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人士透露,华东房企上市公司中骏集团计划于8月推动中期票据发行,发行规模不超过7亿元,中债增发将提供充分保证。 7月27日,中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正在努力,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近期,两家民营房企借助中债增发完成债券发行。
7月24日,新城控股成功发行2023年以来首期中期票据,发行规模8.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4%,由中债曾担保。 6月中旬,新城控股还联合证金公司、地方担保公司、证券公司等多家机构,以“央地方合作”增信新模式,发行了江苏省首单11亿元公司债券。
7月中旬,民营地产公司新湖中宝也发行了规模7亿元的中期票据。 这是该公司近两年来首次成功发行境内债券,也是浙江省首家获得“第二支箭”帮助的企业。 私营住房企业。
虽然政府对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的支持从2022年就开始了,但当年11月就推出了“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兰介绍,在“第二支箭”框架下,2022年四季度以来,累计发行民营房企债券约260亿元已提供。 增信支持。 其中,已成功发行债券的房地产企业包括碧桂园、新城控股、美的地产、卓越、雅居乐、中骏等,“第二支箭”的支持范围正在扩大。
7月中旬,商会召集部分民营企业召开融资座谈会,包括新希望、新城控股、碧桂园等一些民营地产企业也参加了。 座谈会提到,扎实推进“第二支箭”工作,继续支持民间房地产和工业企业债券融资。
此外,证监会7月24-25日召开的2023年年中工作座谈会也指出,要坚持股债联动,继续保持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稳定。资本市场。
事实上,监管层对于房地产融资一直保持着支持的态度。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民营房企的融资渠道仍然不畅通。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80家典型房企融资额2965亿元,同比下降30%。 其中,发债企业多为“老面孔”,半数以上企业为国企、央企,包括厦门国贸、首都华侨城等,且规模较大债券发行量已达数百亿; 而民营企业仅有碧桂园、雅居乐、新希望等少数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8亿。 一些民营房地产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企业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出现太多改善的迹象。
除了直接支持发债融资之外,7月中旬,监管层还将“金融十六条”中适用期限的两项政策延长至2024年12月末。此次涉及的两项政策分别是“支持发债融资”。合理拓展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业内认为,2022年11月发布的“金融16条措施”意味着政策救助方向转向“救助项目+救助企业”,这在融资端对房企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中,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合理延长房地产企业股票融资,有利于缓解房地产企业现金流压力,给房地产企业更多的喘息时间。
天风证券研报显示,2023年至7月14日,房地产债展期总额为1639亿元,较2022年7月首增长62.3%。2022年11月“金融16条措施”出台后其中,房地产企业债券展期规模大幅增加。
不过,多位房地产企业人士也向记者反映,各地、各家银行情况不同,没有统一标准,不少项目开发贷款延期仍难以实现。
华东某房企人士表示,能获得新增开发贷款的项目几乎没有,“金融十六条”支持的存量开发贷款延期也不好谈。 另一家目前没有生命危险的房地产公司内部人士也透露,推进该项目开发贷款延期的难度很大,银行可能仍对未来还款存在担忧。
这种担忧可能还是来自于目前依然低迷的销售。 在融资渠道基本封闭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入基本上依赖于销售收入。 但7月以来,楼市表现依然惨淡。 此前,华东地区一家房地产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本月到目前为止,(销售)情况极差。” 即使在上海,一些非核心区域的项目销售也比较困难,开发商也纷纷开始布局促销。
现在就送你60元福利红包,无套路直接提现~~~快来参加活动吧!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