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相比行业竞争对手,小米汽车在电动汽车潮流上已经“迟到”了。 虽然传闻会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但我倾向于在第一季度发布这款车。 否则,只会让智捷S7和特斯拉Model 3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
从2021年3月雷军宣布造车,到2023年11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地图。 很多修炼者就像追电视剧一样,终于要看到大结局了。 小米汽车的公开图片也勾勒出了小米想要打造什么样的汽车。
在这10个细节中,小米汽车的想法已经浮出水面。
细节一:大轴距欺小,“三版本策略”将成车圈主流
根据工信部网站披露的信息,小米汽车的整体尺寸为长4997毫米、宽1963毫米、高1455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
3米长的轴距其实已经相当长了。 燃油车领域的宝马5系(全景车)轴距仅为3108mm。 相比之下,智捷S7的轴距为2950mm,新款特斯拉Model 3的轴距为2875mm。 如果小米与这两款车处于同一价位,就可以“以小博大”,在车内空间上占据领先地位。
从外观上来看,小米汽车分为三个版本,分别是普通版、Pro版和MAX版。 这非常“机器”,因为很多手机也有三个版本,比如小米14、14 Pro以及未来将要发布的14 Ultra。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两个版本的选择太少,而四五个版本的选择则太多。 从理想到小米,“三版战略”将成为车企主流。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消费者花费的脑细胞会少很多,制造商也更容易安排生产。
细节二:小米汽车顶篷或有黑科技
工信部官方图片显示,小米汽车采用了全景顶篷,顶篷有两种选装。
从官方图片来看,一款天篷颜色较深,一款颜色较浅。 我的猜测是,一种是不变色的,另一种是变色的。 变色的磨砂质感很强,应该是电致变色玻璃材质。
在蓝图等之前的品牌中,“电致变色玻璃”并不是什么新鲜产品。 很多车主表示,这种玻璃看起来像酒店卫生间的同款,质感不好,所以这几年很少有新品。 该型号配备。
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决定在天空屏上再次做点什么,所以我想我们可以期待小米在天空屏上的黑科技。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特斯拉尚未完全解决的阳光照射问题,那将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细节三:冲压技术彰显做工
官方图片发布后,不少网友表示小米看起来像保时捷。 雷军确实没有受委屈,因为小米汽车的尾部曲线和保时捷尾部是如此相似。
然而,实现这一点实际上是困难的。
如果要实现如此大的曲线形状,成型深度必须非常深,需要超深冲压成型工艺。 保时捷的汽车几乎达到了工程的终极水平。 这种难度极高的工艺在主流品牌领域并不多见,所以小米在冲压技术上肯定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这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可以期待一下小米汽车的做工了。
细节4:创始人版上车,复活节彩蛋藏着Nvidia的秘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创始人版”这个词。 这串字母印在小米汽车的挡泥板和后窗上,并作为一个选项出现。
数字世界的朋友看到这两个字可能会感到震惊。
创始人版这两个词一直是 Nvidia 粉丝心目中的信仰神器。 除了性能强大之外,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地位类似于谢尔比的眼镜蛇标志和本田的红色R标志。
此前不少车企都搭载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但很少有车企会在自己的汽车上印上这两个字。 这或许是小米将为高端车型配备NVIDIA自动驾驶芯片的标志,并在芯片算力方面给人惊喜。
目前车企大多采用Orin x芯片,算力达到254TOPS。 就在今年,NVIDIA最近发布了DRIVE Atlan芯片,这是业界首款实现1000 TOPS算力的芯片。
小米汽车可以用这个芯片吗? 这个复活节彩蛋可能是一个信号。
细节5:取消伸缩门把手?小米在想什么?
