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辽夏金元服饰形制中的演进过程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服饰   民族   出土   织物   元代

2023-11-28 22:01:56 

关键词:服饰文化; 辽、夏、金、元; 古老的民族融合; 中国文化认同

服饰的变化是中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明显标志之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固化提供了历史基础。 在北方民族服饰的发展过程中,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奠定了服饰文化交流融合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服饰的融合,开辟了以唐代中原礼制为代表的中国冠制与鲜卑融合形成的传统常服“双轨制”服饰与西胡服饰奠定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基础。 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中,已出现丝织物包裹青铜器的痕迹。 辽、夏、金、元时期的丝织品更为丰富。 在丝织种类、装饰风格、编织技艺上,主要融入了唐宋文化的元素,以及中亚、西亚文化的影响,更细致地体现了北方民族和中原地区的特色。 农耕民族与西域民族文化碰撞、包容、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

_辽宋夏金元时期结构图_辽宋夏金元时期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实验小学的畲族师生,身着民族服装,深入历史古村豫园,体验传统文化、体育、游戏、美食、歌曲畲族人民。通讯员连旭民 摄

服装形态的传承与融合

《尚书正义》注《华夏》:“冠之冠曰华章,大国曰夏”。 中国文化中的服装不仅仅是衣服,还承载着展示礼仪、尊严、地位的功能,这都体现在服装的造型上。 特别明显。 然而,服饰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变化是与各民族交往、互动的历史融为一体的。

辽朝由“北国制、南汉制”转变为“大理与汉服相结合”。 辽初,南北风俗分立,建立衣帽制度。 据《辽史·衣卫志2》记载,辽初,北班班的服饰以契丹人习俗的袍服为主,男女皆宜,上下相同。 南族汉族穿着汉族服饰。 契丹建立辽朝后,开始形成分南北的冠带制度。 南蛮服饰继承了后晋的制度,直到辽代中期才进行改革。 “干亨以后,大理都用汉服,即使是北方的三品以上;崇熙以后,大理就与汉服合并了。” [1] 可见,辽代中期以后,对服饰的严格规定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契丹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与融合的程度逐渐加深。 契丹人可以穿汉服,汉人也可以穿契丹服装。 辽代服饰制度的变迁,体现了当时朝廷与民间广泛的文化交流与互鉴。

西夏官服融合了多民族特色。 关于西夏文武官员和百姓的服饰,《宋史·夏国传》中记载:“文资有夫头、袈裟、紫衣、斐衣;武官穿金衣”。云冠银冠、银柱金冠、黑漆冠、衣紫漩涡、镀金银带、挂毯……”[2]由此可见,西夏文官的服饰有宋代流行的是服头,但武官服装却有北方游牧民族流行的“捆绑带”。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显示,西夏服饰主要受宋代影响。 但由于创建西夏政权的“党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戴毡冠、窄袖衫、系“袄带”等习俗也与吐蕃、回鹘、契丹、女真。

元代服饰继承汉制,有自己的特色。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饰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元代的丝绸服饰,无论是文献记载的人名,还是墓葬壁画中人物的服饰,还是出土器物的款式,基本上继承了两宋的服饰艺术。 其中,官服长期沿袭宋式。 直到元英宗时期,皇帝及数百种官服才参照古代制度制定。 但它们与汉制仍有相似之处。 《元史·御府志》记载,元代曾明令“庶人不得佩赤赭”,这与《旧唐书·御府志》一致。规定:“百姓不得以红色、黄色为饰物”。 有一致性,黄色与帝王服饰的关联也是元代服饰制度与汉制融合的体现。

服装技术的相互学习与推广

辽宋夏金元时期_辽宋夏金元时期结构图_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生产丝绸的国家。 蚕、丝织物等实物在5000多年前就已出现。 各地出土的罗布、丝床单、丝带不断地填补着我国服装发展的历史。 丝绸面料的早期使用也为服装技术的交流和发展留下了足够的时间。

辽代的服饰工艺和装饰手法与唐宋有关。 祖吾汗时期契丹人就开始发展纺织业。 到了耶律阿保机叔叔兰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种桑、亚麻、织布了。 辽宁省法库县野毛台辽七号墓出土的冠、袍、上衣、裙、裤、裤、手套、靴等,材质有丝、纱、罗、绮、锦、绒等。内蒙古科右中旗代琴塔拉辽墓出土的帽、袍、袍、上衣、裤、短裤、裙及布料,材质有锦、绫、旗、罗、缂丝、丝绸等。辽野陆羽墓出土的丝织品有棉袍、织锦的款式。 这些辽初锦、帛、帛、袍的制作工艺,有很多唐代服饰艺术的元素。 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出土的烟色漆金印四线牡丹纹。 这种漆金印花布是宋代流行的织造工艺。 内蒙古科左中旗晓努日木廖墓出土的纱、旗、绫、锦、罗、丝,工艺精湛,刺绣工巧。 它们与宋代的丝织品非常接近,大部分应该是从北宋传入的。

西夏服饰的织造工艺与南宋一致。 宁夏银川市西夏陵区182号墓出土的苏罗、文罗、工字锦、仪祥锦、毛花闪锦等。其中仪祥锦、毛花闪锦与宋、宋有关。周代在江苏省金坛市。 福建省福州市禹墓与南宋黄圣墓出土的同一种丝织物虽有不同,但在编织技艺上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高苏木遗址出土的牡丹纹丝织物残片、小团纹丝织物残片、牡丹纹刺绣残片,写实度高,具有古朴的民俗气息,与装饰题材和制作相吻合。宋代的丝织品。 工艺显示出一致性。

