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校面临着西方高校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重点学科数量较少、学科专业设置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亟待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1]。 实施东西部高校合作对口支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推动青海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2年,教育部确定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开启了对口支援青海“天庆”模式的新篇章。 梳理总结“天庆”模式的历史和成果,对于探索东西部大学协调发展模式的实践经验,实现东西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天晴”车型的发展历程
实施对青年高校对口支援,是高等教育领域对口支援工作的体现。 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现了从物质援助到智力援助、从“输血”援助到“造血”援助、对口援助从外延援助到内涵援助的发展路径。 纵观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对一”援助初期(2010-2015年)。 “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计划”开启了青海省高校对口支援的历史。 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的意见》拉开了天津大学对口支援青海的序幕。 现阶段,天津大学发挥理工科优势,在博士点建设、理工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办学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提供一对一帮助。学校。 天津大学选派10余名教授担任相关学院院长、副院长; 实施博士单招计划,招收青海民族大学45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1+2+1”、“2+2”、“2+1+1”联合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生100余人; 单科赴天津大学进修学习120余人,临时培训管理干部16人,短期培训84人,交流交换临时岗位40余人,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中国国立大学. 有办学能力; 共立项100个,经费600万元; 建成人工智能实验室、盐湖化学实验室等一批特色实验室; 着力指导学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2]。 一对一帮扶指明了帮扶方向,为“蔚蓝”模式奠定了基础,带动高校帮扶工作迈入新阶段。
《3》青少年主要“团体式”对口帮扶阶段(2016-2019年)。 为进一步加大对东西部高校的支持力度,响应《关于“十三五”期间四省区加强教育对口支持西藏及藏区的意见》,我们实施“集团式”教育对口支持。 2017年,教育部将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纳入援建对象,“天庆”模式进入“集团化”援建阶段。 “集团式”帮扶拓展了对口支持的学科和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全力助力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汉语言文学、公共管理、法学等学科建设。 厦门大学设有经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等专业。 管理学等学科。 现阶段,加强援校与援校之间的高层交流,加强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的灵活引进。 博士生单招数量增多,国内访问学者和进修课程稳步推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联合培养不断推进。 加强办学基础条件显着改善,科研提供助力。 “集团式”帮扶拓展了青少年帮扶领域,细化了帮扶内容,深化了帮扶措施。 青少年帮扶成效进一步显现,逐步形成了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的“三”主力军“天青”。 图案。
“3+N”“团体式”对口青少年帮扶阶段(2020年至今)。 2020年,在教育部的全力支持、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科技大学等院校先后与青海民族大学建立了支持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团队为基础的青年队伍。援建工作“3+N”,以天津大学为牵头单位“3”与N所高校同步开展。 模型。 现阶段,“天庆”模式得到进一步升华和拓展。 各高校密切交流、高频互动、充分协作,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全方位、多方位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干部挂职、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 水平、广域的帮扶合作,青海高等教育在学位项目申请、院士工作站、孔子学院建设等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 “3+N”援青,标志着“蔚蓝”模式逐步形成。 援青工作从外延到内涵不断深化拓展。 “Azure”模式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天晴”模式发展成果
“天庆”模式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口支援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十多年来,“天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立了体系,培养了一批人才,组建了一支团队,积累了一批成果。
学科专业建设突飞猛进。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支持青年的首要任务。 受援高校将根据青海高校需求实施精准化、点对点帮扶。 以博士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一流学科建设,全面促进文、理、工学科全面发展。 十多年来,天津大学充分发挥工科优势,注重博士点建设和化学与化工、土木工程与交通、计算机科学等理工科学科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重点支持中国语言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等学科建设。 ; 厦门大学重点支持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学科。 2018年,青海民族大学成功获批博士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博士点,建立了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由3个增至16个,学位布局更加合理,覆盖范围更广。 同时,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显着提升。
