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他认为观察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关注两个视角。 一是基础尺寸。 我国GDP总量已突破120万亿元。 在基数大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很高的速度了。 第二,要平衡好经济增长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 我国经济需要合理的增长速度,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更重要。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潘功胜表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体系中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小。 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和去风险,高风险中小银行的数量已较高峰期减少了一半。 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风险降低计划,进一步降低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体系,完善硬约束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增强小微企业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中型金融机构。
对于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表示,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80%左右是个人住房贷款。 在中国,我们一直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金融体系的溢出效应总体上是可控的。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削弱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溢出效应。 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无差别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金融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潘功胜表示,总体而言,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轻。 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 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以实物资产支撑,为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正外部性。 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大多集中在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有自行化解债务的能力。 他表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步化解债务风险。 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向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提供紧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资料图:中国证监会。中新社记者 张浩 摄
只有控制过度杠杆,市场才能稳定、长期。
易会满表示,防范风险是加强监管的主要目标,加强监管是防范风险的有效途径。 两者都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分析,从近年来的发展模式和监管实践来看,资本市场风险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一是杠杆过高甚至失控。 二是创新与监管不平衡。 三是欺诈和假冒。 四是失信。 五是主体责任缺失。
易会满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15年我国股市异常波动、杠杆失控等都是重要触发因素。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境内外、表内外、场外工具盲目融资扩张,最终出现爆炸。 教训是惨痛的。 我们明白,只有控制过度杠杆,市场才能实现稳定、长期发展。
登记制度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
“全面加强机构监管、行为监管、职能监管、穿透监管、持续监管。” 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要重点聚焦法律治本问题。 二是突出改革开放。 三是突出能力提升。 四是突出合力运用。
他指出,要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合作,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打假打假制度机制,推动完善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对不履行职责的中介机构,我们将予以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强化全过程监管执法,严禁“无证驾驶”,严肃查处“违照行为”。
易会满表示,登记制改革绝不是放松监管,而是实现有效的市场和有前途的政府更好的结合。 坚持注册制基本结构,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深化和固化,动态评估和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 同时,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支持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国内“智慧基金”,促进产业做强机构,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领先能力,走自己的路。
资料图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外资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宽
李云泽表示,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止,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
“近年来,我们与国际接轨,完善了一系列监管规则。近期,我们全面修订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方法和资本管理办法。” 李云泽表示,我们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体系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李云泽指出,中国金融业开放是主动开放、稳健有序开放、互利开放。 目前,全球3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在华设有分支机构,全球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中近一半已进入中国市场。
他还表示,中国经济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增速。 与此同时,新动能加速培育,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增长。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三新”蓬勃发展。 中国银行业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发展。 近三年,银行信贷年均增速11.2%,高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约5个百分点。 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银行业平稳发展的势头也不会改变。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