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搜虎网

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编辑:搜虎网      来源:搜虎网      乡村   文化   班主任   城乡   城镇

2023-07-25 00:01:38 

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重视乡村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优秀班主任教师选拔表彰力度”。 乡村班主任作为农村学校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农村学校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文化表征

1、社会发展带来文化流动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出现了物质、价值、人员的流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 首先,大多数农村家庭处于父母在城市工作、子女在农村学校读书的状况,导致流动家庭的出现,给农村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带来了挑战。 其次,在流动家庭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乡村生活获取乡村文化,还可以通过空间流动获取城市文化。 最后,人口流动使部分农村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同时受到乡村文化的直接影响和城市文化的间接影响。 因此,农村学校班级管理存在城乡教育资源的选择性和城乡文化影响的多样性。 此外,农村教师大多以农村为工作区域,并选择在城市购买住房居住。 这种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的流动,促使乡村教师更加频繁地将异国文化带给学生。 同时,农村教师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的流动性也会使教师对城市班级管理方式产生偏好,从而忽视其在农村学校班级管理中适用性的思考和分析。

2.乡村教师专业过程中的文化适应

目前,已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卓越教师计划”等方式向农村学校输送大批教师。 乡村教师融入乡村学校工作的过程中,会有一个自身文化适应当地文化的过程。 首先是教师自身文化和乡村文化的适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师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减弱,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地方教育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投身乡村教育。 教师在适应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把自己当作乡村文化的“参与者”,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培养自己的乡土情怀。 二是教师自身文化与学校文化的适应。 乡村学校文化是在乡村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对乡村文化的适应性也会影响自身对学校文化的适应性。 在适应乡村学校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加深对学生本土化成长内涵的理解。 最后是教师自身文化和班级文化的适应。 在农村学校的班级文化中,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更加鲜明:学生大多来自同一个村庄,文化背景高度同质化。 这种学生文化的同质化,将使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面临各种群体性问题,进而对农村学校的班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乡村班主任的特点_乡村班主任的感悟_

二、乡村班主任文化状况

作为乡村学校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纽带,乡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属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化,成为几种不同文化之间沟通、联系、融合的纽带。 乡村班主任面临的现状是基于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与基于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的对话,是学生在从城市化走向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现有文化体验与未来文化体验的对话。

1.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城市化

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农村班主任的文化价值取向很容易“城市化”。 这里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城市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不是最理想的? 笔者曾经到过一所乡村学校,全校只有36名学生。 每个班只有八九个学生,但教室里的座位仍然按照稻田样式排列。 当我询问校长时,校长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还认为城市学校的稻田式是先进的模式。 事实上,在小型农村学校,除了苗田式之外,还可以选择多种座位安排,如马蹄形、圆形等。 第二,城市学生更聪明吗? 在城乡之间的文化流动中,农村学校会有一种“自卑感”。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往往将教学质量归咎于学生的基础。 俗话说“我们农村学生基础差”。 但事实是,城市教师也常常有类似的抱怨。 第三,城市的标准是不是最正确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学校很容易受到城市价值观的胁迫。 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往往都是由城市的标准来定义的。

2. 两种教育文化对接的困境

乡村班主任的特点__乡村班主任的感悟

乡村班主任作为乡村学校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双重代表,是城乡文化融合与冲突的首要接触点,也面临成长与成功、顺其自然、追求效率等不同取向的冲突。 比如,在价值取向上,农村家长更注重淳朴民风、生活习惯、规矩的养成。 在上学的目的和上学的价值方面,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文化体验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比如,在岛上探望辍学的学生时,老师说“不上学就只能卖鱼”,但家长不同意。 从父母的人生经历来看,卖鱼、钓鱼、开船、懂得当船长,是海岛乡村男孩非常向往的成长道路。 农村家长认为,上学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而在农村班主任的教育视野中,“上学”还包含知识传播、文化传播、技能培养等多重价值。 因此,农村班主任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城乡文化对话及其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

