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党委部署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成效。
据介绍,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频发网络谣言、乱象,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群众反应强烈。 公安部党委部署从今年4月10日起,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100天的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 发布会介绍,行动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查处案件2300余起,整顿互联网平台企业近8000家(次),依法关闭违法账号21000余个,清除网络谣言70.5万余条。
严厉打击利用热点案件编造、散布谣言的案件
立案侦查案件500余起,占案件总数的21%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政委孙金峰介绍,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热点案件编造、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
此次专项行动共查处此类案件500余起,约占案件总数的21%。
其中,云南公安机关因编造“云南工商学院女生遭三名黑人男子性侵”网络谣言,依法对李某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二级巡视员张军兵表示,当前网络谣言的主要类型包括与热点案件相关的谣言。
张俊兵表示,热点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巨大的网络流量,一些人趁机编造、发布有关该事件的网络谣言,以达到蹭流量、博取关注的目的。
他举例说,2023年5月,“湖北武汉一名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撞倒后第二次压死”事件发生后,四川齐某某未经核实,编造“孩子母亲因演戏伤心哭泣,并支付赔偿金共计260万元”等谣言。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某地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并采取关闭其网络账户的措施。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公安部此前已向社会公布了两批共20起典型案件。 最新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三批10个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严厉打击和处置“起步”等“网络流氓”
立案侦查案件130余起,逮捕620余人
在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网络流氓”违法犯罪团伙。
据介绍,公安机关将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与“净网2023”、打击“网络流氓”专项行动结合起来。
专项行动中,依法查处“网络流氓”案件13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20余名。
孙金峰表示,确实有一些“网络喷子”恶意炒作相关事件牟取暴利,成为网络谣言泛滥的推手。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网络流氓”团伙以法人身份经营,经营大量自媒体账号,批量发布各种虚假文章、视频,以吸引眼球、吸引流量牟利; 利用虚假负面信息进行威胁、敲诈勒索。
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利用热点话题实施敲诈勒索等造谣者等“网络流氓”群体,尽力挤压其违法犯罪活动空间,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加强网站平台监管
约谈企业652家,责令限期整改323家企业(次)
公安机关对编造网络谣言的个人、自媒体账号、机构采取了哪些打击措施? 对此,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副局长李童表示,当前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流量,一些自媒体人员不惜利用公众的焦虑、宣泄、同情弱者、围观群众的心理来寻求新奇。
据统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以博眼球、博眼球为目的编造网络谣言案件1000余起,关闭、封禁网络谣言账号1万余个。
同时,公安机关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网站平台的监管,健全自媒体行业准入、内容审查、问责等机制,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的工作规范,严格整顿捏造、传播网络谣言的平台和账号,严肃追究发布、传播网络谣言的相关当事人责任。
针对加强相关平台监督管理,李彤表示,近年来,一些网站平台未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网络谣言信息缺乏有效管控,甚至为了流量、知名度而纵容网络谣言传播,给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专项行动期间,公安机关综合采取多种监管执法措施,督促网站平台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公安机关集中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强化网站平台责任,组织开展“拉网式”谣言信息清理工作,督促网站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审核、用户实名管理等制度,从源头阻断网络谣言传播风险。 共签订责任书2180份,开展网站平台监督检查5896次(次),约谈企业652家,责令限期整改323家(次)。
此外,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未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义务等严重问题的网站平台,及时消除一批网络安全风险,全力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文/记者 高宇阳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