此前网友晒出的谍照中,不少媒体爆料小米将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但当工信部的真实图片出来后,大家才发现门把手并没有被隐藏。
不得不说,隐藏式门把手如今已经成为汽车轮圈设计的主流。 因为这种门把手有两个好处,第一是让车辆侧面更加一体化,科技感更强; 二是减少风阻,提高车辆的经济性和续航性能。
车辆行驶过程中与空气的摩擦会产生阻力。 如果采用隐藏式门把手,风阻可降低约0.003Cd。 四门车可减少风阻0.012Cd。 该标准相当于燃油车油耗降低约0.5L/100km。 油耗方面,电动汽车还可以实现每百公里续航里程增加5公里左右。
小米汽车在这里体现了两个想法。
首先是它没有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虽然“有点丑”,但也降低了成本,后期维护成本也不高。 二是小米汽车没有采用传统汽车的拉拉式门把手。 ,改用老式的上下开关门把手,也能减少一定的风阻,但科技感会差一点。 不知道真车的质感会是什么样。
不过北方的车主们或许会庆幸这样的设计,因为在北方,隐藏式门把手确实存在冬天结冰后打不开车门的问题。
细节六:内饰配备全套小米产品。 我想成为一名成本控制专家。
这款车的车门玻璃上标注有小米LOGO,部分内饰谍照还可以看到车门饰板上带有小米字样的扬声器。
这可能是因为小米想把自己的扬声器装进车里。
据我了解,小米虽然不以音箱出名,但技术还是有的。 建造扬声器的团队邀请飞利浦声学建筑师担任扬声器协调员。 如果小米音箱能够搬进汽车,一是节省成本,二是帮助产品线消化产品。
除了音响系统之外,中控屏后面的盖子也是由镁铝合金制成的。 我猜测中控屏尺寸为15.6英寸,可能采用OLED材质。 由于主流的大屏笔记本屏幕尺寸为15.6英寸,因此可以用在笔记本生产线上,从而可以将成本摊到足够低的水平。
如果一辆车可以自己使用,就使用自己的。 小米也不是没有这个资本。
细节7:两个动力版本,3秒俱乐部或迎来新成员
动力方面,小米汽车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单电机,另一种是双电机。
单电机版本配备220kW驱动电机,最高时速210km/h。 它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储能装置,由襄阳富迪提供。 说白了,就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双电机版本配备前后两个电机,前电机220kW,后电机275kW,最高时速265km/h。 两台电机的综合输出功率接近500kW。 预计最终加速结果将在3秒左右。 恭喜 3 秒俱乐部新增一名成员。
双电机版本配备CATL三元锂电池,可能是麒麟电池。 毕竟明年量产的汽车定位如此高端,不使用麒麟电池实在是说不过去。
如果使用麒麟电池,充电功率可达800V,充电5分钟将成为基本操作,续航可达200km。 然而,电池已经就位。 不知道小米能否在快充技术方面给人惊喜。 毕竟小米在快充技术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
在双电机的选择上,小米选择了苏州汇川联合动力。 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利理想、小鹏汽车、广汽都是其客户。 目前新能源物流车电机装机量排名第一。
这家公司研发的动力总成已经到了第四代,小米可能会采用这款电机。 第四代动力总成最高功率版本可支持最高电压900V。 它还采用了全新的SiC功率模块,支持高频、高速。 CLTC运行范围提高了5%以上,且损耗极低。 它采用油冷设计。 可使功率密度提高15%。
细节八:“北京小米”和“北京汽车”四个字字体相同
从图片来看,两款小米车的车尾均带有“北京小米”字样。
这里有一个“彩蛋”,即“北京小米”四个字与“北汽”官方LOGO使用了相同的字体,这也说明了小米与北汽的关系。
工信部透露,虽然这两款车都是小米品牌,但拥有资质的企业却是北汽越野。
现在行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别人的资质、别人的工厂,比如蔚来、江淮。 另一种是取得别人的资质,自己建工厂,比如理想的。 但利用别人的资质和自己的工厂确实很少见。
现在小米已经到了自建工厂的阶段,肯定希望能够获得资质,但资质却迟迟没有获批。 目测,为了急于发布新车,小米只能请主管部门协调,于是利用了北汽在附近水楼台的资质。 当然,小米也不能就这么白用。
但从长远来看,小米仍会使用自己的资质,而使用北汽可能只是股权问题。
目前,小米汽车北京亦庄工厂一期已投入使用,年产能15万辆。 汽车之家此前也曾走访过,发现小米汽车厂内部运营情况还是很好的。 这也证明了生产还是小米自己做的,所以在质量方面大家可以放心。
细节九:自动驾驶走融合感知路线