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得到优化,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直是青海高校发展的痛点,也是“天青”模式发展中进步最大、成绩最突出的部分。 过去十年,资助学校专职教师人数由531人增加至747人,按年增加40.7%。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由46人增加到232人,同比增长404.3%。 其中,获得资助学校博士学位的有18人; 省部级以上专家人才职称或职称由71人增加到290人,同比增长308.5%。 23人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灵活引进领军人才; 64名教师赴青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00余人在读单科、短期进修、兼职进修。 “天清”模式实现了青海高校高学历、高水平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师资队伍整体规模、结构水平、综合实力、博士教师比例显着提高,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此外,人才培养“天庆”模式成效显着,联合培养学生290名,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科研能力快速增强。 “天庆”模式全面提升了受援学校的科研工作格局、领域和水平。 科研项目总数和科研经费总额显着增加,重点实验室数量显着增加,科研实力水平显着提升。 2012年至2022年,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数量由55项增至239项,增长334.5%; 科研经费由312.2万元增加到3061.37万元,增长880.6%。 “十三五”期间,资助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省社科规划和省科技计划项目146项,经费达8647.09万元元,展示了科研实力提升的显着水平。 此外,学校还获批“国家民委资源化学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联合申报的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西宁市智慧交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批经费500万元,在青海民族大学首次实现“零”突破青海省重大科技专项。
办学基础条件和办学管理能力得到改善。 “天庆”模式显着改善了资助学校的办学条件。 青海民族大学面积由2010年的604亩扩大到目前的近1500亩。 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197,689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562,587.16平方米。 智慧教室从无发展到12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从2012年的8745.72万元增加到19865.29万元,实验室面积增加8276平方米。 “天庆”模式逐步提升资助学校办学管理能力。 一是大力选拔优秀干部、专家挂职支援青海民族大学,先后选派20余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院长、副院长等职务。 二是举办各类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各级人员120余人,交流分配临时岗位40余人。 三是资助学校选派干部到资助学校进行临时培训。 北京工业大学已接收50余名干部到校工作临时培训。
“Azure”模式的前景
“天庆”模式启动十年来,资助学校改革发展的内生活力不断增强,已经或正在成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 ——西藏地区。 “十四五”期间,在继承和发展现有成果的同时,“蔚蓝”模式将不断完善,成为新时代“蔚蓝”模式的新考量。
打造“天庆”教育共同体。 “天庆”模式不仅是一种单向援助关系,更是一种互动沟通、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3]。 建设“天庆”教育社区,成为“十四五”期间的“天庆”教育社区。 “Azure”模式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 “天庆”教育共同体可以突破援助“落后-援助-落后”的恶性循环,改善援建学校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积极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自力更生能力,努力实现从“输血”到自力更生的转变。 “输血”和“造血”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飞跃。 打造“天庆”教育共同体,需要博采众长,继续发挥资助学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学科覆盖范围建立“教-“守”协同发展平台,构筑“天庆”立交桥,实现“天庆”优势互补。此外,“天庆”教育共同体要统筹国家发展战略和振兴高校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提升“校校”联盟合作的纵向和横向层次[4],即将学校之间的“教学—接收”合作转变为“教学—接收”合作。自治区政府与“接教”学校建立立体化点对面合作关系,聚焦少数民族地区战略合作重点,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和资源效应,有效利用“Azure”模型的有效性。
推动“天庆”模式先进发展。 “天庆”模式的进阶发展,不仅要打破组织内部压力的主导逻辑,还要给资助学校引入新认知、新技术、新制度,倒逼资助学校跳出舒适区。改造资助学校的“后来者”。 将“劣势”逆转为“后发优势”[5],从而推动了青海高校的跨越式、赶超发展。 “天庆”模式超前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核心目标,进一步围绕建设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的目标,注重学科布局和科学性服务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和工业“四地”建设的研究。 实现从“以量求大”的计量指标阶段向“以质求强”的内涵发展转变。 “天庆”模式先进发展要以学科组织建设为引领,建立由外部环境、学科要素禀赋、学科内部环境和学科体系构成的学科对口帮扶与发展体系,构建全学科对口帮扶与发展体系。从学科建设要素、点对点的队伍中提供资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声誉等方面的支持[6]。 “十四五”期间,“天庆”模式不断向各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拓展和深化,从注重推动资助学校发展转向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大学成为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使命。
探索“N校一学院”的“蔚蓝”模式新路径。 提升青少年对口帮扶纵横层次,探索“N校一学院”成为新时代“蔚蓝”模式新方向。 “N校一学院”着力发挥资助学校优势,无缝对接资助学校二级学院发展需求的新探索,从学校顶层设计走向二级学院精准帮扶。 二级学院列出发展需求,“天庆”精选院校支持,形成N校支持一学院的工作格局。 例如,天津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天津高校组成集团,对口支援体育学院,在培养方案修订、“2+2”、“2+2”等方面实现了“改革”。 2+1”本科生、硕士生联合培养、教师学历提升和课程深造。 N学校和第一医院”的支持。 “N校一学院”聚焦本科特色教育和硕士学位点建设,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理顺管理机制,加强体育学科顶层设计,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紧紧围绕“高原体育学科”、“高原体育教育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探索“N校一院”新方向”和“蔚蓝”模式有利于聚焦二级学院的发展难点,方向性更强、针对性更强、实施更有效、效果更佳。
“天庆”模式的驱动是国家政策引导、法制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有力推动了青海高校师资队伍、学科组织、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发展。 其他方面的优化和提升,增强了青海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实力。 同时,继续深入发展“天庆”模式要立足青海省实际,注重青海民族多样性和区域特殊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校内涵式发展[7],建立高效对口支援青海运行机制,健全科学评价监督体系,实现青年对口支援高质量发展。
参考:
[1][6]陈鹏,李伟。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政策供给[J]. 教育研究,2018(11)。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