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白酒有风险?严查、整改! 厦门市食安办开展“月月十九查酒”行动,针对散装酒进行专项检查 执法人员检查散装酒标签是否规范。记者 彭怡郡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彭怡郡 通讯员 陈博儒 韩嵩松)商家经营不规范,卖的散装酒可能有风险。昨日,由厦门市食安办组织开展的“月月十九查酒”行动邀请厦门市酒类行业销售协会代表和记者一起,针对散装酒开展检查。 问题1 检验报告不完整 进货查验未落实 检查的第一站是位于同安大同街道的林香粉酒类经营部。这家店铺经营了15年,主要销售的是竹坝米酒。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家店的进货记录以及进购的米酒检验报告、合格证明等都不完整,也无法提供进货厂家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时还存在散装酒的标签内容不规范等问题。 现场,执法人员还看到十多个用于分装米酒的塑料桶。这些塑料桶清洗不到位,打开后里面还残留米酒。“散装酒不能用塑料桶长时间盛放,容易析出塑化剂,应该使用玻璃瓶。”大同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中队长余权华说。而且,现场分装出售的米酒就摆在地上,没有离地10厘米,店内人员未持有有效期内的健康证。 问题1 标签内容不规范 瓶身积灰易污染 执法人员又来到位于大同街道的百世泉酒类经营部。执法人员依次检查店内每一种酒的进货凭证,发现这家店进货凭证保存完整,但散装酒标签内容不完整。 在销售区,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酒的瓶身只有编号,没有外包装和标签。店家表示,这些是试样品,不对外销售。执法人员表示,试样品要合理存放,不可以摆放在销售区。 位于阳翟市场旁的李玉辉酒业经营部同样经营散装酒,虽可提供进货商资质,但进货单和检验报告不齐全,且店员没办理健康证。“接触散装食品的从业人员须办理健康证,确保身体健康,没有传染性疾病。”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人员叶子欢说。 此外,这家店里盛放散装酒的瓶子积灰严重,瓶子标签内容也不完整,有些标签已脱落。“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时,应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络方式等内容。”叶子欢说。 上一条: 福建首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