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村》主创团队向大家介绍创作历程。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东南网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刘玮)“当我们走进村子,感受到的是老手艺人对传承的热情和匠心的坚持,这些让我们感触很深。”1月12日,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匠人精神为题材的纪录片《匠村》看片会上,该片导演陈春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颇为感慨地说道。 据了解,《匠村》以福建芷溪花灯为主线,通过龙岩芷溪村的5位手艺人来呈现闽西客家人的手艺自信和人情美好。看片会现场,主创导演陈春光、运营总策划胡薇、制片人江翠翠,以及总策划杨天吉、杨天鑫,艺术顾问吴蔚琨、林新友等向大家介绍了创作历程。当天,来自全国各地逾200多位影迷齐聚一堂观看这部感人、走心的纪录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溪花灯工艺制作传承人黄世平带着亲手做的花灯,送给到场的“小影迷”们,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村是什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发展、传承的所在;是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网络;是城市化以后,人们“解甲归田”“衣锦还乡”的归宿;是身居城市的我们精神所向往的净土。 陈春光表示,《匠村》试图找寻的是曾经遍布于中国大地,如今却是多数人陌生的、回不去的“故乡”的样子。现在大的环境其实大家都在讲传承,但真正用实际行动在坚持的却不多。“在这个村子里,我们看到不少老手艺人,还有年轻人,他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自发地去做这件事,这些小小的细节深深地打动我们。其实,这可能也是大家现在经常讲的“回不去的故乡”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而我们希望把这样的场景呈现出来,最后能让大家有一些共鸣和触动,后续我们也会继续去创作这一系列题材的内容。” 谈及未来拍摄方向,陈春光说:“接下去应该会拍我们的闽南文化,我是泉州永春人,可能会将闽南文化作为一个大的方向去寻找创作的题材。” 上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