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中德合作办学的挑战与机遇(深度好文)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中德   科技   合作   科研   学院

2023-08-19 16:18: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四个导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2035年的基本目标。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到2050年全面实现。

中外合作办学在人才工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途径。 中德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 2022年将是中德建交50周年。 探讨分析中德合作办学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德合作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人才水平。 培养素质。 分析中德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结合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以下简称“中德学院”)22年的办学历程,技术》)提出提高中德合作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建议。

中德合作办学的挑战与机遇

面临国家要求和国际形势的挑战。 一、中德合作办学的初衷是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德国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当地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国内教学科研力量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但目前德国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 特别是新冠疫情加剧了当地人力资源供需矛盾,拉大了当地人才缺口。 因此,目前从德国引进优质资源的阻力越来越大。 其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着提升,中德差距逐渐缩小,学生赴德留学兴趣下降。 与此同时,德方对掌握德语、具有德国文化背景的国际工程师数量要求越来越高。 第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日益突出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也使中德合作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四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方式与时代发展需要存在一定不适应。 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教育体系,有必要在合作模式方面出台可灵活运用的细则。 例如,与英国和美国收取高额学费不同,德国公立大学不收取学费,因此相应的国家教育法规也有所不同。 合作方式差异较大。 第五,随着社会的发展,德国的合作诉求发生了变化。 德方已从20、30年前的帮助心态转变为希望通过教育合作获得人力资源、市场资源和经济效益。

面对教育教学的挑战。 一是国情教育仍需加强。 低年级的学生在西方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同时,教师队伍中也有一些教师对中德文化和思想的融合不够,不能兼顾双方,走向两个极端,影响社会和学生。 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教学科研水平低,实验条件不足。 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中德合作办学机构中,大部分教育机构没有独立的学科,专业设置依赖于其他相关学院。 专业教师通常教学科研意识和实力相对较弱,教学实验条件和物质空间相对薄弱。 与德国合作大学相比,存在差距和差距,难以有效实现“优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 三是未能有效引进优质的德国教学方法。 目前,不少中德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教学科研氛围不浓厚。 他们没有有效地引进和运用德国优秀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教学创新方法,“项目教学”、“小组讨论”等方法无法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 四是地方高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 调查发现,随着高层招生政策的变化,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部分学生的有保障的自愿选择,这也导致地方高校乃至名校生源质量大幅下降,生源质量与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匹配。 健康)状况。 第五,与德国的沟通机制不完善,沟通不顺畅,信息不对称。 一些中德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尚未与德国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当前中德合作办学的机遇。 第一,当前中美关系为扩大中德办学合作提供了机遇。 随着中美关系出现困难,各种摩擦不断出现,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人才战愈演愈烈,限制了中美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但这也为加强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良好机遇。 机会。 其次,中国的快速发展为中德全方位合作办学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德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对国际人才的数量、质量、类别和水平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德合作办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三,随着德国工业4.0在全球的推进,中德在先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领域的合作需求增加和深化,这也为中德高层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合作办学。

中德理工学院的应对与经验

依托中德两国政府,坚持办学方向和目标。 中德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作为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理工学院被纳入中德高等教育合作项目框架下。政府间教育合作项目。 学院依法依规办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中方办学主体地位。 2022年,学院当选为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合会第三届会长单位,并被批准为“山东省与德语国家交流合作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发布《对华战略(2015-2020)》,青岛科技大学、帕德博恩大学、锡根大学、德国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等四所大学表示。 学院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不仅是德国政府对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合作办学成绩的肯定,也彰显了中德科学研究所的领先地位和办学目标中德教育合作领域及技术。

依托学校雄厚的学科优势,加强中德学科建设。 中德工学院开设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五个本科专业。 博士点优势学科结合德国先进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科研管理标准,由中德双方共同制定方案制定和实施,实现中德“强强联合”合作办学学科建设。

中德教师配对,沟通机制顺畅。 中德理工学院采用中德“结对教学”模式。 德语教学由中外教师共同承担,小班授课; 专业课程教学由具有留德背景的教授与德国教授“配对”,形成不同的“双教授”“双教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开设双语课程,包括教材与教材、课程内容对比、教学方法研究等,通过结对的方式,可以进行低成本、无障碍的交流对接,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德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效率。

