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全面“禁塑” 商家准备好了吗?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商家已主动使用环保包装,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杨霞瑜)在厦门实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将于本月底升级为“禁塑令”,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从“有偿使用”变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将禁止使用。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厦门景区、大型商超、餐饮店发现,一些商家已经主动使用环保包装,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餐饮行业 规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走访地点:SM新生活广场的星巴克店、喜茶店、必胜客、KOI门店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倡议已久,但此次是明确禁止使用了。在SM新生活广场的星巴克店内,记者看到外卖架上的饮品均采用环保包装及纸质吸管,部分饮品更是采用了无须使用吸管的杯盖设计。和星巴克一样,外卖订单络绎不绝的喜茶店内,也是采用环保纸袋及纸质吸管的外卖包装。 “外卖包装已从塑料袋更改为环保纸袋且不配备吸管”,必胜客的值班经理杨扬伟告诉记者,店铺内的塑料吸管,也均更换为纸吸管了,不过为了更好地支持环保理念,我们建议堂食客人尽量不使用纸吸管。 记者走访中发现,KOI不少门店仍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据店员介绍,公司已经准备好可降解的塑料袋及纸吸管,将于下月启动使用。而仍然在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的哈根达斯店内,不少店员表示并不清楚相关规定。 景区景点 规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走访地点:鼓浪屿龙头路蛋满灌小吃店、赵小姐的店、黄远堂凤梨酥 记者来到了聚集无数网红美食的鼓浪屿龙头路,在不少网红店均发现一次性塑料餐具。在“蛋满灌”小吃店内,记者看到,顾客点好单后,从师傅手上接过由一次性纸碗乘着的食物后,拿起一次性的塑料勺子,便入座用餐了。 据了解,不少店家均表示并不清楚“禁塑令”的相关规定,并且看到同行的餐具也都是一次性塑料用品居多,特别是外卖时,很难避免一次性勺子的使用。 不过,与网红美食店不同,当记者来到像“赵小姐的店”“黄远堂凤梨酥”等网红品牌店时,并未发现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店家提供的是可二次使用的纸袋。那么一次性塑料制品与纸袋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对比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监事长胡艺忠介绍,新规的落地执行,其实对厂家的挑战较大,“我们很高兴看到厦门部分厂家已经在为此做出改变,原本生产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厂家,配合新规,更改了制作工艺,转为生产可降解的塑料餐具”。 商场超市 规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走访地点:SM城市广场的沃尔玛超市、磐基中心的元初食品店 17时,记者来到位于SM城市广场的沃尔玛超市,不少顾客在结账买单时,仍会购买使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截至发稿时,超市提供的仍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 “我们正在陆续替换中”,据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部福建区域经理于宁介绍,沃尔玛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同时也响应政府号召使用可降解购物袋,将在月底前陆续完成可降解塑料袋的替换工作。 记者来到位于磐基中心的元初食品店发现,目前店铺内使用频率较多的仍然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我们目前有提供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元初食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降解塑料袋的费用比较高,所以选择的顾客并不多。 此外,记者了解到山姆会员店、Ole’精品超市、屈臣氏等知名商家早已开始使用可降解的购物袋。 上一条: 如何办好办亮城市学习平台? 听来自深圳等7地负责人做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