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平台赋能,燕窝全产业链渐成

时间:2020-10-10 14:49:29  来源:搜虎网  作者:青鸾传媒

厦门发挥自贸片区优势,搭建燕窝产业发展平台,推动当地成为东南亚地区正规燕窝集散中心

平台赋能,燕窝全产业链渐成

东南网10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廖丽萍 通讯员 叶欣)燕窝是主产地在“海丝”沿线东南亚国家的“一带一路”特色产品,全球90%的燕窝销往中国。作为“海丝”桥头堡,厦门既有燕窝消费和贸易基础,也是国内即食燕窝加工基地和品牌聚集地。厦门充分挖掘优势,在厦门自贸片区建立进口毛燕查验、暂存及指定加工一体化平台和东南燕都产业园,构建燕窝全产业链生态圈。

今年初,燕窝行业原料生产因疫情受限,毛燕进出口受影响严重。针对相关问题,厦门自贸委、海关等部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在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严防疫情传入风险,保障原料安全,有力地促进了燕窝产能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一体化平台累计进口净燕以及毛燕4767.6公斤。

突破准入门槛

东南燕都项目位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拥有进口毛燕查验、暂存及指定加工一体化平台和东南燕都产业园两大载体。燕安居(厦门)集团有限公司、东南燕都董事长骆义宁表示,一体化平台是毛燕进口基础配套平台,可对进口毛燕进行查验、暂存、消杀和指定加工服务。

近日,记者走进一体化平台,看到200余名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统一对运输进口毛燕到平台的车辆进行消杀;车辆消杀后把毛燕运到仓库分开储存;再由微波杀菌机对毛燕进行杀菌。据介绍,相比传统的蒸汽消杀,这些自主研发的微波杀菌机,能够确保在燕窝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杀灭相关病毒,成为燕窝平台的一道关键技术。

事实上,毛燕只做去除粪便、土壤以及一般杂质的初级处理,作为农产品有其特殊性。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面临无法正式进口的困境。

“这是一场从0到1的跨越。”骆义宁说,尽管厦门有燕窝消费和贸易的基础,也是国内即食燕窝加工基地和品牌聚集地,但对于进口毛燕,此前并无文件规定如何操作,亦没有先例可供参照。

破局,唯有先行先试。骆义宁告诉记者,厦门自贸委、海关、海沧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不仅专门建立协作组,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论证,制定平台建设方案、相关规程及监管措施,还将其列入厦门自贸片区打造的重点平台,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燕窝平台很快突破了国家准入门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8年7月,一体化平台的配套加工工厂



上一条: 中秋国庆假期出省游 厦门人最爱去江西
下一条: 夜晨秋意渐浓 厦门未来一周最低气温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