分析以及多源遥感技术在作物产量估算中的应用。” 从事应用、食品供应链弹性与优化、农产品功能成分肠道健康调节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传感技术、农产品加工优质利用等热点前沿创新研究副产品。”他解释道。
中国学科开始领先世界
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国家综合绩效得分、总体贡献、影响力和引领性均位居全球第一,我国农业热点前沿研究的主动性和活跃度不断增强。
9大学科中,中国8个学科的热点前沿表现位居第一。 学科水平逐步开始领先世界,学科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改善。 62个研究前沿中,我国有41个热点前沿表现力排名第一,占比66.1%,热点研究持续活跃; 12个研究前沿中,我国有10个前沿国家表现力排名第一,数量占比提升3.3%,前瞻性研究的捕捉力和主动性大幅提升。
“我们发现,与之前五年滚动周期(2017-2021)相比,近五年(2018-2022),我国农业研究热点整体表现全面提升,全球份额从28.42 % 至 35.15%。 %,国家贡献全球占比从31.69%提升至41.71%,全球影响力占比从35.24提升至40.45%,全球领导力占比从18.32%提升至23.67%,充分说明了前沿成果中国农业热点研究产量不断增加,起主导作用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影响力不断升温。 当前,我们要着力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周庆波说。
弥补短板,获得核心国际话语权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亟待填补的短板。 报告显示,中国在农业经济和政策学科方面的国民表现相对较弱。 全球农业经济与政策学科机构绩效TOP5榜单中没有中国机构。 “要呼吁对农业科研实行深入分类管理,稳定支持国家需求导向。” 优势学科和优势机构,支持优势学科有潜力的机构,有选择地支持薄弱学科的自由探索性研究,鼓励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相结合,逐步将相关研究转化为应用,鼓励机构协同研究。 不断提升学科领域热点和前沿的整体优势,掌握国际核心话语权。”周清波说。
报告还比较了中美两国在热点研究前沿的机构集中度。 结果显示,我国研究前沿排名TOP1的优势机构集中度较高,排名TOP3和TOP10的机构集中度逐渐接近美国,几乎与美国持平。 “就中型机构而言,我国潜力巨大的机构数量远多于美国。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机构潜力股的作用,扬长避短,各有千秋。”同时,如何有效配置和重组优势资源,集聚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塑造未来发展优势,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未来农业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视和提高。” 周清波说道。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唐正主编、王欣校对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