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已有22家新冠病毒疫苗指定接种点 厦门累计接种4.5万人,接下来将逐步扩大接种范围 厦门晚报讯(记者 匡惟) 【现场】 接种有序进行,接种后需留观半小时 昨天上午,记者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三号楼一楼看到,这里专门开辟出一个区域作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分接种候种区、接种区、观察区,另外,医院还设置了异常反应处置室,配备急救设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以迅速处置。 现场有不少市民正在接种。在候种区测量体温、填写新冠病毒疫苗知情同意书、询问健康史等流程后,市民郑先生进入接种区接种。接种结束后,他在观察区观察半个小时后方才离去。 据介绍,受种者在保证自愿接种的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测量体温、登记健康信息,经筛选确定符合接种条件后,才可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间隔28天,紧急情况下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已指定22家医疗机构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其中10家为三级综合性医院,12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计划】 九类重点人群首批接种,春节前完成 据了解,目前整个福建省接种的是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厦门市首批12万支疫苗全部到位,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市、区两级疾控中心逐级供应到指定接种单位。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厦门正在开展九类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自去年12月14日启动至今,全市已累计接种45023人。其余人员将于春节前完成接种。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姚冠华介绍,厦门目前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疫苗接种,下一步厦门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扩大到普通人群疫苗接种,力争通过主动免疫的方式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使得新冠肺炎疫情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控制。 【健康提醒】 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 仍需做好防护 市疾控专家介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常规接种的灭活疫苗接近。少部分人会出现接种部位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一般反应,还有极少数人会出现发热、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一般在两到三天后会自行消失。目前,厦门已接种人群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打完疫苗以后肯定是不能摘口罩的。目前接种疫苗的只是少部分重点人群,暂时无法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所以不管是否接种了疫苗,我们仍需做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勤通风等防疫措施。”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马姗姗提醒。 【疫情通报】 国家卫健委: 1月6日0时 上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