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资管新规正式实施一年半以来,银行间理财市场似乎经历了一次“轮回”。 从去年开始,银行理财市场快速扩张,引发存款流动,今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资金回流存款。 作为资管市场重要一极的银行理财规模在6月底被公募基金超越。
8月4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银行机构265家,现有理财产品3.71万种,理财公司30家,较年初增长6.88%; 但现有规模大幅下降至25.34万亿元,同比下降13.07%。 再次收缩; 与此同时,上半年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达27.69万亿元,占据资管市场C位。
“6月理财规模大幅下滑是由于商业银行面临季末考核,理财资金阶段性回归银行资产负债表。今年6月理财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低于去年同期的原因是资产负债表上的存款余额高于往年,因此存款压力较小。 对于资管渠道的潮起潮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确发表了看法。
但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的对比并没有凸显出居民基金积极的投资情绪。 由于上半年A股市场疲软,盈利效果不佳,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银行理财存量规模仅增加4200亿元; 公募基金市场规模也仅增加1.02万亿元,增值部分仍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机构为投资者赚取的收入。
规模化的真正效益
事实上,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有所下降。
8月9日,《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从市场规模来看,上半年末理财规模规模本年同比下降,降幅为8.35%,同比有所下降。 13.07%; 同时,根据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同比下降12.14%,环比下降。月环比下降9.87%。
从规模上看,虽然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加了4200亿元,但也根据报告数据,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为投资者创造了3310亿元的收入; 另一项数据显示,银行理财存在规模仍在减少。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产品1.52万只,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 与剩余25.34万亿元相比,赎回了2.41万亿元。
不过,与一季度相比,本次赎回数据呈现上升趋势。 一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同比下降12.14%。 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前三个月,整体赎回规模近6万亿元。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院刘银平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增幅已超过一半。 在维护产品与市场环境关系的同时,合理打造自身特色尤为重要。
尽管公募基金在资管市场占据C位,但记者发现,上半年新基金的发行情况却难言乐观。 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场公募基金新增规模约5200亿元,约占2022年全年的40%; 与过去五年相比,2023年新增公募基金规模预计,2020年和2021年是公募基金发行大年,新增规模连续两年超过2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上半年,没有新发行基金募集金额超过100亿元,募集规模最高的新发行基金类型多为中长期纯债券基金、混合债券型基金等。级别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券基金、主动股票型产品并不多见。
下半年还能有增量吗
“下半年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是否会出现增量井喷,还是要看资本市场的表现。银行理财折算净值后,收益率表现一年多来表现逊于银行,尤其是一些中低风险的理财,出现了亏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事实上,银行理财有很大一部分配置给了公募基金;判断从上半年公开市场的募资情况来看,权益类产品也难销,这说明投资者的信心恢复需要时间。” 8月9日,上海某公募基金权益部负责人陈芳(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在“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政策要求下,公募行业近期动作迅速。 一方面,多只基金宣布解除“限购”,增加市场活跃度; 一方面,部分基金经理“真金白银”自购,提振了市场信心。
就在8月8日,华南某公募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一只指数基金即日起恢复大额申购(含定期定投)及转入业务,并注销华南某指数基金A类股票。 100万元及C类股。 50万元大额采购(含定期固定投资)及转入业务限额。 这也是该基金自2022年10月26日实施大额限购后的首次开放。 其基金经理表示,此举主要是基于资本市场活跃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考虑。
同日,上海富国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目前运营顺利。 考虑到此前影响因素已消除,基金自8月9日起恢复大额申购、转换、划拨。定投固定投资业务。 此前,该基金已于3月16日起暂停受理该基金各基金份额的单一基金账户每日累计金额超过2万元(不含)的申购、转换和定期额度投资业务申请。
此外,7月24日以来,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春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机构相继宣布取消大额申购限制。
“7月高层会议定下了激活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调。基金解禁向市场释放了两个积极信号:一是当前市场处于底部,未来机遇大于机遇”。二是吸引资金,为基金补充弹药,有望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提振投资者信心。” 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孙桂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多只基金解除“限购”外,还有公募基金管理人大举自购,用“真钱”。 8月1日,华夏基金公告称,公司基金经理李岩近期出资200万元,认购华夏兴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华夏产业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各100万元。 。
对此,孙贵平也认为,自购行为使得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高度绑定,也表明了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决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投资者信心,缓解投资焦虑,也有利于基金产品的对外营销。
对于未来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的变化,明明表示并不担心。 他指出,财富管理规模季节性趋势明显,季末大幅下降,季初大幅上升。 此前,2014年至2022年7月财富管理规模平均增幅约为1.7万亿元,因此他预测2023年7月财富管理规模增幅应该在1.5万亿元以上。 就下半年来看,居民恢复消费前积累的超额储蓄规模较为有限,购房需求也难以增加。 对储蓄的分流作用较小,超额储蓄回归银行理财的概率最大。 此前银行理财返还资产负债表的存款中,78%以上是活期存款或期限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返还理财不存在障碍。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