依托工业4.0加强交流,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中德理工学院抓住德国工业4.0大力推进中德合作的契机,邀请和引进各类德国专家、学者、教授来校开展德国教育教学方法培训及相关专业讲座和学术讲座,以提高学院的声誉。 教育、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水平。 同时,学院定期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赴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等合作院校参加与德国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相关的研修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德国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等级。 2021年,学院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合作试点示范单位”。

中德思想_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_

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发布《中国战略(2015-2020)》

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助力中德办学高质量。 中德理工学院设有德语图书馆,藏书近6000册,全部为德文原版。 为培养适应“中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院积极建设工业4.0及智能系统与装备研究中心、智能制造机械加工中心、3D打印中心、计算机与工业互联网控制中心、微纳制造及核心部件研发中心,以及过程控制实验室、测控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场所。 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共建中德菲尼克斯电气实验室,与广东金宝利化工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共建中德坎贝尔粉体输送智能实验室。对标德国工业4.0,通过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如图1所示),借助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加强中德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

_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_中德思想

_中德思想_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

中德智慧课堂总体框架

整合中德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生教育增值。 通过中德融合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两国的语言、文化和专业技能,凸显学生的增值教育。 经过22年的发展,中德理工学院优秀学子层出不穷。 历届优秀学生曾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德国海外学者奖学金”、“优秀留学生奖”等超过60万欧元的奖学金。 目前有近100名学生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不少毕业生受聘于大众、宝马、奔驰等大中型企业,或在国内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德国企业担任重要职务。

组织对德交流合作,为中德合作赋能。 中德科技学院发起成立中德合作大学联盟并成立青岛科技大学欧盟德国研究院,为中德双方交流合作提供平台提高全国高校中德合作整体水平。 学院承办2020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中德工业互联网国际合作论坛,承办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展览会、第三届中德科技论坛、等,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深深植根对中国的友谊和热爱,构建中德合作关系。 利用德国“大社会、小政府”的特点,动员友华爱华各界精英,构建牢固的中德办学关系。 如中德工学院德方创始人帕尔教授荣获山东省“齐鲁友谊奖”,应用化学创始人费尔斯教授荣获“齐鲁友谊奖”、“山东省荣誉奖”。青岛市贡献奖、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奖、帕德博恩大学校长里格拉夫荣获“山东省人民朋友使者”称号。 2023年4月底,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带队访问德国合作院校,并签署多项深化合作协议。 近期,德国专业领导也陆续到访学院。 双方有“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共识。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声誉。

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_中德思想_

中德经济工程学院平台框架

关于提高中德合作办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平台化的组织结构提高沟通效率。 德国大学实行以教授为中心的学术方法。 基本上每个教授负责一个专业细分方向,有很大的自主权。 每个教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多名教授组成学科体系。 组织架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相对较弱; 国内中德合作机构和项目依托学校物理学院开展,可通过中德两国专业教授组建的专业教研室和专业研究院平台开展(如图2)。 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以提高中德合作、交流和沟通的效率。

积极开展国际认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中国教育部要求的体系框架下,可进一步通过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ASIIN)、德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ACQUIN)等德国国际教育学术认证机构。 认证,通过发展国际认证,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具有中德语言、文化、专业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_中德思想_

构建本科、硕士、博士体系,突出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 结合国际形势带来的机遇,利用中德平台优势,规避国内硕士、博士数量限制,实现“一路超车”,积极拓展硕士、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利用德方硕士、博士学位无名额限制的优势,实现高标准、多层次的合作办学格局,为中德高科技合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

_中德国际思维教育三原则是什么_中德思想

作者在第23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做主题演讲

平台思维,加强中德科研成果归口管理。 通过20多年对德合作的经验发现,如果没有一个具有中德文化背景的科研平台统筹规划,就很难有效对接与德国的科研合作,形成推动的合力。可持续发展。 因此,成立德国科研管理中心,统一对德合作的渠道和平台,通过平台积极联系兄弟院校及相关单位,明确以科研为重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平台不仅能积极反馈教学,还能助力学科和专业建设。 还可以通过科研平台引进先进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助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中德文化政策研究,为中德合作提供支持。 积极开展德国历史文化、现状、发展趋势、法律政策等研究工作,比较中德差异,“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提供必要的咨询和帮助支持中德全方位有效合作。 (作者李青为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