金代将宋代的金织工艺融入到服装制作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齐王完颜颜夫妇墓出土的袍、衫、裤、裙、带、鞋、袜、冠、帽等。 质地有丝、丝、罗、锦、绫、纱等,技法有金织。 、印花、绘画、刺绣、刺绣方法有辫绣、籽绣、贴片绣、盘绣、金圈绣等。织造金锦所用的金线是由纯金箔窄条绞合而成,然后缠绕而成。它们围绕着芯线形成金色的圆形金线,也称为绞金线工艺。 早期,女真人的服装面料多为布料和皮革。 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高贵的服装面料开始采用金织工艺制作。 齐王墓出土的丝衣所用的织金工艺有编金、描金、印金、金箍、钉金、贴金、影金等。 这批保存完好的金织丝衣极为珍贵。 记载了与宋代金织工艺的融合。

_辽宋夏金元时期结构图_辽宋夏金元时期

元代的编织技术具有明显的南宋风格。 内蒙古镶黄旗哈沙图墓出土金织锦、提花荷叶边、印金丝、绫等。 其中,锦缎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但这种锦缎织物的织造比较粗糙、厚重,不像唐宋时期的织物轻薄。 鲜明的对比应该是元代转型的特点。 元朝统一国家后,从江南选拔了十万多名丝织工(蒙古人称“巧儿”)到官府手工作坊从事织造工作。 与此同时,大批工匠从中亚等地迁徙过来,丰富了纺织业,其中包括大批织造金锦的高手。 这些不同地区的工匠相互交流技艺,共同推动金锦织造技术的推广和提高。 因而这一时期的北方丝织品在织造工艺上具有明显的南宋和西洋风格。

服装图案装饰的潜在趋势

服装装饰是增强服装精致度、展现服装风格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金、夏元服饰上的纹饰特征也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时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辽代服饰出现了唐宋时期常见的群巢图案。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来看,辽代服饰不仅保留了契丹民族的特色,还融合了唐宋服饰的风格,还受到了西域及海外文化的影响。 辽代服饰纹饰中存在大量的团湖图案,如团环丝卷草凤织金锦袍、大团会卷草双鹅皱金片、金团环仕女纹丝片等。这是唐宋时期丝绸织物上最常见的装饰图案。 唐代文献中有单巢、二巢、四巢名称的记载。 宋代文献中也有大巢锦的名称,表明这种风格已融入唐宋装饰图案中。 从考古发现的辽代丝绸服饰来看,其早期主要受到唐朝的影响。 正如赵峰所说:“团窝是唐代丝绸纹样的传统,到了辽代仍是最流行的纹样单位。” 中后期,在延续唐文化的基础上,更多地受到宋文化的影响,或者说是从宋代传入的。 例如,衣服上的草木花鸟是宋代的流行特征,被辽代继承和发扬。 图案传入唐代,深受中亚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另外,据文献记载,辽朝设立集市、集市,与高昌、西北诸部、高丽、女真、铁力、玉觉、靺鞨、渤海等进行商业交易,其中包括丝绸、布匹等丝织品。和丝绸。 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辽朝与周边各民族交往、交往、融合的历史事实。

金代服饰装饰题材与唐宋相似。 《晋史记·御府知下》记载,女真服饰“以泉水隼猎雁为饰,以诸花为饰;秋山衣以山林熊鹿为饰”。 3]。 常服上的装饰图案与女真人四时狩猎不同动物及环境色彩有关。 金代女真人以游牧、狩猎采集为生,服装颜色与环境接近,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冬季多用白色。 春季,上衣绣有“隼抓雁、杂花”和熊、鹿、山林等动植物图案。 它们还具有麻痹猎物和保护自身的作用。 金代的礼仪服饰以动植物为主要装饰题材,如孔雀、凤凰、鹤、雁、双鹿、牡丹、荷花、宝香花等,宝香花的大小用来区分官职等级。 装饰题材也与唐宋汉族纹样相似,图案形式与元代相似。

元代的服饰图案具有丝绸之路交往的特点。 内蒙古达茂旗明水墓是一座元代古墓。 出土有茶色金锦袍、锦兜帽、金缠花锦裤、挂毯靴套、不同文字的锦碎片、紫色地珠、鹿纹编织等。 金锦辫袍碎片、黄锦丝棺材墙贴、红地织金丝、黄花鸟腹衣、缠菊飞鹤花绫、彩条丝、丝靴鞋面、黄丝碎片等一批丝绸面料。 这批丝织物中的金锦主要产于北方的望古部落(望古部落曾经居住的土地是辽金属地区)。 挂毯荷花常见于南宋,宝相图案则承袭于唐代。 风格向写生方向发展,应该与南北文化的交流和逐渐趋同有关。 狮子、鸟类的图案和锦缎的编织技术与10至12世纪中亚丝织品的图案和工艺相似,表明这一时期草原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

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本质上是不同民族文化最终汇聚成统一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过程,而中华文化认同是各民族认同的前提。共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与基础知识。 因此,辽、夏、金、元服饰文化的融合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心理纽带和沟通路径。 它为中国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提供了支撑。 它也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多民族融合的结晶。

参考:

[1] (袁)脱脱等. 辽史·一味之二[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袁)脱脱等. 宋史·夏国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3] (袁)脱脱等. 金石·于付之夏[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作者张敬明是北方民族大学华人社区学院教授、国家民委华人社区研究基地研究员,刘春是北方民族大学华人社区学院博士生)国籍)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多民族服饰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融合的实证研究”(19ZDA183)、中央高校北方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族大学“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迁徙与文化”“中华文化认同的交流互鉴与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KYQD12)。

《中华民族教育》2023年第11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