3.农村学生群体行为的集聚效应

由于农村生活文化同质化,学生群体容易出现大规模、集中的群体行为问题,这给农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首先,学生的个人文化判断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 与城市家庭之间的相对独立相比,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缺乏洞察力和判断力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受到群体文化潮流的胁迫。 其次,学生追求新奇的文化体验。 在农村社区与城镇的社会文化互动过程中,信息的过度密集和传播媒介的大众化为学生寻求新奇的文化体验提供了便利的入口。 但同时,未经控制和引导的信息摄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价值观的偏差。 最后,学生现有的文化体验与未来的文化期望之间存在冲突。 在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当前的文化体验和未来的文化期待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跃升。 乡村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将当前文化体验与未来文化体验联系起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农村学生的文化归属将何去何从? 这是农村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乡村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在城乡文化、家校文化、当前办学经验、未来人生前景的大背景下,乡村班主任必须堂堂正正、坚守中间、夯实基础,找准自己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中的作用,更好地处理好班级管理问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乡村班主任的特点__乡村班主任的感悟

一、坚守正气:坚守时代育人使命

乡村的变迁中,村里的班主任如何面对自己育人的初心?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师生面临着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 因此,坚守育人使命是多元价值观融合的根本点。

第一,人类发展。 无论农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 无论何种现代化,其最终方向都是人的现代化。 无论面临怎样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冲突,人始终是教育的核心。 因此,坚持育人初心,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立足点。

二是面向人的未来。 农村班主任的文化状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 学生正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班级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当代的。 因此,立足时代变化的背景,适应时代变化的节奏,把握时代变化的先兆,培养具有时代意识的人,让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是乡村班主任永恒的使命。

三是现代化建设以人为本。 城乡文化的差异、涵化和融合导致了现代化背景下城乡的融合。 在当前纠结、彷徨的文化环境下,乡村班主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与国家、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弥合班主任工作中的矛盾,以更长远、更高远的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教育和班级管理。

乡村班主任的感悟_乡村班主任的特点_

总而言之,乡村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坚守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班主任工作方向的重要指引。

2. 执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

乡村班主任不仅要以“文化人”的身份引领家庭教育,更要以“土生土长的人”的身份融入乡村生活。

首先,农村班主任是农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中介。 乡村班主任作为跨域城乡文化的主体,在工作中不仅有“当地人”的便利,也有“育人”理念的引导。 发挥班主任的中介作用,是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功能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保障。 因此,农村班主任需要把握家校合作的契机,探索“家校社区”合作的方法,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

其次,农村班主任是农村家庭教育的引导者。 农村班主任在引导家长教育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乡村文化体验中,家长的教育期待既包括片面的上学焦虑,也包括乡村生活的随意性,以及受经济社会因素影响的短视心态。 从具体的教育方法来看,传统的教育方法比较多。 班主任要自觉站在学生个体成长价值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让家长深刻认识孩子生命的意义和尊严,以及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动机和态度。

乡村班主任的感悟_乡村班主任的特点_

3、巩固:学生身心发展的守护者

班主任工作内容下的“思想道德建设”责任规定,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还要在学校“育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信息过度保密的影响下,乡村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守护者。

首先,以精神文化培育学生心理健康。 孟子提出“以志导神”的思想,意在将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归结为“修凛之气”,以端正道德。 农村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是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是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因此,乡村班主任应立足我国文化传统,帮助学生明辨善恶,以“正念”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和信息冲击面前保障学生的良性发展。

其次,以长远眼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城乡二元文化影响下,学生需求的多元化、学生问题的多元化,都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乡村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更加包容地培养学生。 以丰富多样的工作方式,了解和认识农村青少年的发展特点,保障农村青少年的发展权利,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十四五”2022年教育学普攻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儿童组织发展百年成就与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BEA220044)的研究成果

(叶贝贝,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姜秀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系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博士生)

《人民教育》2023年第10期,原题《农村班主任的文化境遇与角色定位》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我的评论 共有条评论
    名字: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