雷军对自动驾驶有着痴迷。 他坚信激光雷达将成为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部件。 但为了降低价格,他也只能妥协。
从官方图片来看,低端车型采用了大陆集团自动驾驶5R1V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即5个毫米波雷达和1个摄像头。 这种没有激光雷达的解决方案只能说是徒劳。 在20万元左右的车型上很常见。 日常驾驶没有问题,但潜力有限,可能不支持城市NOA。
高配版车型配备了激光雷达(数量未知),再加上NVIDIA芯片的加持,算法由小米自研。
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其实并不是新手。 早在小米推出首款扫地机器人时,就已经在预研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因为扫地机器人和汽车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比如都使用激光雷达,都有路线规划和避障的需求。
您会使用高清地图吗? 我个人更喜欢小米随身携带。
2021年8月,小米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签订股份购买协议。 DeepMotion主要提供以高精度地图为核心的感知、定位、决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虽然现在有一些车企采用纯视觉自动驾驶路线,比如特斯拉、Extreme Vehicles,但融合感知仍然是行业的主流方向。 小米汽车选择了融合传感,这是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然而,激光雷达的成本仍然很高。 一台禾赛固态激光雷达售价约为12000-15000元。 小米搭载激光雷达的高端机型可能售价超过30万元。
细节十:“起拍价超过30万元”不可能。 最终起拍价不会超过25万元。
后排隐私玻璃更适合家用,而烤漆卡钳、前后不同尺寸的轮胎以及选装的自动升降尾翼则让车辆向运动气息靠拢。
“这辆车要卖给谁?” 这或许是小米汽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认为小米用户是购买力低下的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看看小米14作为一款高端安卓手机目前的销量就知道,小米粉丝其实“不缺钱”。
小米粉丝群体和华为粉丝群体有着天然的区别。 华为的粉丝都是40多岁、50多岁的事业型中年人,他们都有着朴素的爱国热情,而小米的粉丝则偏向于年轻化、极客化。
因此,预计小米Pro和Max机型的销量可能会超过普通机型。
此前有汽车博主透露,小米首款车售价将在30万元,更高端车型售价将在40万元,但我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个烟雾弹。 毕竟同级别竞品的起价并不高。 30万的情况下。
我预计最终售价不会超过25万元,高配版也不会高于35万元。 但如果能给出20万元左右的惊喜,那么小米汽车将会是下一个爆款。
写在最后:小米汽车能成功吗?
从卖汽车到卖手机,是“小集团撬动大集团”,难度相对较大。 蔚来或许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卖手机到卖汽车,都是“大群带动小群”,比较简单。 华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
华为拥有数亿用户。 只要有0.001%的人忠于品牌,购买华为智能汽车,那就是几十万份订单,就能撬动赛勒斯数百亿的市值。 那么,小米在年轻人中的粉丝转化率只会更高,不会更低。
当苹果宣布要造汽车时,所有人都认为“狼来了”。 然而,尽管苹果喊了这么多年,最终还是没能造出汽车。 现在,华为、小米的汽车相继问世,给传统车企的科技圈带来了一些不小的冲击。
行业格局从来都不是固定的。 虽然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我们没能一睹小米汽车的真面目。 但明年的北京车展,相信小米汽车将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展位之一。
近三年来,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淘汰了传统燃油汽车。 未来三年,可能演变为科技车企淘汰传统车企的三年。 如果小米和华为打起来,死的不是特斯拉这样的新生力量,而是死守老路的合资车企。 (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查看类似文章: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