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要与时俱进地往前发展,餐饮行业也一样。
有餐饮老板认为,只要自己产品好,顾客就会买账,于是不断地升级食材,深入原产地,精选好食材,精研配方……
还有一些餐饮品牌,做了十几年也有好几家直营店,但是生意就是不温不火,有一定规模但并无品牌势能。想要打造品牌吧,又不得其法……
更甚者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了,自己也转型,或者看到其他餐饮人走品类战略、聚焦爆品,自己也学着做,不仅生意没上来,还把之前辛苦赚的钱都扔了进去。
在餐饮行业,大多数老板都是这样,干了十几年餐饮,赚了一些辛苦钱,但想要把品牌做大做强,却总是力不从心,这不是说他们的能力不够,也不是说他们不够努力,而是他们总是跳不出固有的思维认知误区。
1
经验主义:
由于前期赚了钱,
就觉得自己知道怎么做餐饮了
实践经验得知,大多数餐饮人由于自己前期赚了大钱,就觉得自己知道怎么做餐饮了,怎么打造品牌了。
就比如奈雪的茶赵林,把奈雪的茶做起来了之后,感觉自己懂得了品牌经营之道,觉得自己做什么都能成,又搞了台盖以及其他的一些品牌,只有触撞南墙才收敛,才有市场的敬畏之心。
在商业坎途上,作为创始人永远要如履薄冰,谨慎前行。你看海底捞董事长张勇,什么时候在人前露脸了?到处讲课了?
在这一点上,喜茶的创始人聂云宸就是一个可怕的对手,颇有海底捞张勇的风范。
2
趋势误判:
把握不到顾客深层次的需求
但凡能够成功的品牌一定是基于消费者的洞察,把握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这一点上奈雪的茶就做的很好,当初他们观察到消费者觉得奶茶是一个低端的产品,价格低,形象差,与星巴克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奈雪的茶横空出世,不仅价格定在了30+,渠道选择购物中心,并且紧紧挨着星巴克门店开,伴大款借势能,同时还只开大店,装修富有情怀,一下子就击中女性群体的软肋:再也不需要去星巴克装X了,有更好的去处了。
相反的例子就是李宁的在12年推出的“90后李宁”,丧失了原来的忠实顾客,也没讨好真正的90后,最后把中国体育鞋服一哥的宝座拱手让给了安踏,后者实质是前者的十数倍!
3
产品主义:
只埋头做产品,顾客却感知不到你产品的好
自从巴奴喊出“产品主义”,大多数餐饮人都在产品上下功夫,拜托,你要明白,巴奴的战略是什么。作为火锅的黑马,其战略是借助海底捞“服务主义”的势能,做稳自己的根基。
更有甚者还有很多人跟风学习巴奴的爆品战略,聚焦于毛肚。
巴奴真的是靠“产品主义”成功的,是毛肚成就了巴奴,还是巴奴成就了毛肚?你知道巴奴为产品主义、毛肚每年投入3000万的市场费用吗?
大多数老板只埋头做出好的产品,但你的好产品怎么让顾客感知到了呢?
好的产品首先你要提炼出价值来,告诉顾客为什么我的更好吃!
顾客对于“好吃”与“难吃”是能够分辨出来的,但是“好吃”与“更好吃”是很难感受出来的,你与其把资源投入到顾客感受不到的地方,为什么不把资源投入到顾客能够明显感受的地方呢?
你以为我说的是,要明厨亮档,要米饭换成五常大米,用农夫山泉煮大米,还是说在店门口做一些夸张的食材展示?
如果你还只是想到这些,你还是没有跳出餐饮的固有认知里。
4
内部思维:
不能把自身的竞争优势转化为顾客的认知优势
就算你有好的产品,你也要把你的竞争优势转化为顾客的认知优势。
现在湘菜的两个品牌在深圳斗争的火热,分别是费大厨和农耕记。
费大厨拿下长沙认知高地
农耕记门店的极致乡村风
费大厨在把竞争优势转化为顾客的认知优势上就做的很好。
费大厨的品牌战略很清晰:
1,聚焦于辣椒炒肉,逻辑是这样的,当你想吃湘菜时,想起湘菜的代表菜是什么?
上一条: 一条广告语,让这家餐厅月营业额增加52万!餐厅广告语6大法则
下一条: 36年只做一张饼,顾客排队7小时:时间是餐饮最大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